[摘要] 0629 指挥中心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2-06-29 23:59:32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65r36Kjg
出席名单:
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指挥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指挥中心 陈时中 指挥官
台大医院 李秉颖 医师
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本土病例:42,112 例
境外移入:92 例
死亡个案:85 例
县市分布:
台北市三千三百一十四例、新北市五千七百四十七例、桃园市四千零四十例、台中市六千
一百一十七例、台南市三千九百一十例、高雄市五千一百三十九例、基隆市五百四十例、
新竹县九百八十一例、新竹市八百九十五例、苗栗县一千零二十八例、彰化县二千七百九
十四例、南投县八百七十例、云林县一千一百五十四例、嘉义县八百四十七例、嘉义市五
百八十七例、屏东县一千七百七十例、宜兰县八百一十二例、花莲县七百零一例、台东县
五百二十一例、澎湖县一百九十八例、金门县一百二十四例、连江县二十三例
*比起前一天是少一些,相比于上星期的话则有稳定下降的趋势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个案通报
https://i.imgur.com/Lk3wLBd.jpg
https://i.imgur.com/hF8AJvB.jpg
https://i.imgur.com/skoVZh8.jpg
本日新增二百二十七例中重症个案,中症为一百四十七例、重症八十例,轻症、无症状比
例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五八。死亡个案依旧多是有慢性病史、没有打满三剂疫苗者,年龄分
布介于三十多岁至九十多岁,为六月内单日死亡人数最低的一次。
年轻死亡个案:
 ・三十多岁男性(两人):
  皆未曾接种疫苗,均有癌症等慢性病史。一例于六月十四日发病确诊,有咳嗽、流鼻
  水症状,六月廿六日过世,为肺炎并呼吸衰竭及癌症共病转移;另一例则因癌症而自
  六月廿五日起住院接受安宁照护,住院期间采检为新冠确诊,隔日即不幸死亡。
另本日没有儿童或青少年的死亡、重症案例。
三、专责病房收治情形
https://i.imgur.com/1Aao32K.jpg
全国收治人数本日首次降到六千人以下,先前最高点落在六月六日的七千五百九十二人,
经过数周,一路从七千多降到六千多例。六区收治数稳定下降,代表除了确诊数脱离高原
期,我们看到收治部分也脱离收治高峰,是全国皆然。北部很早脱离收治高峰,中南部也
脱离收治高峰期。
https://i.imgur.com/NvxtSJy.jpg
专责ICU收治数七百四十三人也是本月最低点,六区的ICU收治量也在稳定下降。
四、口服药使用情形
https://i.imgur.com/ybDxDkV.jpg
目前领用人数大概是六千多份,在周间都是如此。
五、COVID-19 医疗资源统计表
┌───┬────────────┬──────┬──────┬──────┐
│ 编号 │ 类型 │ 全国总床数 │ 空床数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专责 │ 全国 │ 13,583 │ 6,251 │ 46.0% │
│ │ +负压) │ (228 家) │ │ │ │
│ │ ├─────┼──────┼──────┼──────┤
│ │ │ 台北区 │ 3,784 │ 1,996 │ 52.7% │
│ │ │ (60 家) │ │ │ │
│ │ ├─────┼──────┼──────┼──────┤
│ │ │ 北区 │ 1,566 │ 886 │ 56.6% │
│ │ │ (28 家) │ │ │ │
│ │ ├─────┼──────┼──────┼──────┤
│ │ │ 中区 │ 3,034 │ 1,699 │ 56.0% │
│ │ │ (46 家) │ │ │ │
│ │ ├─────┼──────┼──────┼──────┤
│ │ │ 南区 │ 1,925 │ 884 │ 45.9% │
│ │ │ (33 家) │ │ │ │
│ │ ├─────┼──────┼──────┼──────┤
│ │ │ 高屏区 │ 2,887 │ 1,611 │ 55.8% │
│ │ │ (48 家) │ │ │ │
│ │ ├─────┼──────┼──────┼──────┤
│ │ │ 东区 │ 387 │ 274 │ 70.8% │
│ │ │ (13 家) │ │ │ │
├───┼──────┴─────┼──────┼──────┼──────┤
│ 二 │ 中央集中检疫所 (55 家) │ 8,131 │ 5,445 │ 67.0% │
├───┼────────────┼──────┼──────┼──────┤
│ 三 │ 地方加强型防疫旅馆 │ 4,533 │ 1,797 │ 39.6% │
│ │ (48 家) │ │ │ │
└───┴────────────┴──────┴──────┴──────┘
*资料截止时间:2022/06/29 07:00
预计将持续再针对六区的收治数进行检讨,急救责任医院和应变医院开设的专责病房、隔
离病房数也会在近日内检讨。
六、月度防疫措施检讨
https://i.imgur.com/nmD5jEh.jpg
七月一日起暂时不会改变,事实上有在讨论未来稍微放松戴口罩的规定,不过前一段时间
可以看到人流大幅往下降、几乎到达三级警戒的情况,但一、两周以来可能会感觉到,气
氛趋向较为轻松、游乐景点人流也复苏。顾虑到每日还是有四万多人确诊,虽会慢慢下降
、但口罩还是要戴好,因此防疫措施将维持在原本的情形,请大家一同配合走完非常重要
的一哩路。
①现行戴口罩规定维持不变,除例外情形时得免戴口罩,外出应全程佩戴口罩
 ・唱歌时,维持须戴口罩
②营业场所及公共场域(含交通运输)应严格遵守:实联制、量体温、加强环境清消、员
工健康管理、确诊事件即时应变。
③卖场、超市、市场:依营业场所/公共场域防疫措施,不另要求人流管制;开放试吃。
④高铁、台铁、公路客运、船舶(固定餐饮区除外)、国内航班:于运具内(车厢、船舶
、航空器)开放饮食。
⑤餐饮场所:严格落实量体温、提供洗手设备及消毒用品;取消实联制;宴席不得逐桌敬
酒敬茶。
 ・违反上述实联制等措施者依法裁处并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内用服务
⑥宗教场所、宗教集会活动:依内政部规定之防疫措施办理。
例外情形得免戴口罩:
 ・于室内外从事运动时
 ・于室内外拍摄个人/团体照时
 ・自行开车,车内均为同住家人,或无同车者时
 ・直播、录影、主持、报导、致词、演讲、讲课等谈话性质工作或活动之正式拍摄或进
  行时
 ・农林渔牧工作者于空旷处(如:田间、鱼塭、山林)工作
 ・于山林(含森林游乐区)、海滨活动
 ・于温/冷泉、烤箱、水疗设施、三温暖、蒸气室、水域活动等易使口罩潮湿之场合。
*上述场合中应随身携带口罩,且如本身有相关症状或与不特定对象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
,仍应戴口罩
 ・外出时有饮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于指挥中心或主管机关指定之场所或活动(如:艺文表演/剧组/电视主播等演出人
  员正式拍摄演出时、运动竞赛之参赛选手及裁判于比赛期间等),如符合指挥中心或
  主管机关之相关防疫措施,得暂时脱下口罩。
七、扩大实施“机场港埠、居家检疫、航空机组员及机构与社福照护系统”相关工作人员
为第二次追加剂接种对象
施行日期:七月一日起
原对象 :第一类医事人员、六十五岁以上长者、长照机构的住民、十八岁以上免疫不全
     及免疫力低下者
 ・机场港埠、居家检疫、航空机组员及机构与社福照护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评估自身染
  疫风险与意愿后,接种第二次追加剂,让防线能够做得更好
 ・与第一次追加剂间隔五个月以上接种
八、Novavax 疫苗抵台
首批总计五十点四万剂,将于六月三十日约上午六时运抵,并待食药署的封缄作业在一个
星期内完成后,预计七月八日起提供十八岁以上民众第一、二基础剂,及第一次、第二次
追加剂及基础加强剂接种每剂须接种零点五毫升,且可与其他厂牌交替使用。
九、幼儿疫苗接种站场地规划
指挥中心将与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幼儿疫苗接种作业:
 ・请各地方政府安排/指定合约医疗院所
 ・规划设立接种站
  ◆考量上班家长时间(需要陪伴施打),弹性于夜间或假日开设
  ◆着重舒适性应空旷防晒、防雨
 ・视所辖量能安排幼儿园或托婴中心接种提升可近性
十、幼儿疫苗接种建议
甲:六个月至五岁幼儿莫德纳 COVID-19 疫苗接种建议
 ‧建议经医师评估后六个月至五岁幼童接种莫德纳 COVID-19 疫苗接种,以降低染疫后
  重症及死亡之风险
 ‧经参考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及各国疫苗接种政策(各国接种情形不太相同,部分国家还
  不建议幼儿接种),并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评估,幼儿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远高于流感
  等其他疾病,毕竟已知流感在儿童是重症风险因素,需要常规施打流感疫苗,而新冠
  肺炎对于儿童的危害其实高于流感,至目前很多染疫儿童出现儿童多系统发炎症候群
  和脑炎等疾病的发生率都高于流感,建议接种两剂基础剂,每剂须接种零点二五毫升
  (含二十五微克 mRNA),两剂间隔四至八周以上。
 ‧接种部位,由于手臂皮肤较薄,原则建议未满二岁之婴幼童接种大腿前外侧股外侧肌
  ;二岁以上幼童则因为手臂三角肌较肥厚,可接种非惯用手之上臂三角肌
 ‧感染 COVID-19 后短期内再次感染的风险可能会降低,确诊者建议自发病日或确诊日
  (无症状感染者)起至少间隔三个月后,再接种 COVID-19 疫苗
乙:接种后注意事项
 ‧接种后可透过接种单位提供的管道,加入 Taiwan V-Watch 疫苗接种、健康回报,协
  助家长关注子女接种后不良反应状况,提升对 COVID-19 疫苗安全性监测、相关关怀
  照护及因应效率
 ‧接种后可能发生之常见副作用,如躁动/哭闹、接种部位疼痛、嗜睡、食欲不振、发
  烧、注射部位红斑及肿胀等,如发烧超过四十八小时、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气
  喘、眩晕、心跳加速、全身红疹等不适症状,应尽速就医厘清病因
  ‧大致上与成人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类似,但根据国外的经验、临床研究发现,幼
   儿接种 mRNA 疫苗的不良反应比率比成人来得低,主要是因为剂量低
丙:接种 mRNA 疫苗后应注意的心肌炎/心包膜炎
 ‧什么是心肌炎/心包膜炎?
  心肌炎是指心脏肌肉发炎,发生时会面临血压降低、休克导致器官受损的风险;心包
  膜炎是包围心脏周围的纤维组织发炎。这两个情况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心肌心包膜
  炎)。
  *心脏是帮助身体血液循环的重要机器
  *机率其实非常罕见,最好发的族群反而落在十二至十八岁的青少年族群,且男性多
   于女性,而第二剂的发生率比第一剂多,但未满十二岁族群随着年龄下降,心肌炎
   发生率也减少,所以可以预期五岁以下孩童还是有心肌炎风险,但发生率低于青少
   年。
 ‧依据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资料,接种 mRNA 疫苗后曾出现极罕见的心肌炎和心包膜
  炎病例
  ・主要发生在接种后十四天内(极少数个案发生于接种后二至四周间)。
  ・较常发生在接种第二剂之后以及年轻男性。
  ・评估后 mRNA 疫苗用于年轻族群的整体临床效益仍大于其风险。
 ‧接种疫苗后二十八天内如出现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状,应立即就医:
  ・胸痛、胸口压迫感或不适症状
  ・心悸(心跳不规则、跳拍或颤动)
  ・晕厥(昏厥)
  ・运动耐受不良(如走几步路就很喘、没有力气爬楼梯)
  ・呼吸急促
 ‧通常幼儿无法自主表达、难以判断,因此“在临床上,我们看到幼儿发生心肌炎,症
  状常常会以为只是一般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包括呕吐。而当血压降低,交感神经会兴
  奋,产生血管收缩,会出现脸色苍白、冒冷汗、无法吃东西、倦怠,这些属于心肌炎
  的非特异性症状,家长必须要注意,遇到时应及早送医检查。”
陈部长:
专家研判整体还是利大于弊,尤其有长新冠的后遗症影响,因此仍建议施打。
十一、疫苗施打统计
昨日接种剂量:83,632 剂
疫苗涵盖率:
第一剂:91.28%
第二剂:83.31%
基础加强剂:0.87%
追加剂:70.10%
符合追加剂间隔之遵从度:94.13%
施打率渐次一直在提高,对于防止疫情有相当大的帮助。
问与答
中视:
一、某专家预估七月第一个星期的死亡数可稳定维持在百例以下,请问看法?
二、某专家提出“台湾接下来如果没有大流行,将可进入地方流行、此时可恢复到常态的
生活”,请问是否有时间点?
庄发言人:
一、目前已经有部分天数都在百例上下,而七月第一周后会稳定地低于百例是有可能的,
有些死亡个案会定期从档案中再捞取,或出现超过时间点的情况,也可能因为会有较
久以前个案,个人认同未来确实会持续降至百例以下。
李教授:
二、没办法准确预测,因为现在处于第一波的大规模流行期间。新冠病毒是一种变异极大
的病毒,即便几个月后此波疫情“一定会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准”,也有可能放宽检疫
规定,但未来仍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第三波较小规模的疫情。变异病毒会不停出现,
如果要完全与病毒共存、不会造成流行高峰,“可能好几年后”,这一、两年都有机
会像流感一样突然流行起来,因此仍要持续做好加强防疫管制。
陈部长:
二、疫情规模、持续情况每个地方各有不同,指挥中心每天都在估计可能情况,但最重要
的其实是民众心理上的准备,像是疫苗施打、药物准备、给药对象及速度即时、确诊
者及接触者的自主管理、边境开放、轻重症分流达到最佳效率等。对于疫情大家认为
有一定情况染疫情形,将这些事情最好,就可以在伤害最小情况下,与病毒共存。
ETtoday:
一、日前提到莫德纳幼儿剂型的疫苗是预计七月初进货四十五万剂、提供九十万幼儿施打
,最晚目标七月中旬开打,请问是否已有开打时程的规划可供参考?针对部分疫苗“
需要文件补充”,是否指幼儿莫德纳的到货?
二、对于Novavax 蛋白疫苗,通常理解的是副作用较低,如今即将要到货开打,是否可以
分享接种时的评估或接种后需注意的事项?
陈部长:
一、来现场是因为有重要的政策,原本莫德纳的幼儿疫苗一样要在明日上午抵台,但因为
一些些文件上的问题而稍微延误。
李医师:
二、次单位蛋白疫苗是最常见的疫苗种类,安全性高,流感、HPV、B型肝炎疫苗都是
与Novavax 相同的次单位蛋白疫苗、是最常见的种类,可以将其视为常规接种即可。
Novavax 临床上的不良反应非常少,不超过百分之二至三,只有局部痛、红肿反应,
不良反应也少,像是全身酸痛、头痛等,没有报告说会有血栓、心肌炎等不良反应。
如果民众曾接种其他厂牌疫苗后出严重副作用,或者虽无严重副作用,但不能忍受发
烧二周,即可选择Novavax 完成补接种余下的剂次。
ETtoday:
一、幼儿莫德纳的开打的时间呢?
陈部长:
一、不是不能透露,是要等文件补上去、确定上机的时间后才能讲。
TVBS:
一位二岁以下的女童快筛阳性两次,但因为老人家坚持要到医院做PCR才当作确诊,医
院筛检两次PCR都是阴性,但是由于已经通报,所以同住家人需执行“零加七”隔离,
尔后医师诊断是EB病毒。请问为何该病毒会导致快筛出现阳性?如果通报确诊后,发现
不是真的确诊,是否可以选择取消,还是一定要执行完防疫任务?
庄发言人:
如果是快筛检测出阳性,可由家长与医师共同研判是否要做PCR检测。而若是同一天同
时出现快筛阳性与PCR阴性的结果,可不通报快筛阳性的结果,因快筛有时候会出现“
假阳性”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了解。
罗副组长:
二岁以下幼儿并无适合之快筛,做PCR是正确判断;如果是经过医师判断确认、也与家
属达成医病共识,则可例外通报。如果经过医师后续的检验结果,认为应该是伪阳性的情
形,则可到通报系统取消原有的通报,或向卫生局联系以完成销案的动作,其实在疫情前
期也都有很多销案变成空号的案例,因此本来不是不能取消通报,不过要尊重第一线临床
医师的判断。至于快筛阳性后又出现EB病毒,快筛送审一般来说会与其他病毒做交叉比
对,比如亚培的快筛针对四十五种呼吸道病毒做比对。但因呼吸道疾病中,有许多不同种
类的冠状病毒,可能是检验时病毒量较高,导致快筛时会出现淡淡两条的伪阳性情形。至
于二岁幼童案例是否为EB病毒与新冠病毒共同感染,临床上情景剧本多元、还有待厘清
,请勿直接对号入座说“快筛阳性是EB病毒造成的”,以免引起民众的一些误解。
陈部长:
面对这类地方卫生局难以判断的情形,可交由区管中心做更进一步专业的判定,并不是说
“已认定的不能再改”,而是以最接近事实的作为处置的根据。
东森:
一、要放暑假了,组团出国旅游是否有一个可以开放的时间点?
二、现在每周二点五万人的入境人数限制何时会放宽?
陈部长:
一、组团出国要看交通单位和指挥中心的研判,目前交通单位还没提出,重点还是要看七
月后,世界各国都在边境开放,如何让经济活络,而不至于因为边境的关系,造成商
业活动降低。除此之外,暑假的时候很多学子都是利用这段时间回来,如何在有限的
资源里面,让最需要的人能回来是正在努力的方向。至于未来组团,相信边境会开到
让大家出国,不过还是要一步一步来。
联合报:
在本日上午的台大医院记者会中,小儿部副主任张銮英表示“指挥中心至廿八日为止公布
的儿童MIS-C 个案是十五例,但光是在台大已有十五例,再加上其他医疗院所个案应该不
仅于此”,请问为何会有这等落差?张医师也建议建立通报的奖励机制,才能更清楚了解
目前的儿童MIS-C 状况,请问是否有考虑?
陈部长:
应该要考虑,不过问题是台大医师有全部报上来吗?有可能他们的十五例没有报完全,且
其他单位不可能没有人报啊!
罗副组长:
指挥中心列出的特殊重症,都是受到重度影响的,在临床上看到的MIS-C 个案,表现从轻
度、中度、重度都很多不同的表现;台大本日提到的部分是以肠胃道症状为主,没有到心
脏休克或其他严重病症。指挥中心初步了解后,有四例台大提报的MIS-C 个案,是六月中
旬提报的中症名单,会就后续是否病程转为重症,进行病历资料重新检视,转为重症时即
列入,目前的十五例都是认定有重症,但不代表整个MIS-C 病程变化中的轻、重症情形,
指挥中心会就MIS-C 分类再做内部讨论。
华视:
针对边境开放,请问七月是否还不太有可能实现?认为不开放边境是差了什么条件?观光
局已送出入境指引,不知最快何时会通过“零加七”检疫?
陈部长:
可能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让他们自行处理;至于开放时机,要看疫情的变化,如果还有
余力,才会再往下开。
TVBS:
部长日前才帮台湾冷冻竹䇲鱼喊冤,大陆国台办本日又公布两批台湾石斑鱼验出禁药,呛
农委会药物根本没有解决,会否认为是为针对部长而拿渔民祭旗?有人解读该谈话是北市
参选呛大陆的起手式,请问看法?
陈部长:
没有政治解读,这是要还渔民清白。台湾方面在采验时,很清楚看到是没有验出新冠病毒
的案例,国际上、台湾都没有。“是否他们自己包装取样时,感控没做好,把病毒留在上
面?”因为台湾方面都没有验出中国所说的新冠病毒情况,如果某些国家一直拿这些当贸
易障碍,请提出更多证据。在别国都验不到的时候,有可能是他们自己在包装或取样的感
控上没有做好,导致把病毒留在表面上。
中视:
某专家建议最好在秋冬之前放宽,让全民都可以打第四剂。请问会否考虑调整?
李医师:
根据国外研究,尤其是在全民皆施打完第四剂的以色列,结果显示,有重症风险因素或潜
在疾病者,施打第四剂会提高保护效果。观察结果也同时显示,身体健康者施打第四剂时
,保护效果的提升相当有限。因此目前来说,仅建议高风险者施打,其他一般民众,包括
医护人员在内,按照个人意愿去进行施打即可,并未强制规定。
至于未来是否会要施打第五、第六剂,这还需要继续观察疫苗的发展,以及实证的根据。
目前来说,变异株不断出现,之后可能会有次世代新冠疫苗,针对变异的病毒做较好的免
疫反应改善。如果是未来出现能够促进免疫功能、且较能对抗变异病毒的新疫苗,会再来
考虑施打其他剂次的疫苗。
三立:
根据口罩令的现行规定,报导主持、谈话性质的工作可以免戴口罩,因此想确认的是,政
论节目的主持人和来宾是否需要戴口罩?
罗副组长:
谈话性质工作一直以来都列在免戴口罩的范围,但前提是必须和不特定对象保持适当社交
距离,且要随身携带口罩,在出现症状以及接触不特定对象时要戴上,所以谈话性节目如
果能符合条件,即可不用戴口罩。
陈部长:
政策上不变的是直播、录影、主持、报导、致词、演讲、讲课,但在谈话性质的工作或活
动之正式拍摄或进行时,其实觉得倒不是很严。如果有一定的社交距离,事实上是可以免
戴口罩的。
公视:
针对七月一日起符合第四剂疫苗资格的对象,是否有预估人数?
庄发言人:
依先前造册估算该四类人员,已接种第一次追加剂人数约三十二点四万人,其中六月三十
日前符合接种间隔五个月者计二十七点四万人(已于一月卅一日前接种第一次追加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