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527_台北市防疫因应记者会

楼主: prussian (prussian)   2021-05-27 21:52:03
政府单位: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youtu.be/cTnszUsKiZI
出席名单:
市长 柯文哲
副市长 黄珊珊
卫生局长 黄世杰
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北区副指挥官 璩大成
KP:
如果照新增案例,看起来好像有趋缓,
但是把校正回归加上去,
目前PCR采检到正式报告出来大概50%需要5天
所以需要校正回归

不要太计较数字,以趋势来看的话
看几天,感染人数还算是平的,
这表示在自动自发封城之下,
台北市民也相当合作,在这个状态之下,
没有像其他国家爆发之初一样飙上去 ,
确诊数字虽然没有像大家期望的很快减少,
每日确诊数是有控制住的
5/18到现在大家以为很漫长,其是才10天而已
劝告希望市民要撑住。防疫不严格的话数字会飙升
合作的话可以把它压着
行政区统计 ->

虽然万华最多,事实上所有行政区都有案例,
这种状态下疫调已不可行,公布足迹也反而会有假象的安全感
我们现在作快筛20分钟结果,阳性马上作PCR,
有的话也不要再等疫调,确诊者马上自己联络接触者,
等疫调已经不切实际
快筛统计 ->

想作的都作了,筛检数量降下来。

但是阳性率没有下降,表示万华还是有一定程度社区感染。

其他行政区都有一定的感染者。
病人数量突然增加,
看到第一线状况,一人一室不可行,
中央也从善如流把限制拿掉。
不过下一道命令下去调整也需要时间,
这一两天医院都在重新调整,
今天晚上专责床位会到 698,
可以收治的病床数是1034,
下礼拜会增加到1300左右。
昨天台大医院院长也在脸书求救
有人问台北市 不是好几千床病床,怎么只能凑到1000床?
医疗是有分工的,医疗转换重组需要时间,
就像防疫旅馆的分类一样。
要把病人摆到不同地方也需要时间,
医护的训练,软硬件都需要时间。

疫苗今天发下来 22000剂
11000剂专责医院
目前打了 30%,发下去也是到 60% 而已
不可能全打完,所以负责防疫专责病床的先打
要求医院自己调派,先把照护一圈的先打
剩下11000剂卫生局直接管制,造册一批一批打
疫苗的问题
分配我没意见,重点是要多久
我估计 如果大家很合作,要看到病例下降,也是要一段时间
可能要一两个礼拜以后

我们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看看印度的惨状
我们有很高素质的国民,才能把疫情控制到这样
目前 1000 床,下礼拜 1300 床,
每日平均确诊100例,住院13天,也许还可以撑过去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住院,轻症放专责防疫旅馆
我们尽量放旅馆,但是如果数量一直增加还是要进一步分流
无症留在家,有的才到旅馆医院去
如果大家合作,确诊数量不要飙上去,
我们就能一步一步将疫情控制下来。
重点是不要群聚,不是不要出门而已。
用常识判断,这段时间减少群聚,减少人与人间飞沫传染的机会。
毕竟我们不是集权国家,
硬封城我们还是会桌上演习,
但那是很不得已失控没有办法才会用这一招了
另外的方法就是尽快打疫苗了
不要意气之争,不要政治操作,不要为了面子,
毕竟还是为了老百姓的生命才是第一考量。
我们也会尽量和中央合作,但还是要讲清楚什么时候会有疫苗,
如果没有办法了我们还是要自谋生路,
所以你还是要讲清楚你的计划是什么,
33:
中央在视讯公布了最新解隔条件
无症或轻症,现在的规定是可以回家,
但是要居家隔离17天,从今天开始生效
返家的这一段路程怕他可能传染给别人
所以成立专责出租车队,载这些无症或轻症患者回家
中央今天的规范是无症状或轻症患者,
目前确诊在家的话可以从采检日起居家隔离17天才可以解隔
将来在家的状况可能会变成常态,这中间就会需要出租车队
加强版防疫旅馆希望能收稍有症状而不是完全无症状的
目前有症状的并不多

防疫旅馆有三种
所有旅馆106家 7455间
加强版 收快筛阳性或确诊 7家 1019间
可收居家隔离 51家 1400间
将来可以收快筛阳性或确诊 无症状者
加强版也是一直在扩充,希望民众在隔离期间能得到适当的照护
但是无法让所有人都进住到有医护进驻的加强版专责防疫旅馆
这之间会用专责出租车移动
台北市从今天中央公布标准,
会有1000多位无症或轻症确诊者在防疫专责旅馆,可以陆续解隔离
旅馆的量能就会出来,尽量把该移进去的移进去
中央今天公布轻症和无症确诊者是可以在家居家隔离的,
卫生局也会尽快把相关的通知书开给大家。
媒体提问
========
Q:北市自谋生路有无管道,或是已经探寻过了?
有可能自己编列预算采购疫苗?
KP:
台北市当然是有钱买,中央更有钱买
我是觉得,
请把市民的生命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看待
这时候不是面子,也不是意识形态,也不需要去政治操作
即使现在市民很自动自发的封城,
我估计未来几天确诊人数还是会几百人,
死亡人数还是会上升,
重症在医院救不起来的还是慢慢会死掉。
疫苗的事情,中央还是要讲清楚,
你的计画是什么,疫苗什么时候会下来,
或者是说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我也不晓得这要怎么讲。大概就是这样。
Q:
传出鸿海也要买疫苗,有和北市联络?
北市需要多少量才不会医疗崩溃?
距离崩溃还能撑几周?
KP:
他们是找老柯不是找小柯
台北市要买的话 是出开口合约,
像去年口罩也是,但后来厂商找货找不到来交货,所以就没有
台北市如果要买疫苗也是出一个开口合约,
请厂商代理商申请送食药署EUA
医疗能量刚刚讲过了,动员需要时间,
但也不能让能量都去治疗新冠
不急的的就算了,但是癌症还是要开
不能让整个医院不能治疗,这也不对
让确诊不要飙升,可以挪的能量移过来,
但还是要保存一定医疗能量治疗本来就应该治疗的病人
台北市今天清点呼吸器大概 1500台,现在可以用的还剩90 台右
病人增加得太多,把这90 台用掉,接下来需要的病人就会像去年纽约州抢呼吸器
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一个国家不要幻想政府作所有的事
还是要有相当数量的国民愿意和政府配合
只要大家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群聚,
不要让疫情爆发,维持至少在这个程度慢慢减
让医疗能量转过来
求取整个社会的最大福利。
大概 4 JOHN
Q:
认为中央采购政策是为了面子? 保护国产?
如何看总统说疫苗迟迟未能买成是因为中国介入?
KP:
BNT据我所知有代理权的问题,细节我也不知道,
我们这个时段就作事。
把人民的生命放在你的思考里面,只能这样呼吁了
国产疫苗要不要发展见仁见智,
我的话,会采用韩国的代工策略,
因为疫苗只有大厂才有能力拿到发行的权利。
台湾代工是强项,
我们自己作品牌坦白很吃力,为什么要把国运赌在这个冒险上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不认为这有对错。
我没有什么抱怨啦.........尽量想办法啦,JOE JOHN
Q:
配发疫苗高雄比新北多3000剂认为合理吗?
KP:
不要挑拨离间啦(M这个
第一线先打没争议
洗肾中心 安养院要处理,将来我有疫苗会先打这一轮
发下来依照判断如何发挥最大效果,大概只能作到这样
Q:
PG 医师说无效抗体乱窜? 请解释?
KP:
抗体和抗原结果血液中无法清除,很容易沉积在肾脏
这叫 immucomplex disease
遇到有效抗体当然有用,遇到无效抗体会更糟糕
(...听不懂,谁可以帮忙解释 QQ)
但是人家当然是会发明有效的疫苗不会去发明一个无效的疫苗嘛,
有效无效不至于差太多啦。
这是国际实际问题,
品牌合格认证是由这些大国决定,很难跟他拼,
就国际现势不太容易。
Q:
中央还没有收到BNT药证申请,是否会导致地方疫苗卡关?
KP:
东洋事件之后我们也是觉得很奇怪,破局后来怎么没有下文了
JOHN啦,
我们还是作实事,也不需要去牵扯到那些问题
Q:
万华区里长陈情,如果疫苗有剩可否开放热区民众施打?
KP:
专责医院打第一线,周边专车等打第二线
我们还是会按照大数据,热区先打
在中央公布的原则下作最适当的配置
Q:
医生表示各医院像开放式地狱,预言下周死亡数会急速攀升,市长看法?
前线人员心理压力沈重,市府因应?
KP:
死亡数我猜还会上升,至于大幅上升,我对台湾的医疗还是有相信
另外我也相信台湾的国民素质
特别还要再讲一遍,
我们是叫你在家里,没有叫你在家里打麻将、聚餐
不是不出门而已,是不群聚
只要大家能稍微控制一下,
死亡数会上升,不会像印度那么惨。
有合作的国民,医疗体系本来基础就不错,
会上升一点但不会大幅上升。
我们还是要给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
打疫苗发挥作用也是两个礼拜以后的事,
更何况打第一剂也不是100%,
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不只是累而已,
他们 还是有实质的危险,
我们还是要给他最大的加油打气,
本人也从那个区域出来的。
大家就..加油啦 撑住
Q:
台大医院求救讯息,未来有可能再变成三人一室?
KP:
先把一人一室打破,现在是两人一室
数量多到无法控制当然是有地方住就好
但是还是一样,大家合作就可以撑过去
大家不合作,搞到有一天医院装不下去
不是一人一室,我看到时候是有床就塞了
到那个程度治疗品质就会很差了
Q:
考虑野战医院?
KP:
不如再挪用更多病房。北患南送或南护北送都不是那么容易
看情形再调整。
Q:
北市招募退役护理师有津贴,部分县市以招募义工解决,如何看?
KP:
现在双北病人比较多,一定要赶快自己解决,
跳出去赶快处理,处理不了也会和中央求救
中央现在要支援其他县市应该会花更多力气
台北市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公务员素质也比较高
能撑多少先撑多少,中央才有力量去支援其他县市。
Q:
替代疫中心确诊消息?
33:
快筛阳性替代役,在万华区公所工作
已匡列,住防疫、已经清消
替代役中心也匡列、清消
快筛阳性在年轻人伪阳的确是有一些状况,
前几天消防局六位快筛阳性,后来验出全部都是阴性
替代役密切监控中
Q:
重症人数? 各病房数据? 目前医病比护病比?
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北区副指挥官 璩大成:
虽然前阵子中央放宽医病护病比,
联医等医院还是尽量维持 1:5。
特殊时段单位因为病人量大量增加,还是会造成一些压力。
请大家给前线医护警消多给予支持、体谅。
Q:
抒困 4.0 配套?
KP:
明天会有比较清楚的报告,
紧急生活困难请找社会福利中心
去年的经验,线上应该会比较有效率,
我们会排时程,分流区公所、劳动局,
应会比去年更顺畅
Q:
发钱看法?
KP:
没有意见,看中央财务
去年已经发了2100 亿
不要发国难财,该用就用
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发给有需要的人就可以了
Q:
员工无薪假,老板不给工资,有无违法?
33:
因为公司的问题放无薪假是要通报的,
没有按照程序当然会有违法的问题。
Q:
媒体报导指挥中心跳过北市,透过电信单位,
追踪万华居民或出入民众,下达指令给北市警局,
市长事前是否知悉此事?
33:
我们也是看到今天媒体才知道,
警察局我们确认过并没有接到任何这样的命令,
这个部份应该是中央自己可以透过电信系统下令,
不需要透过台北市政府。
Q:
媒体报导卫生局通报速度较慢,接到不少投诉,
确诊者匡列疫调不及导致接触者继续上班成为破口?
33:
疫调已经没有办法,因为一天新增两三百人
PCR检测确诊 -> 上传疾管署 -> 第二天 -> 地方疾管科
-> 健康服务中心开始追踪确诊者
要一一确认联络
因为量能突然增加,也拨了人力,
现在尽量作到了解他的情况,
疫调因为还要配合中央防疫医师,双北都是一样地严重
防疫医师现在匡列的可能都是上个礼拜的个案
要作到现在的个案可能要再等个几天。
确诊以后无症状从今天开始会隔离在家,
疾管科会开列居家隔离通知书,有通知书之后会上电子围篱
否则之前确诊的人在家会比居家隔离的人还要宽松
今天以后在家的部份都必须符合居家隔离的部份
会要求同仁每一位确诊者每天要打到两次电话联络
Q: 征召退役医护 12小时7500元,筛检站支援医护8小时只有1500元津贴,
让不少人却步?
33:
防疫旅馆招募来的是离退人员,按日计酬,标准比照中央去年订的
筛检站支援医护是现职,是另外给 1500 津贴,他本来就有自己的薪水
这一次是因为高风险增加1500元,
捐款办法订出来之后会再增加相关医护人员的津贴
Q:
负责招募的联医表示,来面试的有200多人,
一周训练后剩下不到一百多人。目前招募状况如何?
专责防疫旅馆外传征召屡碰壁?
33:
报名的一千多人只有四五百人有护理师执照,
面试通知有两百多人来,三百多人没有来,
面试符合规范是一百人左右,现在正在上课,
上课完会安排到专责防疫旅馆。
房务报名的有1800位,需要面试、媒合旅馆
另外我们会增加他们的个人津贴。
防疫旅馆对旅馆业来说是高风险工作,感谢他们愿意参与。
我们不断在和大大小小旅馆沟通。
中央和地方也都在征用,中央也会将征用的交给我们调度。
旅馆有他自己的意愿,但是各位,这是国难,
谢谢共赴国难的警消医护和防役人员。
这场战役需要大家一起打才会赢。
补充
====
KP:
拜托大家不要再增加医疗体系的负担了。
医疗前线大家加油。我去看了还是觉得很累。
我也知道大家很辛苦。加油!!
========
感谢祭: ->

-
大家看起来更累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