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929 指挥中心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1-09-29 23:59:34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参见 #1XK_rX2A (nCoV2019)
出席名单: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张上淳 专家咨询小组召集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陈时中 指挥官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陈宗彦 副指挥官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本土病例:1 例,在新北市
该女士比较“曲折”,曾经验过八次阴性,CT 值 33。确诊前最后一次验是在
09月22日,也是阴性。
境外移入:10 例,美国、哈萨克斯坦各 2 例;巴基斯坦、柬埔寨、俄罗斯、菲律宾各1 例;
另 3 例的旅游国家正在调查中
死亡个案:没有
二、BNT疫苗接种剂量问题(庄发言人)
就先前施打未经稀释的剂量事件,到底是一般标准剂量的几倍,已经出现争议,因此纠错
澄清如下:
一瓶BNT疫苗的原液是 0.45 毫升,含有225 微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所以民众在接
种疫苗时,本来的 0.45 毫升必须要加1.8 毫升的无菌生理食盐水,变成一瓶 mRNA 疫苗
(2.25 毫升)里面有 225 微克抗原。
而因为一般会去抽取0.3 毫升,等于说这含量的稀释疫苗就会有三十微克的抗原,所以一
般的标准剂量是0.3 毫升。至于从原来的0.45 cc 原液抽取 0.3 cc 一事,这占原225 微
克的三分之二,即150 微克,因此对比来说就差了五倍。
三、疫苗施打/预约统计
昨天接种剂量:291,441 剂
(含 230,000 余BNT第一剂、31,000 余莫德纳第二剂)
人口涵盖率:54.63%
剂次人口比:64.35%
符合预约资格:约一百零六万人
AZ (50~64 岁):894,000 人
高端 (第二剂) :165,000 人
问与答
民视:
一、为何今天的本土个案会验到八次阴性?之前的职业是什么、有没有研判感染源?
二、台北市议员耿葳表示,市内有六千九百位年底满十二岁的学生,可能成了“疫苗孤儿
”,并提到教育部会反映给中央。请问指挥中心的作法?
陈部长:
一、到年底以后才能接种,到时会开放在平台的预约。
庄发言人:
一、目前的预约平台其实是用“出生年”进行意愿登记,目前是到民国九十八年,而生日
在民国九十八年九月一日后的7,854 人已经完成登记,因此没有所谓“没有办法意愿
登记或预约”的情事。如果实际符合十二岁的门槛,就可以去进行BNT接种预约。
罗副组长:
二、案 16,326 是印尼籍看护,去年二月入境。于今年四月到九月之间,因为多次转换雇
主、到医疗机构陪病的关系,所以检验多次。指挥官刚才说的“八次”,是从七月开
始算,有一次是快筛,余者皆为PCR,最后一次阴性是09月22日。其实从五月中的
本土疫情开始计算的话,五月、六月也验过四次,所以系统一共记录到十二次阴性,
不过在06月01日至07月03日之间,检验的间距比较长一点。目前因为 CT 值是33.9,
所以还要再搭配后续检验抗体的情形,再来研判比较像是新感染,还是也属于先前留
下来的旧案。
无名氏:
一、美国正在推动“强制疫苗令”,有些医护因为拒绝接种疫苗而遭到解雇或被迫离职,
纽约还为了因应医护人力短缺,考虑调用国民兵或其他州的医护解决。请问对于这指
令的看法,以及台湾是否能避开重演美国的冲突?
二、三十七个国家出现R.1 变种病毒,针对台湾边境,请问有掌握到感染该变种的境外移
入确诊者?
陈部长:
一、接种疫苗这事,一直都是鼓励的性质,尊重自由选择权。希望能尽量鼓励大家打,毕
竟利大于弊,不过目前没有打算执行强制性的政策。
张教授:
二、各种变种病毒都会陆陆续续被报导会不会出现,不过这些在台湾本土目前都是没有的
。现在是要防范境外移入,因此根据目前订定的检疫措施,有需要做筛检的通通照规
定去做,并尽可能去做基因定序,确认是否有新的变种病毒株,也要密切注意整个检
疫隔离作为上是否完整、有扩散的疑虑。这些都会密切监测下去。
东森:
关于昨天的案 16,315 之台北个案,目前有初步了解到他的感染源吗?基因定序什么时候
会出炉?
罗副组长:
今天有新的结果,在昨天二采PCR时,CT 值已经升高到 39,另外抗体检验结果方面,
IgM 阴性、IgG 阳性。所以目前虽然没有找到很明确的传染来源,不过可以研判确实曾在
五月出入双北的风险地区,因此说不定有可能是旧案。定序的部分,虽然 CT 值偏高,还
是会早收到检体之后,尝试做看,但也有高机率无法定序。
无名氏:
关于恩主公误打事件:
一、院方声称是因为瓶盖脱落,但有医师说其实瓶盖很牢、不容易脱落,因此为何会有这
种状况?
二、院方也声称,误以为是残剂,但有质疑指“那个时候是中午,哪来的残剂?”,请问
有掌握到实际情形吗?
三、目前有讨论到对恩主公医院的惩处吗?
陈部长:
一+二、
目前感觉上,院方或施打人员也认为瓶盖很紧,因此不会自己脱落,不过这个事件以
卫生局的进一步调查为主。
三、有惩处的话,会针对医院执行。
报导者:
有关疫苗接种的事,昨天公布第十期疫苗开放第十类的五十岁至六十四岁民众接种第二剂
AZ,但接种顺序比较前面第九类(十八岁至六十四岁重大疾病、罕见疾病患者)中的十
八岁至五十岁部分还要早,请问何时会开放给他们?另外,现在的第二剂好像是以年龄作
为疫苗接种的排序基准,而非重大疾病,请问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考量?
庄发言人:
其实在第八期的时候,就已经针对所有已经符合间隔满十周打第二剂的部分开放过一次了
因此第十期的AZ第二剂是用年龄的方式,逐年逐步下来。目前AZ的量都还有很多,所
以第九类的应该也都会包括在陆续开放的年龄里面。
无名氏:
一、全台校园接种BNT疫苗计划发现短缺三十万剂,现在有统计出来哪些县市、多少学
校受到影响吗?
二、请教所有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通报及死亡案例。
陈部长:
一、这不用去发现啊,这本来要配下去的量因为来的时间稍微晚了,所以就把配送的程序
稍微往后延,以配合进货的时间。
庄发言人:
二、昨天新增八十七件不良事件,其中四十一件为非严重不良事件、九件死亡、三十七件
其他疑似严重不良事件。死亡部分,七例跟AZ疫苗有关,年龄是五十六岁至九十二
岁之间,在接种疫苗后当天到一百零三天之间发生;一例跟莫德纳疫苗有关,年龄六
十八岁,接种后七十二天发生;一例跟高端疫苗有关,年龄五十三岁,接种后三十一
天发生。
无名氏:
一、因为BNT疫苗的延迟,导致不少学校延后施打疫苗,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段考周,
校方跟医院都不好安排接种。请问顺序上应该要怎么办?且副作用影响学生考试的疑
虑,请问有没有因应措施?
陈部长:
一、学生考试的时间,学校本身最了解、要尽量避免影响到,因为打疫苗也不是说非这一
天不可,是可以有一段时间的弹性运用。如何将生活或课业上的影响减到最低,麻烦
学校做最好的安排。
无名氏:
明天是不是有一批五十五万剂客制化标签的BNT疫苗来台?
陈部长:
应该是很有可能。
无名氏:(编按:冗长繁复 = =)
一、目前疫情趋稳、各个措施都在松绑,指挥中心目前还在一级开设,原则上各部门的松
绑措施应该要在指挥中心彻底了解之后进行核定,可是一再发生指挥中心不完全了解
松绑措施、面对记者的细节提问也回答不出来,如果指挥中心无法完整掌握措施的细
节,又怎么样核定?如果无法掌握细节,回答是不是能由提案的部会亲自到指挥中心
记者会说明?毕竟因为是一级指挥中心,如果防疫人员无法了解细节,请部会人员来
现场也算是很合理的,所以没有办法了解的话,是否要降为二级开设?
二、最近境外移入有突破性的感染逐渐增多,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或轻症,部分外电认为打
满二剂仍确诊、且症状轻微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比较强的抗体。如果未来台湾的第二
剂涵盖率增加,再感染时会否让保护力得到提升?
陈部长:
一、“我不明白说细节是细节,你举个例子来,我比较能够了解你的细节到什么情况。”
无名氏:
一、“例如说像KTV唱歌能够喝水这件事情,然后在询问之下,其实好像也没有什么太
多的细节;然后像怎么样打麻将,然后经济部那边怎么样核定、桌游怎么样实行,这
个其实都有很多像执行上的一些细节困难,可是指挥中心这边是没有办法给,我们要
询问……”
陈部长:
一、“没有,KTV就是戴口罩唱歌,除了饮水之外。”
无名氏:
一、“就是这边写‘饮水’,可是像喝饮料,能不能喝有些民众也是会想知道……”
陈部长:
一、“我们现在讲的是饮水。”
无名氏:
一、“这些说法有些会有的时候是A,然后到一段时间又变B,然后又到一段时间……”
陈部长:
一、“有可能啊,所有的这政策都是在滚动式的检讨中……”
无名氏:
一、“没有,当天就……”
陈部长:
一、“当天我们公布出来,当然还会再观察一个礼拜才要做,也要透过大家反映看看有哪
些地方可以修正的没有。如果你讲到这样的一个细节的话……”
无名氏:
一、“是不是能够请那个规划的单位能够到现场跟大家说明,然后记者能够询问这样子是
了解得比较好?”
陈部长:
一、“但是我当然觉得有够细节的话,相关的单位可以来说明,这没有问题。不过你举的
这东西,我觉得我们讲的跟该单位讲的是一样。当然有更详细的,当然可以请各主管
的单位来。”
张教授:
二、没错,多数国外经验或报告,以及从境外移入的个案都确实显示他们多数都是症状比
较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在先前已有提过。施打疫苗确实是可以预防重症、住院,这
个效果是非常清楚的,即使对于Delta 也是如此,甚至身上带的病毒量可能比较少。
不过当然也有例外的报告,也就是说美国曾经有在某处群聚现象中,发现即使打了疫
苗并遇到突破性感染,带的病毒量还是相当的多,所以有一阵子引起当局特别关注。
这事件中,他们已经打过两剂疫苗,理论上多数的人会有适当的抗体,可是还是发生
突破性感染,学理上来说是再一次的病毒抗原刺激,抗体、保护力一定会再加强一次
,这就像是打第三剂的概念。这样一来,体内的抗体或中和抗体,学理上一定会更强
;对于后续再发生感染的机率,同理也会更为降低。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太多类似的
统计资料,因此只能从推理上这样说。
无名氏:
一、网红四叉猫第二次验抗体,发现暴增二十五倍,请问这个检测数字有何意义?这样的
数据能拿去国外,向美国、日本表明高端疫苗是有效的疫苗、可以列入入境的许可疫
苗名单?
二、请教被误打BNT原液的二十五人之最新身体状况。
陈部长:
一、自验抗体的部分已经在上一次说明了,跟个人体质、疫苗厂牌、时间点都很有关系。
至于要用单一个人的数据来充作基础,恐怕有困难;高端本身还在准备临床试验的报
告,会以该报告为基础跟国外谈。
二、目前在回报里面,还算稳定,一部分在医院观察中。
无名氏:
一、就那二十五位接种未稀释BNT疫苗的人,专家小组有没有进行风险评估讨论?第二
剂是否评估要如常接种?
二、先前陈部长提到BNT疫苗二剂的间隔可能会缩短,庄发言人也提到初步可能会缩短
到六周,目前确定了吗?
三、今天新增的境外移入病例中,是否有突破性感染?
张教授:
一、当天获悉这个情况后,署长立即召集临时性紧急会议,这不是正式的专家小组开会。
会上找来数位对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专家,包括自己,一起讨论事件的发生状况以及
第一时间需要做的紧急处理的建议。这些建议已由卫生局跟区管单位一一执行当中。
至于第二剂要不要施打的议题,当天也有讨论,但基本上当时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
可以给指挥中心或卫生局建议,不过后续已经请疾管署、指挥中心的同仁快速、积极
地蒐集国外在过去类似误打的状况中,后续的处理模式,相信BNT原厂也有掌握到
相关建议。在蒐集足够的资料后,才会再召集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的正式会
议来讨论后续建议。
陈部长:
二、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根据到货量来安排。
罗副组长:
三、符合突破性感染定义的部分:
案 16,317:五月、七月分别接种两剂AZ疫苗
案 16,318:(同上)
案 16,320:六月内接种两剂科兴疫苗
不合突破性感染定义的部分:
案 16,316、16,319:只接种一剂疫苗
案 16,325:曾接种两剂AZ疫苗,但在入境的时候,未满十四天
东森:
澎湖近日疑似有民众罹患不明怪病,皮肤会有大片红疹、奇痒无比,有人说好像是社区有
毛毛虫,澎湖县卫生局表示是刺激性的接触皮肤炎。请问指挥中心有掌握该情况吗?
庄发言人:
有请卫生局向皮肤科医师咨询过,看起来初步排除是传染病。最近也请他们照相,之后跟
医学中心的医师进行远距视讯,看起来比较像是在住家附近有受毛毛虫的接触感染造成。
因为不是传染病,所以没有再特别注意后续进展。
中视:
一、有关恩主公医院误打BNT原液的事件,有医师点出肉眼可以分辨已稀释跟没稀释的
水位,而且瓶身照理来说,应该要有标签。请问看法?
二、之后会不会强制各大医院比照台大的作法,分三组人力进行稀释、抽取、施打,以接
种BNT疫苗?
陈部长:
一、“怎么样建立一个自己院内的一个防呆的那个机制,我们也鼓励他们那样做,当然有
的人眼光看得出来等等,都有那样的可能性,不过还是要建立比较完整的不会出错的
方法。”
二、各个医院都有本身的标准作业程序,“怎么样尽量能够在本来就有这些施打、给药,
这都有一些三读五对的一个过程”。
HEHO健康:
继续追问恩主公事件,有免疫专家建议可以针对这二十五位已经接种的民众进一步进行抗
体检测,了解剂量与免疫反应的关系。请问会否考虑这作法?
张教授:
这基本上也是在紧急专家小组会议上提出的建议,从学理上或理论上来看,打超量的抗原
到体内时,抗体量会比打正常抗原的来得更高。这也是在一般疫苗的前期临床试验中,会
有不同剂量的施打对象。其实在BNT的第一期临床试验中,也可以看出,打三十微克跟
打一百微克的抗原,产生的抗体量会以后者为高,所以打一百五十微克到体内的话,想像
中平均来说,抗体会更高。不过每一个人还是有个体的差异,所以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检测
,当作国人意外施打比较高剂量的时候,抗体反应的参考,但也要这些受试者同意被做这
个试验。
无名氏:
一、有人打BNT后,发现生理期提早来。请问有掌握到BNT催经的副作用之通报吗?
还是 mRNA 的疫苗都会如此、原因是什么?
代中时:
二、今天新增一例接种高端疫苗后死亡的个案,请问有出现什么状况吗?死因是什么?目
前累计十八例死亡的年龄层、男女比为何?
张教授:
一、“应该说在临床试验当中,我没有听到有这样的一个说词,就是我们在打COVID-19的
疫苗当中,各种厂牌的也没有特别听到有这样的一个状况。”
庄发言人:
二、这位是五十多岁的男性,08月23日接种疫苗,本身有肾结石、高血压、心脏病、糖尿
病的病史,09月03日因为心脏不舒服,到医院就诊。主要是心脏功能变差、有双脚严
重的水肿,之后就无法下床,最后导致于09月23日逝世。
无名氏:
就BNT延迟到货、短缺的三十万剂部分,有家长询问,当初为什么没有规划预留疫苗,
请问如何回应?
陈部长:
一向都是希望疫苗能够在到货之后,尽快地让更多的人打。当然这延迟的情况本来是在估
算之内,不过相对的就是稍微晚了一些。到头来,一定要让每一批发挥最大的效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