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量筛、持续筛 变种病毒来袭检测成新加坡日常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1-06-26 15:02:03
完整标题:新加坡抗疫之路/大量筛、持续筛 变种病毒来袭检测成新加坡日常
发稿单位:中央社
发稿时间:2021/06/26 10:08
撰 稿 者:记者侯姿莹
原文连结: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260026.aspx
https://i.imgur.com/rm7egDM.jpg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林歆怡(右)研发TracieX呼吸检测系统,2分钟内就能
知道是否感染COVID-19。(南洋理工大学提供)中央社记者侯姿莹新加坡传真
去年4月初爆发的大规模移工宿舍疫情,让原本抗疫表现堪称优等生的新加坡陷入苦战,
历经数个月的大量筛检,区分感染及未感染者,移工群聚感染的疫情危机,终于得以暂时
平息。
“大量筛、持续筛”,是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延烧以来,新加坡政府控制
疫情的核心策略。除了不断提升PRC检测量能,也逐步采行新的检测方式,让检测更为快
速方便,以利及早发现病例,全面阻断病毒传播。
呼吸检测系统 2分钟内可知有没有被感染
正因为如此,为了让筛检作业更顺利、更快速,新加坡透过科技研发不断精进筛检系统。
新加坡卫生科学局5月底临时授权使用2款由当地新创公司研发的呼吸检测系统,分别为
Silver Factory Technology研发的TracieX,以及Breathonix研发的BreFence Go COVID-
19呼吸检测系统。受检者只需要对着吹口吹气,无须忍受采集拭子样本进行PCR检测的不
适感,且1、2分钟内就能得知是否被感染。
研发TracieX呼吸检测系统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林歆怡接受中央社记者专
访时表示,这套系统可借由分析呼出气息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来辨别一个人是否感染COVID-19。
TracieX的使用方式非常简单,只要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抛弃式吹口连续10秒吐气,再
把检测筒盖上盖子,插到机器上进行分析,2分钟内就可知道结果。这套检测系统的优点
包括机器体积小,便于携带;每次检测费约为美元20元(约新台币556元)。
去年新加坡实施类封城“阻断措施”时,林歆怡跟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将他们的传感技术用
在侦测COVID-19案例上,因此研发了这套呼吸检测法。去年12月开始,在新加坡、马来西
亚共4个地点进行临床试验,收集逾1300个样本,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7.8%。
林歆怡表示,TracieX目前正在樟宜机场进行小规模试行计画,作为机场员工定期检测的
一环。希望未来可取代快速抗原检测,减少机场、港口、医院员工及移工接受拭子检测的
频率。
Silver Factory Technology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新创公司,该公司共同创办人暨科
技长潘光家章指出,TracieX很适合作为大规模筛检工具,作为第一道防线,在人流量多
的地方快速找出感染COVID-19的人,特别适用于边界关卡、机场、医院、诊所等,未来也
可扩大运用在大型活动、演唱会、商场、研讨会等场地。
Silver Factory Technology医学总监黄文耀透露,预计TracieX今年第4季能部署于新加
坡机场、关卡使用。公司也已接获许多其他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洽询。
另一家研发呼吸检测系统的新创公司Breathonix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贾祝楠、杜放等人
创立,这套系统正在大士检查站(Tuas Checkpoint)进行试验,有可能年内就会正式部
署于樟宜机场使用。杜放表示,每次检测费用约为新币5元(约新台币105元)至20元不等。
事实上,从去年每天新增数百人确诊到目前每天新增10多起至20多起本土病例,不论疫情
严峻或情况稳定,新加坡政府扩大筛检能量的脚步都未停歇。
这包括PCR核酸检测能量从每天2900件提升至每天6 万、7万件。在逐步解封之际,去年底
也开始采用快速抗原检测,作为会展、现场表演、运动赛事等大型活动事前的检测工具,
以降低传染风险。
变种病毒来势汹汹 检测如量体温成生活常态
随着检测量能提高,再加上传播力更强的变种病毒来势汹汹,新加坡政府也持续扩大需定
期接受检测的行业,除了前线工作人员、宿舍移工等,最近也扩及至餐饮店及健身房工作
人员、从事美容护肤服务者,为此还新设立了2个快筛中心。
不仅如此,为让检测更为方便,新加坡政府开放民众使用居家快筛试剂,6月中起,民众
可到药局购买DIY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组,在家就能自我检测,操作方式简单,20分钟内检
测结果就会出炉。
星国卫生科学局目前批准4款DIY检测试剂组,分别为Abbott PanBio COVID-19 Antigen
Self-test、QuickVue At-Home OTC COVID-19 Test、SD Biosensor SARS-CoV-2 Antigen
Self-Test Nasal、SD Biosensor Standard Q COVID-19 Ag Home Test。单个试剂组售价
约为新台币200多元。
有鉴于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检测将成为当地民众生活新常态的一部分。新加坡跨部会抗
疫工作小组联合领导人之一、财政部长黄循财直言,民众要习惯检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量体温一样”,除了在高风险场所工作者须定期检测外,担心被感染的民众也可以
在家自我检测。
───────────────────────────────────────
新加坡抗疫之路/新加坡拼接种率8月达66% 打疫苗比排队买珍奶还快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260032.aspx
去年12月底,新加坡首批COVID-19疫苗运抵樟宜机场,为疫苗接种计画揭开序幕。目前全
岛有30多个接种中心,民众预约后到现场接种,约40分钟就能完成,甚至“比排队买珍奶
还快”;当地至今已有超过一半人口至少打过一剂疫苗。
新加坡自去年12月底启动全国疫苗接种计画,预计为所有新加坡公民、长期居民(包括永
久居民及长期准证持有者等外籍人士)免费接种。目前批准使用美国辉瑞药厂(Pfizer)
与德国BioNTech研发的疫苗、美国莫德纳(Moderna)疫苗等2款mRNA疫苗;年底前可望再
添美国生技公司诺瓦瓦克斯(Novavax)研发的蛋白质次单位2019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疫苗。
已完成2剂疫苗接种的旅星台湾人蔡小姐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接种疫苗可做为“在
这边生活及工作的保障”。接种过程很方便,上网预约后就会收到政府发送的短信通知,
自行选择接种地点后就完成预约。
预约当天到接种中心报到后,由专人引导到等候区确认身分资料,接着进到注射区,打完
针再到观察区观察30分钟。她说,“从进去到出来,大概40分钟左右”。
由于新加坡人很爱喝珍奶,手摇饮店经常看到排队人潮,为了增加民众接种意愿,星国内
政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政务部长陈国明还曾比喻接种疫苗的过程甚至“比排队买珍奶还
快”。
另一名旅星台湾人杨芷宜则形容,接种COVID-19疫苗跟一般打针没什么太大差别,打完后
觉得“手臂酸酸的”。如同许多旅星台湾人一样,她因疫情的缘故,已超过一年没回台湾
了,“希望赶快接种,就有机会可以回台湾”。
疫苗采购快狠准夺先机 创意影片催施打率
疫苗被视为对抗COVID-19最有效的抗疫利器之一,更是全球各国抢破头的防疫战略物资。
陈国明指出,新加坡早在去年4月就成立专家团关注全球疫苗研发进度,这是星国政府能
及早采购足够疫苗数量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当地媒体曾报导,新加坡去年6月就完成了采购莫德纳疫苗的合约签署,紧接着8
月又分别签署采购中国科兴(Sinovac)疫苗、Pfizer-BioNTech疫苗2项合约。以现在国
际抢购疫苗、现货短缺的窘境来看,新加坡疫苗采购策略的确是眼光精准,夺得先机。去
年12月底,首批Pfizer-BioNTech疫苗即运抵新加坡,创下亚洲国家先例。
为鼓励民众踊跃打疫苗,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其他多位内阁阁员也都很早就接种。然而,
接种计画启动初期,民众难免有些迟疑,为此,新加坡政府透过社群媒体、电视、报纸等
媒介持续向民众宣导打疫苗的益处,还请出当地知名老牌艺人拍摄搞笑影片鼓励民众接种
,最近也邀请医生与艺人合拍影片,由专家出马为各种常见问题解惑。
新加坡民众沈玉英受访时表示,政府在报纸跟电视推出的广告很有效,她70多岁的母亲,
平常有看电视节目的习惯,受到广告影响,“觉得打疫苗没有这样可怕”,另外还有义工
登门亲自说明,帮忙预约接种日期。她的母亲已打完2剂,没出现什么副作用。
星国开打疫苗初期优先为医疗及前线人员、70岁以上的年长者施打,再逐步扩及至其他年
龄层对象,自6月中起开放12至39岁的公民预约登记,预计7月初,12至39岁的永久居民及
长期准证持有者可开始登记接种。
沈玉英说,她15岁的儿子原本无意接种,但看到最近本土疫情,觉得还是应该要打,毕竟
学校很多人,打了疫苗可以保护自己,也希望打了疫苗,待疫情趋缓就可以出国旅游。
力拼接种涵盖率与病毒共存 星国研发疫苗第2季三期试验
随着各种传染力更强的变种病毒陆续出现,星国也调整疫苗施打策略,将2剂接种间隔时
间从3至4周延长到6到8周,让更多人尽快能至少接种一剂,获得部分保护力。
截至6月25日为止,新加坡累计6万2513人确诊,病故人数仅有35人。当局多次强调,接种
疫苗能有效防止重症出现。
至今新加坡超过50%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约36%完整接种2剂。星国跨部会抗疫工作
小组指出,随着更多COVID-19疫苗抵达,接下来将加速推动接种计画,力拼8月达到2/3人
口完成接种2剂疫苗的目标。
抗疫工作小组联合领导人之一、财政部长黄循财说,待达到更高的接种率后,将研议如何
逐步松绑各样防疫措施,包括恢复更多经济活动及放宽边境管制,也有可能放宽戴口罩的
规定,例如,可能在户外就不需要戴,但在室内及风险较高的环境内,仍须继续戴口罩。
不过,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家梁浩楠态度较为保留,他认为,最初在印度
发现的Delta变异株病毒传播力很强,一个人感染后可能传染给6到10个人,因此应该等到
90%人口或几乎所有成人都完成接种后,再扩大放宽防疫措施比较安全。
虽然新加坡目前使用的都是向外国采购的COVID-19疫苗,但并未放弃国内研发的可能性。
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与美国制药公司
ArcturusTherapeutics研发的疫苗,预计今年第2季进入第3期临床试验。
若新加坡成功研发疫苗,梁浩楠分析,也许可以作为第3剂使用,“到头来还是需要有自
己的方法,自己可以做疫苗是最好的”。
星国总理李显龙也说,未来生活新常态里,很可能需要与新冠病毒共存,也许每年都要打
一剂疫苗。“疫苗接种对于我们与COVID-19这个流行病共处是很关键的策略”,虽然不能
根除这个病毒,“但我们可以控制它”,就像因应流感一样。
───────────────────────────────────────
新加坡抗疫之路/移工宿舍感染风险高 新加坡靠这2招防疫情再起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260034.aspx
苗栗电子厂日前爆发外籍移工群聚染疫,新加坡去年也曾因移工宿舍爆发大规模群聚感染
,连续好几个月每天新增数百人确诊感染COVID-19,甚至还一度连续4天破千,有好几周
的时间,新加坡都是东南亚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
当时,新加坡有超过32万名移工住在40多个外劳专用宿舍,约12人至20人挤在一个狭小房
间内,一有人感染,疫情很快就蔓延开来。面对这个烫手山芋,星政府透过隔离宿舍移工
、进行普筛,区分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历经数个月,终于暂时稳住移工疫情。
人力部长陈诗龙曾形容,“去年10月13日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那天是去年3月底以来
,新加坡首度未出现移工宿舍确诊案例的日子,从那时起,当地移工宿舍未再爆发大规模
疫情,至今仅偶尔出现零星案例。
疫苗接种定期检测 防移工宿舍疫情再起
对于未来如何防范移工宿舍再爆疫情,人力部发言人向中央社记者表示,安排未被感染过
的宿舍移工接种疫苗,再加上定期检测,都是强化宿舍抗疫韧性的关键措施。
新加坡政府今年3月起启动宿舍移工疫苗接种计画,人力部指出,截至5月31日,约1/5住
在宿舍的移工(5万5000名)已完成2剂疫苗接种,另有6万7000人已打了第一剂,“作为
全国接种计画的一环,将持续推动移工接种疫苗”。
当地媒体报导,人力部近期也开始为先前感染过、但已康复的移工接种一剂疫苗,增加保
护力。
除了疫苗接种外,定期检测是另一项关键防疫措施,其中包括试行快速抗原检测。人力部
表示,“这类经常性的检测将让我们能更快找出感染者,快速围堵任何可能的传播”。
新加坡宿舍移工以从事建筑业、海事业的劳工为主,截至6月24日,新加坡累计有5万4526
名宿舍移工染疫,约占境内总确诊人数的87%。
尽管宿舍移工确诊人数高但死亡率很低,人力部去年底指出,仅有2名宿舍移工因感染
COVID-19过世。其中的原因包括染疫移工多属轻症患者,也有专家指出,这跟新加坡优先
隔离年纪较大及有其他健康问题者等风险较高族群的防疫策略有关。
大规模筛检 分阶段因应移工宿舍疫情
在对抗移工宿舍疫情这场硬仗中,筛检扮演关键角色。人力部及卫生部说明,去年4月到5
月的主要目标是遏止宿舍疫情,在实施类封城“阻断措施”的同时也隔离所有移工宿舍,
利用这段期间扩增找出及隔离宿舍感染病例的能量。
在这段期间内,当局优先检测从事必要服务业的移工,让未感染者能持续工作,发送体温
计、血氧机到各宿舍,移工每天测量2次并回报,当局也在各个移工宿舍设立医疗站,就
近提供协助。
随后6月到8月的目标是清除宿舍感染,针对所有宿舍移工进行系统性检测。在感染发生率
较高的宿舍,则对所有移工进行血清及PCR核酸检测,若血清检测呈阳性,代表过去曾被
感染,只需隔离7天,阴性者需要隔离14天,且隔离结束时还要接受PCR采检,以确认没被
感染。
当局解释,这样混合的策略是为了让已康复移工避免长时间隔离,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
到了8月左右,所有宿舍移工都至少接受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检测,11月初左右,超过98%的
宿舍移工获准复工。
另一方面,为降低传染风险,新加坡政府也着手改善移工居住环境,例如每间房的居住人
数已降至10人以下,并规划兴建11个移工专用的宿舍,可容纳近6万名移工,以降低外劳
宿舍居住密度。
接种率提高后 逐步放宽限制措施
自疫情爆发以来,宿舍移工生活受到极大限制,先是强制在宿舍隔离,复工后,每天生活
范围大多限于工作场所及宿舍两地。随着疫情趋稳,人力部表示,去年8月起逐步放宽对
宿舍移工的限制措施,包括允许移工恢复使用宿舍内的烹饪设施等公共空间。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受访时直言,“他们真的很辛苦”,生活受
到很多约束。不过,为了控制疫情恐怕也必须得这样做,他说,移工宿舍房间“有如一堆
火柴”,若一个人感染,很容易传给其他人;希望移工尽快打完疫苗,这样未来发生群聚
感染的机会就会变小。
人力部指出,当越多宿舍移工接种疫苗及新加坡疫情进一步改善后,“就能够再次逐步放
宽对宿舍移工的限制”。
(编辑:高照芬、周永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