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疫调娘子军如福尔摩斯 抽丝剥茧出人与人

楼主: sister4949 (咕鸡)   2021-05-16 20:06:56
完整标题:疫调娘子军如福尔摩斯 抽丝剥茧出人与人的连结
发稿单位:中央社
发稿时间:2021/05/16 19:48
撰 稿 者:张茗喧
原文连结: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5160217.aspx
台湾爆发武汉肺炎本土疫情,全台由公卫护理师组成的疫调“娘子军”扮演防疫幕后的无名
英雄,运用专业突破个案心房,一次次抽丝剥茧找出“人与人的连结”。
武汉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扩大,短短7天全台新增超过450例本土
病例,全台疫调人员忙翻天,漏夜匡列接触者、汇整足迹,却被网友怪罪疫调速度太慢,恐
让接触者难以警觉。
实际上,疫情调查绝非外界认为的那么容易。想像自己是刚被医院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内心
满是对疾病的未知、恐惧,也不解自己到底从哪里染疫,同时担心着被隔离以后,孩子该由
谁照顾、家中经济重担谁来扛。
正当内心承受极大压力,一名陌生人却突然到访来个身家调查,甚至要求一一说明过去14天
曾去过哪、碰过谁,有多少人能够冒着被全世界知道自己染疫的风险,坦然面对。
“疫调就像是一场不能掉棒的大队接力。”曾经从事疫调工作长达7年的护理师林治萱今天
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时,这么形容疫调工作。她说,一场疫调的背后往往是横跨5到6个单位
,超过20名医护、检验、疫调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中间只要有一棒接不上,都会延误厘清
真实情境的时间。
传染病疫情不是天天有,因此台湾的疫调工作大多由各县市公卫护理师兼著做,仅极少数县
市有专任的疫调团队。这群“娘子军”工作可说是包山包海,平时要帮民众打预防针、做癌
症筛检,发生登革热疫情时还得冒着染疫风险到猪圈里挂捕蚊灯、抓蚊子,一旦传染病发生
时,又得摇身一变成为调查疫情的侦探福尔摩斯。
林治萱说,疫调过程看似是轻松的聊天,实则相当烧脑,也暗藏许多学问,毕竟多数人一听
到要被陌生人“调查”,难免感到反感或抗拒,如何取得个案信任、敲开心房,不仅考验说
话的艺术,也是攸关疫调成败的关键。
她回忆,过去曾遇过同志伴侣同时被通报确诊传染性疾病,即便住址一致、手机号码只差一
码,疫调时却都宣称不认识对方。
有时候发现个案的接触者可能是小三、小王或见不得光的关系,林治萱也会委婉询问:“这
应该是比较好的朋友吼?”对方感受到善意、清楚疫调人员要保护他,这微妙的默契与信任
感,就是让个案开口的重要突破口。
疫调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讲破这层关系,又能找出“人与人的连结”,林治萱说,“有时候
觉得自己真的很像征信社,只差没去抓奸”,也很佩服这次抽丝剥茧找出狮子会群聚和万华
阿公店有关联的疫调人员,即便面对的是八大行业的工作者,也必须不带任何歧视或批判眼
光,专注于和个案搏感情、厘清事实。
除此之外,疫调人员也要有强大的逻辑观念和交叉比对能力,林治萱说,例如个案自称某天
去吃了喜酒,但翻翻农民历却发现当天日子注记不适合嫁娶,或是个案自称某个时间点曾到
百货公司,但那个时间百货公司根本还没营业,就要警觉可能是个案记错了。
林治萱说,每一例个案疫调从通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以武汉肺炎为例,疫调人员必须在24
小时内找到个案并完成访谈,透过职业了解可能接触者、调阅班表或课表、掌握交通方式、
用餐地点、是否有就医纪录等,结束后还得画时间表、写报表、整理资料,经过层层审核才
能完成“初报”。
万一遇到个案的接触者超多,还得顺藤摸瓜,一个个列出接触者名册并打电话询问,被骂、
被刁难早已是家常便饭。林治萱叹道,疫调就像在拼一幅不知道有多少片的拼图,个案永远
有“上次来不及说的事”,足迹、接触史很难一次问好问满,却得背上疫调延误的黑锅。
根据监察院统计,全台370家卫生所护理人员人力不足,截至民国107年底有92家卫生所每名
护理师平均服务超过1万人、12家服务超过2万人,少数平均服务人数更高达4万8000多人。
如今爆发武汉肺炎疫情,更凸显其血汗。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今天在记者会中也坦言,目前疫调人员人力确实相当吃
紧,但疫调毕竟涉及专业,需花时间训练,但强调研议增加人力,支援行政工作。(编辑:
张雅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