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亚东副院长:医护零感染失守,我承认被打趴了

楼主: ismail (晴天就该是这样)   2021-06-15 19:51:14
完整标题:远见/ 独家专访〉亚东纪念医院副院长邱冠明,揭露院内感染心路历程
“医护零感染失守, 我承认被打趴了!”
发稿单位:华视新闻网
发稿时间:2021/06/15 15:30
撰 稿 者:邱莉燕
原文连结:https://news.cts.com.tw/gvm/life/202106/202106152046170.html
就在双北进入三级警戒备战状态的前一天,5月14日,亚东纪念医院发现一位住院病人确
诊罹患新冠肺炎。当天天亮时分接获消息,亚东纪念医院副院长邱冠明吓了一跳,心里想
著:“事情大条了。”
当时该名病人已住院三天,立即先送去负压隔离病房,紧接着转进加护病房,然后不到三
个小时直接插管。病情如此急转直下,背后反应出这前三天之内“酝酿”出的病毒量之多
,对整个院内环境的影响恐是无法想像的大。
果不其然,亚东医院在16日向新北市卫生局及疾管署通报发生院内感染一事后,截至22日
便有18例确诊,包含2位护理人员、9位病人与7位陪病者,成为同一时段全国医疗院所发
生院内感染事件当中、疫情最严重者。
“确实确诊病例数字很大,我们也觉得满沮丧……,”站在第一线处理院内感染事件的邱
冠明说著,并不诿过。
为了医护支援人力调度、收治确诊重症调床、院感清零计画、复归超前准备等,忙得喘不
过气来的他,还是特地抽空接受了《远见杂志》的独家专访,对于记者许多直白的质问,
完全不闪躲,邱冠明反而钜细靡遗地详述著事情的原委、院方如何滚动式调整防疫作为等
等。更重要的是深切反省,吸取教训,以重拾大众信心。
“这件事情会标定亚东医院的转捩点,”邱冠明语气略带悲壮地表示,它会被写在未来20
、30年的历史里,如同社会永远记得SARS导致和平封院一样,“和平封院好像很血泪,但
在过程中,应该也存在着正面的意义。”
疫情再起,警觉心不够
邱冠明审视整起事件,首先检讨的是,对于疫情再起的警觉心不够。
比如第一个感染源,先是在急诊待了30小时,接着收治至胸腔科病房,由于本就是慢性肺
病的病号,症候表现也相如一般肺病,入院时又在台湾社区感染事件爆发之前,于是忽略
了采检。
“很遗憾,指标性个案入院时没有做采检,我们接受各种批评的话!”这位以台大医学系
第一名毕业、医界公认的天才外科圣手坦率说。
连日来面对如坐针毡的院内疫情,以及院内同事、病人、家属的担心,还有院外社会大众
的不解与指责,令本就清瘦的邱冠明,身子更显单薄。
与院感正面对决,邱冠明也深切体认到,这次引发大流行的英国变种病毒,委实太过狡猾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5月17日早上,出面召开记者会,在诸多媒体面前说明没有医护人员感
染,而且全部匡列对象第一次采检皆呈阴性。岂料当晚,无症状的两位年轻护理人员,二
采发现“转阳”,亦即确诊,医护零感染当场破功。
更令人觉得无力的是,第17例确诊者竟是“三采阳”,而且周遭接触者皆是阴性。
三采阳,意味着病毒在体内继续增长,到了一定的量级才被检测出阳性。从基因序列可知
,台湾当下疫情的罪魁祸首是英国变种病毒,相关文献表明,这株病毒虽然致死率相对不
高,传染力却相当强。人类要对抗的是,进化后行为更加狡诈的新病毒。
“这对我们其实是很大的打击,”邱冠明毫不掩饰自己的挫败感:“我们没有守住院内医
护零感染,我承认被打趴了!”。
院感事件一经披露,全院顿时承受莫大压力。而在应对外界责难、内部员工不满、负面情
绪的危机处理,科学与证据依旧是最好的帮手。
亚东医院早在去年就准备好,一旦发生院内感染的标准作业程序SOP。一是“阻绝境外”
,包括门诊降载、扩大急诊户外工作区与扩充PCR筛检,同时,住院病人只出不进。
再一是“防范境内”,针对在院病人及陪病者扩大筛检,室内也进行全面清消与环境采检
,高风险区域同仁则定期采检,并紧急采购PCR机台,将采检量能提升一倍。
正当火烧眉毛之际,媒体刊出了内部员工的受访内容,标题写着:“为什么台大医院能普
筛、亚东不能?”情势愈发对亚东医院不利。
但仍然要企图辩护。邱冠明援引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的说法:
在盛行率高的地方,快筛是对的,但在盛行率低的区域快筛,所验出的伪阳性,其实后续
处理流程既复杂又困难,宜视当下疫情状态而定。
危机处理尚且不是最棘手,当医院展开院感清零计画,每一个时刻都是关键时刻,上位者
的决策管理却变得相对困难,他从中看到了很多人性的现实面与社会的悲哀。
邱冠明素来被推崇是天才外科医生,但在这一次学霸与新冠病毒的对抗中,他坦承自己输了
盼亚东清零,成为公卫教材
尽管如此,他仍对亚东及台湾的抗疫工作抱持信心:“坦白说,我们的院感事件到现在为
止,我觉得还可以,”邱冠明并不担心院内感染未来会持续扩大,甚至期盼亚东医院的清
零计画,能成为台湾公卫史上的重要教材。
“但它并非是被刻意贴标签、被样板化、被污名化的教材,而是一个正面解决问题的方法
,”邱冠明说。
18年前,SARS的抗疫经验,让台湾在新冠元年,标注了举世惊艳的惊叹号,却在新冠二年
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疫灾,仿佛从平行时空回到了现实世界,尽管邱冠明自信地说:“这是
乱流,终究会回到正轨。”但提及这次新冠疫情对比于上次的SARS,让他学到了什么?只
见,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证明了,人定真的无法胜天!我们要更谦卑地面对疫情!”
以下是专访精华摘要:
《远见杂志》问(以下简称问):亚东医院现在(指采访当天5月21日)算是封院吗?
邱冠明答(以下简称答):哪有封院?现在没有封院。大家总认为,院内感染就一定要封
院。
封院这个决定非常廉价,所有的决定都是政治决定,不过政治决定要考虑的是它的影响、
它的代价,怎么样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叫经营管理。
如果今天医院取巧,干脆宣布封院,其实是规避医院对社区的责任。毕竟,封了院,我们
虽然暂时不用再受到社会的质疑,但却也同时无法再为社区提供医疗量能了。
事实上,当亚东发生院内感染后,我们一面阻断传播链,过程中符合所有的SOP,同步还
在收治新冠确诊病人,至今已收了40个从外面转过来的确诊病人,加护病房还收治10个插
管病人。院内第一例,从插管被我们治疗,已经逐渐好转,现在住普通病房。
问:亚东医院发生院内感染,教会台湾什么事?
答:当院内开始“Freeze”(冻结)、试图打断传播链时,我们发现“陪病者”的角色太
过关键。
胸腔科是接触新冠病毒的高风险单位,病人症状和新冠肺炎雷同,身体也很孱弱,所以家
属、看护……等陪病人员,对这类病人不可或缺,却也可能成为防疫破口。
原因就是陪病者常会在医院四处串门子,尤其外籍看护常会与同在医院的姊妹淘话家常。
像我们院感事件的确诊病例,有9个病人、7个陪病者,而且,最近连续三天增加的确诊都
是陪病者。
我们的新功课,就是对入院之后的陪病者,也要进行普筛,病房区皆需落实陪病者的健康
纪录。
问:这过去一个星期当中,你觉得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
答:我们在去年武汉封城后就立刻应变,那时候衷心期望“医护零感染”,所以在这个星
期,我完全被打趴了。因为两位护理人员爆出来之后,我们的初心就废了。
发生了不希望的情况,就勇敢面对,做减灾减害的管理。坦白讲,如果我们没有整顿的话
,我今天也没有脸坐在你面前。
医护染疫,是抗疫的代价(小标)
问:你希望民众不要对院内感染污名化,用什么来说服民众?
答:去年12月底时,根据国际知名机构统计,全球因COVID-19肺炎而死亡的护理人员,就
超过2000名。到今年3月20日是3000多人。所以,医护感染是抗疫付出的沉重代价。
当我们院感事件爆开后,全台湾的医院坚壁清野。导致大家变得不知道怎么看病,本来预
期要做的肿瘤手术、化疗、放射性治疗、洗肾、常规手术,每一个都被设下重重就医的障
碍,社会因此付出的代价,未必比新冠肺癌染疫者重症、死亡来得好。
问:亚东的医护人员施打AZ疫苗的比例满高,为什么还是会有医护人员感染?
答:本来从5月17日到月底,来亚东自费接种疫苗预约的数字是5600人,我们很努力推广
,一直到5月19日,全台湾总计施打20余万人,光是来亚东医院施打的就1.1万人,我们自
己人打了超过4000人,这代表内部的动员,也代表我们对社会大众的服务。
尤其,在发现院感事件的当天早上,施打的数量是1138人,几乎等同前八个星期的总和,
这代表恐慌指数的上升,从这也看出人性,前面对疫苗挑三拣四,后面疫情一爆发,就求
之不得。
为何打了疫苗之后还会染疫?前提是第一剂打完,到底够不够时间让体内产生中和抗体?
如果是在指标性事件发生时才打,当然没有任何保护性。
打疫苗还是有用的,现在我们匡列接触者的原则是,如果已经打了疫苗,而且超过两星期
,就不用居家隔离两周,只要一周。
病毒虽猛毒,人性加剧隔阂
问:这一次疫情的爆发,导致很多人冲去打疫苗,其实对台湾会不会是一个正面的发展?
答:我实在无法这样接续你的话,毕竟谁也不愿意用疫情扩大而刺激大家更愿意打疫苗。
只能说,它是颠覆性的发展,它打破了我们所有的规划、期待。今天不管三级警戒是升四
级还是降级,社区感染的热度都是不会消失。
这场疫情让社会的互信受到冲击,即便将来每天确诊个案只有个位数,医院的防疫措施能
降吗?医院对待外部顾客的态度会变吗?
因为某些人的疫调没有如实回复,社会之间的信任被打破,人类之间最大的成本就是信任
,以往,我们医生在问诊时,都是以相信病人的陈述为优先,但未来,到院的病人包括家
属在内,我们会不会多一份怀疑?而病人跟家属又会怎么看待一度院感的医院?
问:这段期间,还观察到哪些人性的现实?
答:当院感事件发生后,一些自主健康管理的护理人员,是住在清空的病房和宿舍,后来
住满了,便透过热心人士帮忙,调拨一些没有家具的空屋给住,结果被社区拒绝,要管委
会通过才可以。
试问,现在可以群聚吗?现在可以开管委会吗?上周我们的同仁打电话去订旅馆,结果对
方一听到亚东医院,立刻拒绝。
最恶毒的不是病毒,是人性,是因为人性让我们有距离、有隔阂,社区不接受我们。
强化风险判断,认真对待警讯
问:你有没有后悔这段期间做了什么事情,或者没做什么?
答:一定后悔,发生这种院感事件,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遗憾“没有更早”,千金难买早知道
先前我还提醒大家,5月9日,台湾已被美国标定为第三级的旅游警戒,就在台湾自我感觉
良好的时候,这个讯息告诉我们must be something wrong(一定有不对劲),偏偏,台
湾是资讯的落后者,一定有些领先指标不会分享给台湾。
我很后悔,当我攫取到了这些资讯,没有进一步有所作为。当外国人把台湾视为旅游风险
目的地,可能意谓著有人得到更尖端的资讯,那时,早已将台湾列入社区感染的风险国了
在5月9日那个时间点,我们应该赶快回过头来看,台湾有什么防疫漏洞,更加落实通报采检
我后悔的是,风险判断跟强化执行面之间的连结,我做得不够。如果我自己有警觉到风险
,对同仁的要求,可以更多、更强。
问:你还想带给大家什么体悟?
答:协调共事,相信科学会赢。大家讨论出来的事情。我们有效率地去执行。最近,大家
应该学到“滚动式调整”,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已经没有办法用同一招式,
对应不同的状况。
对医院来讲,也会希望大家给医院一个机会,尽可能尽快恢复,让大家能再次接受常规的
治疗,这才是台湾老百姓之福。
台湾现在就像原本驾控得宜的机舱,遇到疫情的乱流,吐一吐之后一定会好,只是过程中
,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年,旅游业、航空业付出了代价,现在是医疗从业人员在付。当
我们负重前行的时候,希望大家稍微让我们整备一下。
请容许发生院感事件的医院有个恢复修整的过程,让我们站起来,让我们去对社区开放,
把大家的信任重新建立起来。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6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报导引自
院内感染独家告白》亚东医院副院长邱冠明:“医护零感染失守, 我承认被打趴了!”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896 (2021-05-31)
文中有采访影片(部分内容未被文字化摘要)
面对台湾第一个院内感染个案,亚东医院副院长道出原委和学得的教训|远见杂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lG7W3wHF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