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615 指挥中心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2-06-15 23:12:41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WgmcUknoI
出席名单:
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代理发言人)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本土病例:68,939 例
境外移入:26 例
死亡个案:143 例
县市分布:
台北市四千三百八十七例、新北市八千三百四十八例、桃园市五千八百四十五例、台中市
一万零七百五十六例、台南市六千九百八十七例、高雄市一万零一例、基隆市八百三十七
例、新竹县一千五百五十二例、新竹市一千二百二十七例、苗栗县一千六百七十六例、彰
化县五千五百四十一例、南投县一千四百八十六例、云林县一千七百一十六例、嘉义县一
千二百八十三例、嘉义市七百八十三例、屏东县三千一百五十例、宜兰县一千二百二十一
例、花莲县九百零一例、台东县七百八十九例、澎湖县二百七十九例、金门县一百四十一
例、连江县三十三例
目前疫情走势为北部缓降、中南部处于高原期,每日通报数可能有些微起伏,主要和上传
、通报量有关,有时遇到假日效应及快筛阳性后二十四小时内可通报等因素,周二、周三
通报与确诊数一般上会多一些,到周四、周五时较能看得出来本周与上周的比较,目前预
估本周病例数应该会比上周呈现全国下降的趋势。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个案通报
https://i.imgur.com/BuipWqs.jpg
https://i.imgur.com/ajCCu9U.jpg
https://i.imgur.com/VfONNch.jpg
https://i.imgur.com/277mUhh.jpg
本日新增三百九十二例中重症个案,中症占二百二十七例、重症一百六十五例。在一百四
十三例死亡个案中,未打满三剂疫苗的占一百零二例,年龄分布介于三十多岁至九十多岁
之间:
年轻死亡个案:
 ・三十多岁男性:
  没有接种疫苗、罹患慢性心脏病,染疫后病况恶化,出现心脏衰竭、肺水肿、肺炎、
  呼吸衰竭等多重效应,最终不幸过世。该案于六月七日发病确诊,同日已经就医,但
  经过救治后仍于六月十一日往生。
儿少重症个案:
 ・十三岁男性:国内首例青少年多系统炎症征候群个案,没有慢性病史,曾于去年九月
        和今年一月分别接种一剂BNT疫苗。
        ◆五月三日 :在有连续两天发烧的症状之情况下确诊,但已经康复
        ◆六月六日 :再次发高烧,达到三十九点四度
        ◆六月十日 :除了持续发烧四天左右,更有全身红疹、双眼结膜炎、
               咳嗽、喉咙痛、腹泻、腹痛、胸闷、喘等症状
        ◆六月十一日:前往急诊就医,经抽血确认发炎指数升高,并由医师评
               估诊断符合MIS-C 的准则
        目前该案正住院接受药物治疗,没有住到加护病房是因为没有并发休克
        等严重的情形。
 ・五岁男童、十岁女童:
  分别于五月中旬和五月初确诊,并在三个星期、五个星期后,出现发烧、红疹、红眼
  (结膜炎)的症状,至医院由医师诊治认定为 MIS-C,目前都在一般病房住院治疗当
  中。
 ・二岁男童 :属于疑似脑炎个案,本身没有慢性病史。
        ◆六月十日 :出现达三十八点六度的发烧,快筛阳性确诊后因为合并
               意识改变、抽搐的关系而送到医院急诊,并发生呼吸窘
               迫的情形,所以插管、接呼吸器治疗。经过头部电脑断
               层检查,发现为脑水肿,因此收治到加护病房,使用降
               脑压药、瑞德西韦、免疫球蛋白等脑炎相关药物治疗。
        目前还在加护病房持续治疗,病况稳定。
 ・一岁男童 :本身没有慢性病史,为医院补送资料、经指挥中心审查确认,于五月发
        生的重症个案。
        ◆五月七日 :确诊
        ◆五月九日 :出现呼吸困难、胸凹,因此到急诊,并因发生呼吸窘迫
               而插管住加护病房、使用瑞德西韦、类固醇等药物治疗
        ◆五月十一日:由于治疗得很顺利,所以拔管、移除呼吸器
        ◆五月十二日:转出加护病房
        ◆五月十六日:康复出院
        本案在研判后,认定属于细支气管炎的个案。
目前累计十二岁以下儿童重症共五十四例,其中包括脑炎十九例、肺炎(含细枝气管炎)
十例、败血症三例、哮吼五例、家中死亡五例、MIS-C 十例、共病二例;死亡人数没有增
加,维持十七例。
三、COVID-19 医疗资源统计表
┌───┬────────────┬──────┬──────┬──────┐
│ 编号 │ 类型 │ 全国总床数 │ 空床数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专责 │ 全国 │ 14,421 │ 6,728 │ 46.7% │
│ │ +负压) │ (218 家) │ │ │ │
│ │ ├─────┼──────┼──────┼──────┤
│ │ │ 台北区 │ 4,985 │ 2,521 │ 50.6% │
│ │ │ (59 家) │ │ │ │
│ │ ├─────┼──────┼──────┼──────┤
│ │ │ 北区 │ 1,995 │ 1,102 │ 55.2% │
│ │ │ (28 家) │ │ │ │
│ │ ├─────┼──────┼──────┼──────┤
│ │ │ 中区 │ 2,436 │ 969 │ 39.8% │
│ │ │ (41 家) │ │ │ │
│ │ ├─────┼──────┼──────┼──────┤
│ │ │ 南区 │ 1,812 │ 536 │ 29.6% │
│ │ │ (30 家) │ │ │ │
│ │ ├─────┼──────┼──────┼──────┤
│ │ │ 高屏区 │ 2,736 │ 1,368 │ 50.0% │
│ │ │ (47 家) │ │ │ │
│ │ ├─────┼──────┼──────┼──────┤
│ │ │ 东区 │ 457 │ 232 │ 50.8% │
│ │ │ (13 家) │ │ │ │
├───┼──────┴─────┼──────┼──────┼──────┤
│ 二 │ 中央集中检疫所 (53 家) │ 8,131 │ 4,534 │ 55.8% │
├───┼────────────┼──────┼──────┼──────┤
│ 三 │ 地方加强型防疫旅馆 │ 4,533 │ 2,166 │ 47.8% │
│ │ (48 家) │ │ │ │
└───┴────────────┴──────┴──────┴──────┘
*资料截止时间:2022/06/15 07:00
四、口服药使用情形
https://i.imgur.com/DPuJWDk.jpg
和每逢周二的趋势相比,大概都差不多、通常会比星期一来得高,因为受周末效应影响;
星期三则会回稳一点。目前每天的领用总数还是九千多人份。
五、新增边境拦截新变异株个案
入境日期: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五日
┌─────┬───────┬───────┬───┐
│ 旅游国家 │ Omicron BA.4 │ Omicron BA.5 │ 合计 │
├─────┼───────┼───────┼───┤
│ 美国 │ 2 │ 2+4 │ 8 │
├─────┼───────┼───────┼───┤
│ 德国 │ 0 │ 6 │ 6 │
├─────┼───────┼───────┼───┤
│ 西班牙 │ 0 │ 4 │ 4 │
├─────┼───────┼───────┼───┤
│ 新加坡 │ 0 │ 3 │ 3 │
├─────┼───────┼───────┼───┤
│ 澳洲 │ 1 │ 1 │ 2 │
├─────┼───────┼───────┼───┤
│ 泰国 │ 2 │ 0 │ 2 │
├─────┼───────┼───────┼───┤
│ 土耳其 │ 0 │ 1 │ 1 │
├─────┼───────┼───────┼───┤
│ 波兰 │ 0 │ 1 │ 1 │
├─────┼───────┼───────┼───┤
│ 韩国 │ 0 │ 1 │ 1 │
├─────┼───────┼───────┼───┤
│ 萨尔瓦多 │ 0 │ 1 │ 1 │
├─────┼───────┼───────┼───┤
│ 英国 │ 1 │ 0 │ 1 │
├─────┼───────┼───────┼───┤
│ 智利 │ 1 │ 0 │ 1 │
├─────┼───────┼───────┼───┤
│ 总计 │ 7 │ 24 │ 31 │
└─────┴───────┴───────┴───┘
*累计边境拦截 Omicron BA.4 七例、BA.5 二十四例,共三十一例。
*德国部分,包含一起西班牙境外移入家庭群聚,共三名确诊 Omicron BA.5。
来源国分布上,前三名分别为美国、德国和西班牙,与目前国际疫情正攀升的国家类似。
继四、五月南非的疫情之后,目前葡萄牙、西欧地区和德国都有窜升的情形,因此欧洲与
美国入境旅客被验出新变异株的机率较高;不过也可看见泰国、韩国个案,可见变种病毒
不只分布在欧美地区,也有向外扩散的情况,所幸以无症状与轻症居多,没有让重症率增
加的迹象。
针对西班牙移入的家庭群聚案,三位都在机场唾液采检阳性,经过定序确认为BA.5,当中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喉咙痛的症状,而父母则是无症状感染,所以目前的症状表现看来,
和 BA.1、BA.2 一样以无症状居多,没有出现重症率增加的报导。
未来一个月需密集监测 Omicron BA.4 与 BA.5 两种变异株,大约四、五月于南非出现并
引起疫情后,目前往欧美扩散中,且世界卫生组织示警已扩散到四十个国家。其传染力比
先前的 Omicron BA.1 与 BA.2 病毒株还要高,且拥有免疫逃脱特性的“优势”,使得打
满疫苗仍会突破性感染,甚至是二度感染。好在的是,重症率与病例没有增加;只是因为
传染力提高的关系,仍应严密监测,防范新一波疫情。
为了防范变异株,刻正考虑提出二大作为:
①边境:如果机场、港口有定期筛检阳性的工作人员,评估国内感染的机率是否低下;如
    果被国外旅客感染,将会执行基因定序。
②疫苗:针对边境工作人员与防疫旅馆员工,将提案到ACIP讨论,评估接种第四剂(
    第二剂追加剂)疫苗的标准。
因为多数人已经在去年十二月或今年一月完成三剂疫苗接种,因此如需相隔五个月,最快
将在六月以后接种第四剂疫苗。
六、入境检疫“三加四”常见问答录
施行日期:六月十五日零时起
本日预估有四千五百位旅客入境,至上午为止已有九百八十多人顺利通关,桃机亦于清晨
期间曾做过说明。
问一:于同一地点完成三(居家检疫)加四(自主防疫)为原则,四天自主防疫期间,家
   人是否可以回来这个地点共同居住?
答一:不可以。考量 COVID-19 新型变异株境外移入威胁尚未缓解,三日检疫期满后接续
   的四天自主防疫期间亦可能尚处于病毒潜伏期,为保护家人健康免受交叉感染,入
   境检疫者在三天检疫及四天自主防疫期间的处所,如为自宅或亲友住所,须以一人
   一户为原则,未能符合一人一户者须入住防疫旅宿。
问二:六月十五日零时起,民众入境后,除了搭防疫车队外,可由亲友车辆接送,并参照
   防疫车队的防疫规定,请问亲友接送是否需要提出申请?还是一般接机程序就好?
答二:亲友接送者应于入境检疫申报时勾选“亲友/机关团体车辆接送”,并请配合各航
   空站掲示的交通动线规划办理,以及参照防疫车队之防疫规范,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无需另行申请)
问三:居家检疫地点,如前三天于防疫旅馆,后四天返家一人一户,需要事先申请吗?该
   向谁申请?有无相关条件或限制?
答三:三天居家检疫及四天自主防疫以同一地点为原则,如自主防疫与居家检疫不同地点
   ,检疫者应向自主防疫所在地地方政府(申请单位依地方政府分工)提出申请,经
   同意后签具异动声明书,始得变更地点。另为减少频繁变更对地方政府带来的行政
   作业困扰、避免增加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地点更换以一次为限。
   举例:某旅客前三天在台北市的防疫旅馆执行检疫,后四天有意回到新北市的住处
      ,在此情况下因为民政单位有现场访查的需求,所以应向负责管理的新北市
      政府提出申请。
问四:居家检疫三加四,自主防疫期间所称“必要外出”,是指哪些情形?
答四:以工作及采买生活必需品或进行商务履约之上班、参访、演讲、开会才可外出,且
   避免出入人潮拥挤场所或与不特定对象接触,并应全程佩戴口罩,维持社交距离。
问五:如检疫民众于防疫旅馆进行自主防疫,期间外出未归甚至失联,旅馆可采取的措施
   为何?检疫民众是否有违规及相关罚则?
答五:入住防疫旅宿之自主防疫者发生外出未归之情事时,请防疫旅宿业者协助于外出次
   日上午通报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接到通报、检举之后,将进行相关调查(如联系当
   事人),以确认有无违反自主防疫规范;经查如有违反自主防疫规范,则依《传染
   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进行裁处。
问与答
台视:
边境采检的基因定序是用抽验的方式,还是在病毒量够的前提下,每一个都会做?某医师
点出“因为检验不是百分之百,如果边境有验到 BA.4、BA.5 个案,也可以说已经进到社
区了”,所以会否针对国内的本土个案不时抽验、执行基因定序?
答:
国内都有在抽验,因此报告验出四十多个境外移入的检体,另外也有七十多个本土检体,
每周都会做本土个案的抽检,至于境外移入部份,目前在以桃机为主的唾液筛检阳性的部
分,如果说实验室认为CT值够低、是属于病毒量高的检体,基本上都会尽量拿过来做定
序,只是有时候不一定可以成功完成定序,所以看到检验出来的件数不一定等同于入境的
阳性数,这是因为中间有一些病毒量太低,而没有办法成功定序的个案。从边境到进入社
区,事实上中间还有层层把关,包括说入境前两天的阴性报告,另外有入境时的唾液筛检
,另外在三加四、先前的七加七,加上有症状快筛或期满快筛的把关,要长驱直入社区还
有困难。
但是,如果阳性的个案越多,当然会有一些漏到社区的可能性就,毕竟有一些是属于潜伏
期较长的个案,但是以目前的 BA.4、BA.5 来看,国际观察是说潜伏期是较短的,和先前
的 Omicron BA.1 和 BA.2 相比,大概潜伏期平均也是在二至三天的区间,漏出去的机会
也不是很大、很快。不过还是需要去防范极低的漏出格纳之百分比,所以请大家还务必要
遵守三加四的防疫规范,特别要避免传给家人。
TVBS:
一、本土死亡个案当中,有两例四十多岁的男性,均无慢性病史,分别是在染疫解隔后的
第九天及第十四天死亡,前国健署长邱淑媞怀疑这可能是成人多系统发炎征候群,请
问MIS-A 的好发族群大概是以什么年龄层为主?该二例是否有可能为MIS-A 个案?
二、台大公卫专家陈秀熙说“要妥善照顾五十六至七十五岁的五百四十五万人,因为这群
人是控制超额死亡的关键”,并以今年一至五月的三千一百八十七例超额死亡个案推
估,目前的死亡未通报率是百分之十二、可能有三百七十六人感染死亡但没有通报。
请问看法?
答:
一、从前年疫情开始之后、大约过了半年,历经大流行的国家都会开始注意到一些年轻成
年人出现川崎氏症或MIS-A 等情形。较完整的分析,主要是去年九月美国团队针对国
际上及通报到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的MIS-A 个案进行统计,当时以十九岁以上为
MIS-A 、以下则是 MIS-C,共计二百二十一例 MIS-A,平均年龄二十一岁,落在十九
至三十四岁,虽然是成人,但整体仍是偏向二十岁出头,较不像是四、五十多岁,其
中男性七成,从确诊到发病间隔平均二十八天,范围则是二十天至三十六天,一般是
确诊三周以上后才有机会出现症状。前五大症状包含发烧(百分之九十六)、低血压
(百分之六十)、心脏功能低下(百分之五十四)、呼吸困难及喘(百分之五十二)
、腹泻(百分之五十二)。
对比国内昨公布二例死亡个案,都为四十多岁,且从发病到死亡分别为八天及十四天
,都在二周以内,因此个人评估MIS-A 的机率不是很高,但各种可能性当然都不能完
全排除,要待个案细部研究症状或发病等因素,较能执行后续研判。目前尚未接到临
床通报的MIS-A个案。
二、因为死亡到公布中间,有段蒐集病历资料及审查时间;未通报的人数可能是目前仍在
待审,不一定是属于黑数,而是可能还在研判中的个案数。
东森:
一、针对入境三加四新制,有人关心的是“后四天可以由亲友接送,但却不用隔离”,因
此担心传染风险过高,请问会建议一些可以落实的防疫指引,还是在未来调整检疫的
措施?
二、日前表示会再针对于六月十三日公布的五例感染变异株之旅客的周遭亲友进行检测,
当时结果是阴性,想问现在再验之后还是阴性吗?
三、代党政组同仁提问,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本日表示,“大鑫原卖的是打印机和墨水匣,
没有医疗背景”,希望政府可以严查。请问会否有动作?
答:
一、这是一个开放的选项,不强迫一定要亲友接送,有疑虑的亲友可以穿适当防护装备、
戴口罩、上下车针对接触点多用酒精消毒,减少直接或间接感染可能性,如果疑虑仍
是很高,可请入境旅客直接坐防疫出租车去检疫处所。
二、实际调查后,只有一位同行入境的家人,入境、解隔离之前的PCR、快筛都是阴性
,而十四日上午已经安排采检,检测结果尚未出炉。
三、食药署的EUA审查很严格,送审的资料都会严格把关,但很多措施是“防君子不防
小人”,目前检调已介入调查,如果有发现不法、作弊或申报不实的情形,都会严处
。该厂商的试剂都已被严令下架回收,市面上应该找不到;而对于厂商当初申报资料
是否有造假,会再进一步查看并追究。
ETtoday:
一、在针对上次召开的ACIP会议说明结论时,曾提到“儿童第二剂和医护的第四剂分
别将在六月底和六月中旬开打”,如今是否有较明确的实施日期?
二、请问其他长官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还有新增确诊?陈时中部长本日似乎主动表示,
自己曾发烧达三十八度,但已经退烧,现在还有咳嗽、咳起来骨头会痛,并在使用莫
纳皮拉韦,请问是否能透露其近况?
答:
一、针对医事人员的第四剂,先前已发文,可于六月十三日起开始接种,详细时间按照地
方政府规划办理。至于儿童疫苗,于十四日发文宣布,第二剂莫德纳依据县市规划开
打,没有统一起跑的时间点,但辉瑞第二剂则预计六月廿二日起开打,按照各县市的
规划自行公布。
二、陈部长的部分,如他自行透露的,没有其他资讯。至于庄副署长和王执行长,症状都
有好转,只是还有一些症状、仍然需要再继续疗养。陈宗彦副指挥官和周志浩署长的
检测应该都是阴性,不过本日单独主持不代表他们有检验阳性的情形。
寰宇:
国内何时能够取得次世代疫苗?今年预计能买到多少剂的次世代疫苗?由于现在变异株的
免疫逃脱力很强,某专家认为未来一般民众都应该要打第四剂的次世代疫苗,是否有可能
在九月前开放全民打第四剂?
答:
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已经签约预订的次世代莫德纳,预计最快也要九月底、十月初全球
上市,如果到时通过国内食药署紧急使用授权,将会引进与提供,但仍要看研发与审核过
程,是否最快能确实完成上市和审查的工作。台湾与莫德纳今年签约二千万剂,已到货九
百一十八万剂,还有一千多万剂,可以做后续引进,因此如果是次世代疫苗审核顺利,会
再请专家评估是否全民开打或针对特殊族群提供,当然也要到时再看流行中的Omicron 变
异株是否有转换,甚至换成下一个希腊字母病毒,评估保护效果,还有一些未确定、待观
察的流行趋势变量存在。
中时:
本报读者询问,诺瓦克斯最快什么时候可以抵台,是否有机会让儿童、青少年族群施打?
答:
目前食药署正在进行EUA审查,希望在本月完成审核后,再讨论引进的事情。
无名氏:(代信传媒)
现在公布的死亡数已由“全死因”改成狭义定义的“直接死因”,但去年公布的是全死因
,未来是否能同时公布两种数字?
答:
按照分类的状况、算入与排除的情形和比例,不会每天都公布两个不同的死亡数,以免让
民众产生混淆。
华视:
有民众在填自主疫调回报系统的时候,发现密切接触者部分如果勾选“零加七”,将导致
没有办法领到隔离通知书,虽然一天内可以更改一次,但在想要改资料时,却被地方卫生
所告知不能改。如果超过时间,请问还可以让民众更改吗?该民众也反映“勾选选项需要
优化,因为不少人不知道‘不勾零加七时,即是三加四’的机制”,请问看法?
答:
(前半)
目前还是希望在一天内修改,以免对于整个文件的产生和地方政府作业带来困扰。如果真
的有很必要的需求,请进线到一九二二,将转给地方政府评估修改的可能性,但通常上机
率不高,因为其实已经给过一天的时间,也确实担忧一直在重复的修改,由于一般上是要
增加接触者,所以非必要的修改不予通过,毕竟超过需要被匡列的时效。
(后半)
说明应该很清楚,当初已经列出勾选或不勾选的效应,所以如果民众觉得有不清楚的地方
,建议可以再指点得更清楚一点,以便提出修改的建议。目前来讲,为接获很多民众反映
说有看不懂或误填的情形。
中视:
一、某医师认为六月底会疫情探底,死亡率会达到万分之十四,累计的死亡数可能会是四
千九百人,请问看法?
二、某公卫专家预估,六月底的重症死亡数将会低于五十人,这是否与指挥中心推估的数
值一致?
答:
各种预估都尊重,都有其模型的参数,大家都有所本,但实际疫情推估一方面会受到民众
防疫措施的遵从性,或是像是近期特别北部人流又回升,是不是对于后续疫情下降会如预
期,都有变量存在,还有口罩是否戴好,也会影响疫情变化,会参考各界预估,但不会针
对某个预估表示准确性。
TVBS:
一、英国《科学》期刊的研究显示,打了三剂疫苗后如果在疫情第一波爆发期间曾经感染
,未来即使再感染 Omicron,也无法增强免疫反应,且对于防止重复感染该病毒的其
他变异株也几乎没有任何保护作用,导致很多人遭遇二度、三度感染。请问会否收回
“无敌星星”的说法?
二、很多人在网络上向确诊者买阳性快筛,而医师也说有时候很难去评断、只能医病互信
,请问到底要怎样防止这些人?目前是否有类似案例出现?
答:
一、不同的国家或团队会作出一些不一样结果的研究,从大部分国际研究的成果来看,打
三剂、四剂疫苗,对重复感染还是有保护效果,只是会随时间慢慢衰退,不同研究团
队,可能针对打完三个月、四个月或五个月等不同时序研究,发现对重复感染的保护
效果,可能与打两剂或没打的差不多,中间都会有干扰因子存在。不能单看一个研究
即下定论,目前全球重复感染的个案还是偏低,且打疫苗主要是预防重症和死亡,已
有很明确的效果,即使打完疫苗后因为未产生足够的保护力而遭受重复感染,对重症
和死亡还是有保护力,且对儿童的MIS-C 更有超过九成以上的保护效果。
二、目前还没接获检举,但还是劝导民众不要效仿,其实这是不太好的一个事情。原因有
二:
①此举等同欺骗诊治医师,让他们制造不实文书,医师本身虽然不会被追究责任,但
民众要慎思
②民众可能会因为误诊纪录,导致本身法定权益受到不必要影响,包括不必要的隔离
现在未有购买快筛阳性的法律规范,但是指挥中心会再研究。
台视:
中国在从台湾输入的冰鲜白带鱼产品之外包装样品上,验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农委会表
示本身不会检验外包装。请问是否仅会针对进口的项目检验、未来会否考虑连出口的也一
起抽验?
答:
因为出口商品不会影响国民健康,所以由主管机关订定,但对于中国称因商品外包装有病
毒会染疫,国际没有报告显示,生鲜食品外包装验到病毒会导致传染或致病,民众不用太
多担忧。很多例行的检验是为了确认工作场所是否有污染,或工作人员有无进一步采检的
必要。目前农委会也有对外说明,将透过两岸平台索要科学证据资料,以进行研判,将交
由主管部会处理。
寰宇:
针对长照机构目前的染疫的状况,是否有最新的死亡数的统计和致死率的统计?
答:
已经表示每周会定期公布统计,因此不会特别再说明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