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标题:指自家疫苗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智库:恐低估危险
发稿单位:中央社
发稿时间:2021/02/22 13:32
撰 稿 者:缪宗翰/周慧盈
原文连结:https://is.gd/zFV2Qm
(中央社台北22日电)中国民间智库近期分析,中国早期高调宣传COVID-19疫苗研发成功
,却面临产能、购买力均不足,有低估“疫苗战争”的危险,须加快步伐,避免因为疫苗
接种不足被划入“缺乏免疫力的世界”。
中国非政府公共政策和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安邦智库”(ANBOUND)近期二度刊文,作上
述分析与呼吁。
“安邦智库”1月下旬刊发的文章指出,疫苗几乎成为全球抵抗2019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的唯一希望,各国必须在今年春天前,于有限产能下抢到足够的疫苗。
文章指出,这即是“疫苗战争”,但中国可能低估了“疫苗战争”的危险。
文章表示,中国早期争抢疫苗研发时,高调宣布“研制成功”,却在疫苗真正进入试验期
尤其是第三期试验之后采取“低调”态度,表明疫苗研发可能并不顺利;而中国和国际社
会对疫情都有敏感的政治化反应,令全球科技界不太愿意与中国配合。
文章指出,中国疫苗供应主要透过科兴中维、国兴药业以及康希诺几家企业提供;进口疫
苗方面,似乎只有复星集团购买一定数量的进口疫苗。
文章并引述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20日提供的数据,截至当时,中国疫苗接种数量
虽已超过1500万人次,但只占人口的1%。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已承诺对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代表今后的疫苗需求量极大,可能让
中国在一定阶段内陷入疫苗供需落差的困境。
“安邦智库”2月17日又刊发文章进一步分析,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疫情开始出现明显好
转,以有无免疫力区分的“两个世界”格局正在出现。
文章认为,中国虽然在疫情防控前半段依靠集体主义和社会治理措施取得显著的成功,但
在以“疫苗战争”为特色的后半程,却面临着挑战。
文章指出,中国在满足全国疫苗需求和疫苗有效性方面,尚面临不小的挑战,还要向其他
开发中国家提供疫苗;且由于地缘政治和各国优先满足自身需求等原因,中国很难自由进
口各种国外防疫药物及疫苗。
文章强调,中国需在疫苗生产和全民接种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病毒变异等“抢时间、拼速
度”,一定要避免“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因疫苗接种不足而划入“缺乏免疫力的世界
”。(编辑:缪宗翰/周慧盈)1100222
延伸阅读
影子战争
https://is.gd/akiOGx
超限战
https://is.gd/Nwqg5r
超限战与反超限战
https://is.gd/nOwD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