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2-06-25 23:59:41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3X7pFjStM
出席名单:
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指挥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指挥中心 陈时中 指挥官
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本土病例:45,678 例
境外移入:89 例
死亡个案:152 例
县市分布:
台北市三千一百八十九例、新北市五千八百零八例、桃园市四千零二十例、台中市六千六
百六十七例、台南市四千三百四十七例、高雄市六千四百一十三例、基隆市五百五十八例
、新竹县九百九十九例、新竹市八百六十六例、苗栗县一千零三十三例、彰化县三千三百
一十八例、南投县一千一百三十四例、云林县一千四百零六例、嘉义县八百八十五例、嘉
义市五百九十例、屏东县二千一百三十六例、宜兰县七百八十三例、花莲县六百六十九例
、台东县四百六十一例、澎湖县二百零九例、金门县一百五十一例、连江县三十六例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个案通报
https://i.imgur.com/VMAk5Le.jpg
https://i.imgur.com/spN0Sc2.jpg
https://i.imgur.com/8L8g8Iu.jpg
https://i.imgur.com/B4MuHnX.jpg
本日新增三百七十二例中重症个案,其中二百四十三例为中症、一百二十九例为重症,轻
症、无症状的比例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五九。大部分死亡个案仍是具慢性病、没有打满三剂
疫苗者,年龄超过八十岁的个案目前也是超过一半,年龄层介于十多岁至九十多岁。
儿童死亡个案:
・十二岁男童:本身有先天性肌肉系统疾病,六月廿一日早上出现头痛,如期到学校上
课,中午后出现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心搏过速,但没有发烧、胸痛、
咳嗽、流鼻水等,半小时后在学校昏倒,紧急送医但到院前没有生命征
象,经医院急诊急救无效而不幸过世,检验出新冠肺炎阳性,死因为心
肺衰竭及新冠病毒确诊。确切死因目前还未判定,因为没出现急性感染
新冠之上呼吸道症状,也没出现胸痛、呕吐、腹泻等类似MIS-C 症状,
新冠肺炎是否为直接或间接死因尚无法确定,暂时先归入“到院前死亡
”个案,和“家中死亡”同列。
目前儿童重症累计六十八例,其中死亡数增至二十例。
年轻死亡个案:
・十九岁男性:本身有气喘病史,曾接种两剂BNT疫苗,五月开始逐渐四肢无力、疲
倦、肌肉酸痛,五月底、六月初开始走路会喘,因连续两天呼吸困难的
症状加剧,六月五日到急诊就医,当时检验PCR阳性确诊,检查发现
肝指数、肌肉酵素异常,怀疑是有横纹肌溶解症及急性肝炎,住院经过
治疗后一度好转。然而六月十八日该个案突然意识改变及休克,紧急转
加护病房并插管治疗,用免疫球蛋白、类固醇,隔日还使用叶克膜,虽
积极救治仍无法恢复血压,六月二十日不幸过世,死因为急性肝炎、横
纹肌溶解症并发多重器官衰竭,也有新冠病毒感染但并非主要死因。在
住院过程中,不管是免疫系统、细菌病毒感染或抗原检验等,该案都没
有找到有其他感染或免疫系统方面的病征,目前死因有待进一步厘清。
虽然死亡诊断有提及新冠感染,但也不能排除可能是急性病毒感染,导
致横纹肌溶解或肝炎。
三、陈部长杂谈
隔了将近两个星期未见面,不过相信署长与两位副署长都能把疫情报告得很清楚,也相信
整体社会对现在的疫情情况应该也是很了解。解隔后仅有一天在居家办公,其余都是在疾
管署办公,只是要避开公开见面的场合或者使用视讯,现在都好了、有人也一直在关心,
因为可能会想有时可能会近距离碰到不特定的人,因此为了减少担忧,才每日例行进行一
次快筛,至本日上午终于出现“清清楚楚一条线”。大致上只要戴好口罩,就算面对面接
触,也不会造成太大威胁,请放心。
四、部分地区急救责任医院调整专责病房开设比例
施行日期:六月廿四日(即刻开始)
考量北部地区 COVID-19 疫情趋缓,为利病床之妥善运用、避免轻症病人排挤到一般需要
看病者并造成压力,自即日起,台北区及北区急救责任医院得弹性调整专责病床开设比例
(原为百分之三十):
◆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者,专责病床开设比例得为百分之十至十五
◆二百至四百四十九床者,专责病床开设比例为百分之五至十
另台北区及北区之(准)医学中心专责ICU开设数调整为十五至二十床,惟仍须依传染
病防治网网区指挥官指示调整,执行基本增减的调控。
五、调整全国医院住院病人之陪(探)病措施
在现行原措施上,北北基桃、高花禁止探视,今重新开放。
施行日期:六月廿四日(即刻开始)
探病管理原则:
‧有条件放宽全国医院之加护病房、安宁病房、呼吸照护病房(包含RCC)、精神科
病房、慢性病房及儿童病房等区域,及有身心障碍、病况危急或例外情形者,得开放
探病
*如果长期不开放看病,对身心健康也许会有妨害
‧探病时段仍为每日固定一时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两名访客为原则
探病者应出具探视当日采检之抗原快筛(含家用快筛)自费筛检阴性证明,若为“完
成疫苗追加剂接种达十四天(含)以上”或“确定病例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且距发病日
或采检阳性日(无症状者适用)十五天(含)以上至三个月内”,得免除筛检
医院陪病者:
‧全国医院住院病人之陪病人数以一人为限;病人为儿童(十二岁以下)、老人(六十
五岁以上)、身心障碍或经医疗机构评估有照护需求者(如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
等),陪病人数上限为两人
‧预定(非紧急)住院病人之陪病者,于入院陪病前两日内筛检;紧急需入院陪病者,
于入院陪病前筛检。陪病者以公费筛检及免定期筛检之条件,调整为完成疫苗追加剂
接种达十四天(含)以上者
六、调整全国住宿式长照机构住民访客/陪伴者/陪住者管制措施
施行日期:六月廿四日(即刻开始)
放宽全国住宿式长照机构访客管制措施:
‧调整为全国住宿式长照机构有条件开放探视
‧访客应出具探视当日 COVID-19 抗原快筛(含家用抗原快筛)自费筛检阴性证明,若
为“完成疫苗追加剂接种达十四天(含)以上”或“确定病例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且距
发病日或采检阳性日(无症状者适用)十五天(含)以上至三个月内”,得免除筛检
调整陪伴者/陪住者免除筛检之疫苗剂次条件:
‧考量第三剂的施打比例将近七成,免筛检之疫苗剂次条件,改为完成 COVID-19 疫苗
追加剂达十四天(含)以上
‧曾确诊 COVID-19 者,解除隔离且距发病日或采检阳性日(无症状者适用)十五天以
上至三个月内,可免除筛检
‧陪伴者如果尚未完成 COVID-19 疫苗追加剂达十四天(含)以上,即应出具探视当日
COVID-19 抗原快筛(含家用抗原快筛)自费筛检阴性证明
‧现有陪住者若无法替换,则应每七天进行一次自费筛检(含家用抗原快筛)
对于打两剂未满三个月者之处理:
原则上仍可视为完整接种,同样符合免筛条件。请住宿机构、医院再看公文内容,当中有
较完整的说明。
七、接种优惠期间延长
在广泛疫情的情况下,打疫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在长者方面,对于重症跟避免
生命伤害都非常有帮助。为鼓励六十五岁以上长者尽速前往接种 COVID-19 疫苗,接种任
一剂者,各地方政府提供五百元(含)以下卫教品及每人两剂快筛试剂之措施延长至二零
二二年七月卅一日止。
八、指挥中心提供社区式机构定期公费快筛措施说明
施行期间:六月廿七日起至七月卅一日止
服务对象定期快筛措施:
◆每周定期快筛二次
‧二至十八岁则每周一次,未满二岁免筛。
‧有症状时亦进行快筛,未满二岁有症状则采PCR。
◆筛出阳性个案,立即请专责医疗院所视讯诊疗,提供个案/家属正确卫教及领药资讯,
并协助服务对象依指示进行隔离或治疗。
工作人员定期快筛措施:
◆每周定期快筛至少1次,有症状时进彳亍快筛。
★服务对象及工彻员确诊三个月内免筛检
★社区式机构类型包含:社区式长照机构(日间照顾中心、家庭托顾)、附设于各类住宿
式机构之日间照顾服务、日间型精神复健机构、身心障碍社区式服务单位、早期疗育机
构以及托婴中心等
*近日内将再调查,并持续发放公费快筛试剂。希望能够及早在侦测到阳性病人的时候,
请地方卫生局联络医疗机构、分派案件,并执行领药、分流就医的措施
九、第三轮家用快筛实名制
现在大概已经不用排队了,但有人用的快、有人用的慢,因此宣布如下:
施行日期:七月一日
┌──────┬────────────────────────────┐
│ 贩售模式 │ 口罩实名制一点零药局通路贩售 │
├──────┼────────────────────────────┤
│ 贩售地点 │ 全国四千七百五十三家健保特约药局和七十九个偏鄕卫生所 │
├──────┼────────────────────────────┤
│ 贩售对象 │ 无年龄限制,每人均可购买;须持有健保卡/居留证 │
├──────┼────────────────────────────┤
│ 购买份数、 │ 每身分证字号仅能购买一次(可代购),一份五剂,每剂一百 │
│ 贩售价格 │ 元,共五百元 │
├──────┼────────────────────────────┤
│ 贩售资讯 │ 健保署、食药署、药师公会官网 │
│ 查询方式 │ │
└──────┴────────────────────────────┘
*无需单双号分流
十、口服药使用情形
https://i.imgur.com/XP17xyv.jpg
大概也很规律性,现在使用上算是相当的顺畅。廿三日共开立七千二百五十一人份,其中
倍拉维五千七百九十九人份、莫纳皮拉韦一千四百五十二人份。
针对某些单位持续质疑药物使用速度一事,要澄清绝对没有慢。以各国的情况比较:
┌────┬─────┬──────┬──────┬──────┐
│ 国家 │ 总采购量 │ COVID-19 │ 口服药使用 │ 确诊个案 │
│ │ (万) │ 确诊个案数 │ 量(人份) │ 药物使用率 │
│ │ │ (万) │ │ │
├────┼─────┼──────┼──────┼──────┤
│ 台湾 │ 102.7 │ 327.6 │ 251,252 │ 7.67% │
│ │ │ 2022.01.29-│ 2022.01.29-│ │
│ │ │ 2022.06.18 │ 2022.06.18 │ │
├────┼─────┼──────┼──────┼──────┤
│ 美国 │ 2,310.0 │ 3,470.7 │ 1,659,708 │ 4.78% │
│ │ │ 2021.12.17-│ 2021.12.17-│ │
│ │ │ 2022.06.12 │ 2022.06.12 │ │
├────┼─────┼──────┼──────┼──────┤
│ 日本 │ 360.0 │ 712.0 │ 199,783 │ 2.81% │
│ │ │ 2022.01- │ 2022.01- │ │
│ │ │ 2022.05.31 │ 2022.05.31 │ │
├────┼─────┼──────┼──────┼──────┤
│ 香港 │ 150.0 │ 116.0 │ 27,799 │ 2.34% │
│ │ │ 2022.02.01-│ 2022.02.01-│ │
│ │ │ 2022.05.01 │ 2022.05.01 │ │
├────┼─────┼──────┼──────┼──────┤
│ 韩国 │ 207.1 │ 1,409.9 │ 187,115 │ 1.33% │
│ │ │ 2022.01.14-│ 2022.01.14-│ │
│ │ │ 2022.04.07 │ 2022.04.07 │ │
├────┼─────┼──────┼──────┼──────┤
│ 英国 │ 498.0 │ 1,110.3 │ 23,842 │ 0.21% │
│ │ │ 2021.12.19-│ 2021.12.19-│ │
│ │ │ 2022.06.12 │ 2022.06.12 │ │
├────┼─────┼──────┼──────┼──────┤
│ 新加坡 │ 10.0 │ 108.5 │ 未对外公布 │ 未对外公布 │
│ │ │ 2022.01.01-│ │ │
│ │ │ 2022.06.18 │ │ │
└────┴─────┴──────┴──────┴──────┘
注:各国/地区确诊数资料来源为各国政府官网、OWID、WHO与JHU网站,惟各
国公告数値可能因后续流病资料修正、通报与计算定义、数値增补更新或传档等许多
因素,使资料来源之确诊数値不一定完全相符。
台湾的用药量已为确诊人数的约略百分之八,只是把时间再调整来了,仍是用得最多、最
快的,由该数据可见使用药物的效率是高的。
https://i.imgur.com/1p4E0F6.jpg
对于长照机构的使用也非常快,达到确诊时可以投药,比例已从四月中旬的百分之五十六
来到六月下旬的百分之八十九,比例都是非常高的。某些单位称“使用药物的速度太慢”
、“对长照机构的投药已经晚了一年”等语,该知道现在的口服药物都是今年才有的新药
,去年不会有未来药,请在讲法上先把资料查清楚。
十一、疫苗施打统计
昨日接种剂量:132,715 剂
疫苗涵盖率:
第一剂:91.26%
第二剂:82.89%
基础加强剂:0.89%
追加剂:69.77%
问与答
TVBS:
一、住宿式长照机构住民今年至今已有三万余人染疫,其中六月十三日至十九日新增一百
三十八位住民死亡,致死率百分之二点二。想请问的是,相较于其他国家,该数据是
否很高?能怎样改善?
二、高雄有小朋友隔了三十二天,打第二剂的莫德纳疫苗之后出现心肌炎,医师也诊断属
于打完疫苗出现的反应,家长很难过、怀疑指挥中心的“隔四周打没问题”论,请问
会否觉得儿童莫德纳的两剂间隔还是太近?
罗副组长:
一、按照其他国家的长照机构染疫致死率,英国估计是百分之五点五、香港百分之六点九
,但由于疫情发生的时间点比台湾早,当时投药和疫苗接种情形和现在不同,比较基
础上有不同,仅能作为参考,表明同样是在Omicron 的疫情之下,其他国家的染疫致
死率大概是百分之五至七之间的偏高。
https://i.imgur.com/Yc1vLjh.jpg
从八十多岁的年龄层来看,国人的八十多岁染疫致死率是百分之二点四七,和长照机
构的百分之二点二、平均八十多岁的死亡年龄事实上是相当的。当然如果和全年龄层
的百分之零点一五比较,当然是偏高,不过因为机构住民本来以高龄长者为绝大多数
,统计显示机构内八十岁以上长者的死亡个案占该年龄层整体的百分之五十八,所以
事实上不太适合用全年龄层来相比,尤其全国染疫人口集中在二十至五十多岁,可能
没有慢性病等高风险因子,死亡可能性低很多,各年龄层致死率以七十岁以上的族群
占大多数。
陈部长:
一、按照英国和香港的情况来看,台湾的百分之二点多不算高,现在也希望透过长照机构
的例行性快筛,一般型的机构也好,住宿型机构、日照机构都好,透过这类不断周期
性的措施,及早把病人找出来、及早给药,希望能够再把可能的重症及对于死亡的风
险继续降低。但要强调,要做任何的比较之前,有数个特别的风险一定要考虑,比如
在 COVID-19 高疫情的情况下,从世界各国的统计中可见,年龄是一个最主要的风险
因素,因此比较时须按群体进行年龄的校正,否则比较的意义将变得低了一点。
庄发言人:
二、美国研究指出,mRNA疫苗在青少年引发心肌炎的机率,以男性较高,比率为百万分之
二;台湾第一剂发生心肌炎的通报个案目前有两例,比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点八,但第
二剂则到本日才有第一次通报。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会议上也曾针对该议题
讨论,该名高雄男童个案目前也已康复出院,事实上心肌炎都有讨论到,但目前看起
来都是属于轻症。疫苗仍能避免重症及死亡机率,尤其目前还处于社区流行的阶段,
专家、委员认为还是利大于弊。
镜电视:
在将猴痘列为第二类法定传染病后,国内是否也要启动采购天花疫苗、抗病毒药物的计画
?预计国人最快什么时候可以打到疫苗、哪些族群可以优先施打?
陈部长:
疫苗大概不会是普遍性的,而是针对特别的人或情况。
周署长:
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大量施打对抗猴痘的疫苗,一般而言只会针对照顾猴痘病人的医护、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跟病人在短时间内密切接触的人,使用对象是很有限的。指挥中心
正在和疫苗公司接洽当中,以商谈供应的问题。
民视:
一、部长本人隔离了十二天,近日很多人关心身体状况,请问除了因为年纪及慢性病的影
响之外,是否认为抽菸也导致状况受到影响,让呼吸道症状更严重?隔离过程当中是
否有抽菸、会否想再挑战一次戒菸?
二、报载清冠一号打算从七月一日起,十三岁至六十四岁确诊者改为自费,请问中央目前
对该政策的规划考量为何?
陈部长:
一、谢谢关心。看起来确诊同仁的情况各有不同,症状普遍都是中等到轻微,持续大概三
天,染疫后发烧也几乎没有到三十八度以上,骨头酸痛不到爬不起来,只是咳嗽时会
感觉骨头酸。很高兴地报告,戒菸相当成功,有两位可以替他证明,一位是太太,另
一位是机要秘书。也许隔离不抽菸对复原有所帮助,因此顺势与有抽菸的人推广,疫
情之下对呼吸道的攻击较多,如果能及时戒菸,对身体的帮助也很好。至于“隔离期
间是否要用清冠一号”的提问,自己因为用了西药而未使用;不过每个药都是药、不
是补品,在台湾更定位为处方药,药物都有适应症和对象,也有不伤害原则的伦理,
且应顾及公共利益。是故,公费使用的对象还需要与专家讨论,中医药司、中药师公
会全国联合会正在讨论中,从医学专业研判对病人的最佳处置。
中视:
国内已经开出多少份清冠一号?改成十三岁至六十四岁确诊者自费的话,预计会占全体染
疫人口的多少比例?
陈部长:
目前在讨论中,尚未定案。至于数量,大概是一亿二千万份。
ETtoday:
关于猴痘疫苗,现在洽购的是否属于第三代的疫苗?第一代的疫苗是否会拿出来用,或将
进行什么规划?
周署长:
目前接洽的是“第三代”疫苗,而台湾现存的“第一代”疫苗为战备储用,而因为建议上
是尽可能使用新疫苗,所以现阶段不考虑拿来使用。
自由时报:
一、猴痘疫苗的第一代、第三代之间,差别在哪里?病毒株是否不同?
二、本日公布的全国各区病床统计中,北部专责病房的缩减是否包含儿童专责病床?会否
影响儿童中重症收治量能?
周署长:
一、“第一代”疫苗为活性疫苗,使用较传统的方式制作,产生的副作用可能会较多一些
;“第三代”疫苗则是细胞培养,使用分子生物的方式来制作。
更正:
第三代的疫苗是是活的病毒,打进去之后在体内不会再繁殖;至于第一代、第二代,
活的病毒有可能在打进去之后,于体内还会再增殖。提到的都是在研发中、尚未核准
的疫苗,而现正在洽谈的是减毒疫苗,打进去之后在身体里面不会再繁殖,但会诱发
免疫反应。
罗副组长:
┌───┬────────────┬──────┬──────┬──────┐
│ 编号 │ 类型 │ 全国总床数 │ 空床数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专责 │ 全国 │ 14,031 │ 6,853 │ 48.8% │
│ │ +负压) │ (226 家) │ │ │ │
│ │ ├─────┼──────┼──────┼──────┤
│ │ │ 台北区 │ 4,025 │ 2,091 │ 52.0% │
│ │ │ (59 家) │ │ │ │
│ │ ├─────┼──────┼──────┼──────┤
│ │ │ 北区 │ 1,798 │ 1,009 │ 56.1% │
│ │ │ (28 家) │ │ │ │
│ │ ├─────┼──────┼──────┼──────┤
│ │ │ 中区 │ 3,052 │ 1,321 │ 43.3% │
│ │ │ (46 家) │ │ │ │
│ │ ├─────┼──────┼──────┼──────┤
│ │ │ 南区 │ 1,863 │ 646 │ 34.7% │
│ │ │ (32 家) │ │ │ │
│ │ ├─────┼──────┼──────┼──────┤
│ │ │ 高屏区 │ 2,909 │ 1,536 │ 52.8% │
│ │ │ (48 家) │ │ │ │
│ │ ├─────┼──────┼──────┼──────┤
│ │ │ 东区 │ 387 │ 250 │ 64.6% │
│ │ │ (13 家) │ │ │ │
├───┼──────┴─────┼──────┼──────┼──────┤
│ 二 │ 中央集中检疫所 (55 家) │ 8,131 │ 5,168 │ 63.6% │
├───┼────────────┼──────┼──────┼──────┤
│ 三 │ 地方加强型防疫旅馆 │ 4,533 │ 2,121 │ 46.8% │
│ │ (48 家) │ │ │ │
└───┴────────────┴──────┴──────┴──────┘
*资料截止时间:2022/06/24 07:00
二、北区和台北区空床率超过一半的趋势已经维持大概一周以上,所以本日才会宣布继续
把台北区和北区的急救责任医院病床的开设数再往下调,让空床能够更有效的运用,
尤其提供给急诊候床的非 COVID-19 民众住院使用。儿童部分,按截至六月廿二日下
午三时的统计,在一百三十个张儿童专责病床中,有五十三张空床,空床率是百分之
四十点八;以各区来看,台北区的空床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北区百分之五十四、中
南部均低于五成,因此针对台北区和北区的部分,医事司将会和儿童医院及有开设儿
童专责病房的医院再沟通,依照每个医院、甚至不同区域的收治情形,决定是否要再
行调整量能,目前暂时还没作出调整。
东森:
一、第三代天花疫苗目前是否有一个确切的施打时程,以及对年龄层的规划?
二、民众很关心七、八月的边境开放议题,现在初步是否有讨论层面,如开放出国旅游、
探亲等,或是顺序可先提供了解?
周署长:
一、已经说了,因为不建议大量接种,所以当然不会从年龄层的角度进行施打的规划,就
算要接种也应是主要照顾该病患的医护人员、在实验室检验的人员及接触后的短时间
之内来得及施打的密切接触者。
二、经过两年多来的疫情,有时候变化很多也很快,以目前世界疫情情况,放宽、放松是
必然的一条路,只是速度的快慢要看台湾的情形,作最好的调配。
三立:
某专家建议“面对 BA.4、BA.5 的威胁,要让五至十一岁的幼童打三剂”,请问看法?五
岁以下的小童疫苗是否有确切的到货时程,是否有可能赶在七月上旬开打?
周署长:
国外有些人提出,专家这部分的看法,这部分会随着新的知识、证据及施打后的调查结果
,提供该资讯给专家为进一步的讨论,需要施打时将再安排。
TVBS:
在染疫的过程当中,很多医师认为部长属于高危险群,染疫当时是否会有点担心?在本波
疫情已经获得控制之后才染疫,会觉得防疫前功尽弃,还是认为此时确诊比在疫情严峻的
时候确诊还要来得好?
陈部长:
当下只觉得“终于染疫了”,如同指挥中心长期努力的方向一样,希望国人是在整体病毒
致死率相对低,准备好药物和疫苗,且轻重分流顺畅之下染疫,对社会伤害较小。自己刚
好在此时染疫,希望在病毒对民生伤害最低的时候,稍微多一点人感染,形成自然的屏障
,加上非药物介入措施及疫苗、医疗等准备,让台湾安然度过本波疫情。
中时:
针对本日公布展开的快筛实名制第三轮,因为第二轮的销售数字比第一轮少了很多,药师
公会曾提到建议可以在七月的时候,让实名制功成身退,请问是否有该类规划?
陈部长:
目前没有,因为希望是能加快轮流速度、让大家能及时能买到,才能把价格控制在一定范
围,目前 7-11 的快筛价格仍介于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元,与实名制快筛的一百元还是有
差,接下来的方向会走向更多的公费提供,以便在想做的时候,能更方便地来做。
中视:
某专家预估“七月底跌破万例以下”,请问看法?目前是否有在讨论将新冠法定的传染病
分类从第五类降到第四类、可能会落在何时?
庄发言人:
目前香港、韩国疫情数都在持续下降,台湾的上升及下降速度,相较两国有比较缓慢,达
到万例以下的确诊数,因此七月是有希望的,但疫情方面都需要民众配合,包括在公共场
合或聚餐时人流人数不要太多。至于未来疫情状况,也是有可能在社区流行到一定程度后
起起伏伏,民众还是要特别注意。
───────────────────────────────────────
六月廿五日资讯
https://i.imgur.com/MovA1Z2.jpg https://i.imgur.com/eYe4BhV.jpg
https://i.imgur.com/2nQzlfF.jpg https://i.imgur.com/k7NpLAK.jpg
https://i.imgur.com/OeEAOfO.jpg https://i.imgur.com/H2xsYCo.jpg
https://i.imgur.com/AT97CLD.jpg
死亡个案统计:
・具重大疾病史:占百分之九十三
・未打满三剂疫苗:占百分之六十四
・年层超过八十岁:占百分之五十三
年轻死亡个案:
・三十多岁女性:
本身有乳癌病转移病史,未接种任何一剂疫苗,六月四日PCR采检阳性,六月五日
通报确诊并收治住院,六月十二日往生。
疫苗施打统计:
昨日接种剂量:111,645 剂
疫苗涵盖率:
第一剂:91.24%
第二剂:82.98%
追加剂:69.90%
六月廿六日资讯
https://i.imgur.com/vU1EDvr.jpg https://i.imgur.com/zutFDPj.jpg
https://i.imgur.com/dAUW7Bu.jpg https://i.imgur.com/Kz4NZms.jpg
https://i.imgur.com/jXcbYqt.jpg https://i.imgur.com/4fekDo0.jpg
https://i.imgur.com/lxwHLb3.jpg
死亡个案统计:
・具重大疾病史:占百分之九十五
・未打满三剂疫苗:占百分之六十
・年层超过八十岁:占百分之五十六
年轻死亡个案:
・三十多岁女性:
本身有神经系统疾病史,曾接种三剂疫苗。六月十三日快筛阳性,经医师诊断使用口
服抗病毒药物倍拉维,六月二十日突然血氧下降、呼吸困难且发烧,收治于医院使用
瑞德西韦,但病况仍不佳,家属签立DNR后于同日晚间在院内死亡。
特殊重症个案:
・十一岁女童:
本身于五月廿一日曾接种一剂疫苗,五月三十日发烧就医,快筛阳性确诊,隔日退烧
但全身起红疹。六月四日再度高烧四十点一度,且有畏寒、头痛、头晕、咳嗽、喉咙
痛等感冒症状,曾就医服药但症状未缓解。六月六日因腹痛、呕吐、食欲活力降低前
往急诊,检测发现血压降低、发炎指数升高怀,疑是MIS-C 而收治于加护病房。所幸
病况好转,已于六月十日转出加护病房,并于十四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