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抗疫2周年/挺过疫情风暴继续战 陈时中:

楼主: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22-01-21 01:29:07
完整标题:
抗疫2周年/挺过疫情风暴继续战 陈时中:不把清零当目标
发稿单位:
中央社
发稿时间:
2022/1/20 13:18(1/20 21:14 更新)
撰 稿 者:
陈婕翎、江慧珺、张茗喧
原文连结:
https://bit.ly/33xqvYt
抗疫2周年/挺过疫情风暴继续战 陈时中:不把清零当目标
2022/1/20 13:18(1/20 21:14 更新)


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成立2周年的前几天,承担指挥官重任的陈时中接受中央社专
访,吐露对抗本土疫情的心声。他说,从2021年“惊涛骇浪”的疫情中学习到第一时
间医疗救护应变计画、集中检疫所设置、轻重症分流等措施,他相信台湾再遇到疫情时
,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中央社记者王腾毅摄 111年1月20日
(中央社记者陈婕翎、江慧珺、张茗喧台北20日电)去年5月台湾爆发COVID-19本土
疫情风暴,震撼防疫体系,现在变异株Omicron来势汹汹,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
挥官陈时中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强调,将会“以清零为手段,但不当作目标”。
2020年,台湾是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防疫资优生,全球有目共睹,但
2021年防线失守,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华航机师与诺富特饭店先后发生群聚感染
,都只是风暴前缘。
病毒无声无息入侵社区蛰伏噬人,去年5月19日全国疫情警戒标准在10天内三级跳,升
至第三级警戒,确诊与死亡人数暴增,每日新增确诊数最多达数百例,关心疫情紧盯直
播的民众第一次听到“校正回归”这个名词。
“这是非常沉痛的经验”,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成立2周年的前几天,承担指挥官
重任的陈时中接受中央社专访,吐露对抗本土疫情的心声。
陈时中回忆,去年初卫生福利部桃园群聚虽接近封院,但最终未造成严重社区传播,
与国外动辄上百人确诊的院内感染相比,指挥中心自认对院内感染控制得宜,动员、
转送、匡列等模式还无破绽,华航诺富特群聚疫情也仅止于最小范围。
然而,去年5月中旬的本土社区流行疫情严峻,病毒不只攻击1家医院,而是多点同
时爆发。“没经历过真的不知道”,陈时中感叹,当时才惊觉真正面对COVID-19
疫情侵袭社区,跟之前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去年5月中旬本土社区流行疫情严峻,市府环保局人员全副武装,针对龙山寺周边等
地区加强喷消。(中央社档案照片)
校正回归 没经历过真的不知道
陈时中说,本土疫情发生前,确诊个案通通收治于医院负压隔离病房。5月疫情爆发后
初期,国内继续沿用过去的流程,不分轻重症全都送往医院,救护车天天赶往住家、检
疫所载送患者,导致医院很快就被挤爆。
当时社区疫情压力极大,医院本身就有潜在院内感染风险,紧急救护系统却仍维持“就
近送、尽快送”的原则,酿成医院接连出现院内感染,必须立即清空部分区域、大规模
采检,医疗量能不足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陈时中说,因应医疗量能不足,虽然立刻启动分流措施,将轻症患者送集中检疫所,但
新制仓促出手,救护车还没更新资讯,也不敢擅自替患者分流,仍将确诊者全部送往医
院,邻近医院陆续额满,跨区送医又被质问为何舍近求远。
原本半小时就能完成送医的患者,只能随救护车满街跑,徘徊在各医院间,在漫长的车
程与等待中,仅能祈祷下一家医院能有空床。
陈时中说,救护车无法及时应变看似小问题,但其实潜藏的风险庞大,愈来愈多确诊患
者只能在家空等,社区风险就愈大。
即使后续落实分流,将轻症送进集中检疫所,但下一个问题接踵而来。陈时中说,当轻
症患者病情变重时,床位额满的北部医院无法收治,仍有余裕的中南部医院不敢收,结
果要耗费极大力气去协调“北病南送”。
“过去1、2次成功不代表未来都会成功。”陈时中感叹,过去总认为台湾医疗量能充足
,历经大规模疫情,深刻体悟一旦大量确诊者涌现,医疗资源就是不够。


图为台北市万华区剥皮寮快筛站去年5月运作情形。(中央社档案照片)
防疫如人生 一次成功不代表永远都能成功
现在遇到院内感染、社区感染的疫情发生,医疗体系迅速就战备位置,启动强化采检、
持续催打疫苗等种种阻绝病毒的措施,这是从去年惨痛的本土疫情经验中学习到的功课。
陈时中形容“防疫如人生”,如果不断复制成功经验,却很少检讨,终究有一天会失败
,“这也算是一种人生启发”。
他说,从去年“惊涛骇浪”的疫情中学习到第一时间医疗救护应变计画、集中检疫所设
置、轻重症分流等措施,他相信台湾再遇到疫情时,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陈时中说,事后回顾至今,防疫策略大多都正确,台湾在防疫过程中,最令他骄傲的
是政府对公开疫情资讯的态度。即便是在疫情严峻时,因通报不及导致校正回归的情况
,但凡是与民众有关的疫情,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公布。
正因政府对疫情资讯透明,才能得到民众信赖。陈时中说,这有助于建立全民抗疫的
信心与氛围,这是台湾很大特点,也是国内疫情相较国外稳定很多的关键之一。
如今面对Omicron变异株肆虐,被问及未来台湾会“追求清零”或“与病毒共存”。
陈时中表示,与病毒共存是没办法时才做的事,“如果能消灭病毒,为什么不要?”
陈时中说,中国以封城、封小区追求清零,势必要考虑付出的代价,但现行若以疫调、
隔离等手段就能清零,当然要做。
他说,未来会“以清零为手段,但不当作目标”,目标是避免防疫疲乏、兼顾防疫
韧性,同时考虑国家经济与民众财产等情况,将防疫做到最好。
(编辑:陈清芳)1110120


去年5月全国三级警戒,台北西门商圈广场午后仅有零星人潮。(中央社档案照片)
(中央社制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