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非逐字稿,仅作意思摘要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4J_jLL88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DkEW_UiMg
出席名单:
张上淳 专家咨询小组召集人
庄人祥 社区防疫组副组长
陈时中 指挥官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陈宗彦 副指挥官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敦睦:0
本土:0
境外:0
确诊429人,311解隔离。
湖北定点航班
460名乘客,三人就医,两人陪同,其余在集中检疫所。
磐石舰
掌握接触者1996人,585居家隔离
采检461人,386阴性,其余检验中
医师11人自主健康管理。
二、响应口罩捐赠
截至昨晚26万多。
QA
工商时报:教育部四月十号宣布全中运延后,目前疫情趋缓是否可以重新考虑办理时间?
之前立法院质询提到五一劳动节是个试金石,那是否连假21天后都没有本土
案例就可以开始考虑振兴方案?
答:这样讲基本上没有错,不过监控上还要更精密一点。
还是要提醒,并不是劳动节就大解放,可以轻松一点但不要松懈,个人该做的防护
还是要做。
年代:100天来各位长官都非常辛苦,可以分享一下心声吗?
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4J_jLL88o#t=6m19s
民视:高雄卫生局海报宣传请大家放假宅在家,台南市长则欢迎大家到台南观光
两者不同调让民众不知所措,请问指挥中心的看法?
上午质询时提到是今后状况放宽管制,想请指挥中心进一步说明
答:不论在家还是出门,心情都要放轻松。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都还是要维持。
放宽的部分,昨天说明过现在防疫的现况,我们要把防线慢慢退到个人的部分。
之前有些国家封城,有些是封区域,有些比较小规模,我们希望把防线退到个人生活
规范。如果生活规范这条线能严守,当有疾病的传播发生时,传播链会在人与人之间
切断,不至于大规模传播。零星的发生我们都有心理准备,医疗的量能也有准备。
这样生活就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
不想定外部指标,几天零确诊什么的,值得高兴但在现在来讲意义不是很大,不见得
没有传播源了。
所以要看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否能谨守的好,这样就越敢开放,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
们可以因应很多突发的情况没有问题。
问:中研院研究提出全球病毒已经变异成六大类,并且变异率越高致死率也越高,这是否
代表台湾这里的病毒变异率不算高。初期至今在台湾的病毒有没有很大差异?
之前酒店停业的禁令是否考虑解除?
张上淳:到台湾的病毒因为多是境外移入,从世界各处带进来的,相对变异率高,可是
我们致死率不高。
是否因为变异导致毒性变高是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临床的观点,有一点很重要
的因素,是医疗量能是否能提供很好的照顾。之前指挥官提到我们量能充足能
提供病人很好的照顾,这样死亡率当然就会偏低。
欧美有些国家是医疗量能不堪负荷,这样当然就会提高死亡率。
一方面是病毒的毒性,另一方面是医疗量能是否能提供好的照护模式。
陈宗彦:谢谢各县市地方政府与酒店对政策的配合。
会持续观察台湾社会自主管理的部分,但现阶段还是要请这些业者辛苦一点再撑
一下。
联合报:PCR有很多种,是如何得出昨天简报上的敏感性特异性的数据?
庄人祥:收集文献和实验室人员,先设一个基本值来做分析。
并不是说这个值就不能变,在分析过程中是可以变的。
东森新闻:可不可以把之前没有捐的买回来?
能否指定捐到哪个国家?
答:捐口罩是捐心意,要把心意收回来这样也不太好,他是个心意,代表我国对于援外
意愿有多强。让大家感受到我们一方面在撙节使用,在国际社会一份子要协助我们
也愿意。是这样的出发点。
没有精细到要到哪一国,就是整体的心意,政府知道大家心意的范围,就在这个范
围做使用。
信传媒:日本有报导指出有武汉肺炎患者使用哮喘药治疗效果很好?
张上淳:报导归报导,是个参考。但还是要看科学文献。
台湾目前没有因为新冠肺炎使用这类药物。
TVBS:为何疫情趋缓了却反而增加了上百个人潮警示点?
台南市长说人潮数量的侦测器一定要准确,指挥中心看法?
答:不是警示点,是热门的景区,代表以前大家都喜欢去。
让大家多知道哪里有人流车流,给大家参考。
同意这些参数要尽可能准确,这个我们随时可以改进。
华视:德国有一份统计说,病程严重者肾脏有受到影响,插管的人几乎都有急性肾衰竭,
台湾确诊者有这样的情况吗?
张上淳:新冠病毒会侵犯人体很多器官,要进到人体要通过ACE2,许多器官都有这个受体
原则上肾脏可能会受到影响。
台湾的状况,重症者确实有肾脏受到伤害的状况。
不过在肾脏受到伤害有几个因素,除了病毒以外,重症时容易全身有发炎反应也
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出现败血症、败血性休克更会影响。
凤凰卫视:目前还有112名住院隔离,能否说明这些患者现在的状况?
张上淳:有一部份近期诊断的,还要花一段时间才会解隔离。
七个个案在加护病房使用呼吸器,当中有三例使用叶克膜。
这几个个案目前状况还算稳定。
今周刊:目前产量与库存是否达到预期?
是否超过某个标准厂商可以对外出口口罩?
关于把防线退到个人生活习惯上,是否有更明确指引?
是否等到疫苗出现后可以恢复到不用戴口罩的常态?
答:我指的常态是把戴口罩变常态,把个人防线做好。再慢慢把对外的社交、场所的限制
放松。
除了戴口罩,其他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可以培养起来,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都有
帮助。
每天生产1700万片口罩。
四月九号时连三天药局都配送1200万片
第二个礼拜量就变少,平均下来每天900万片 (成人的)
2.0两个礼拜出去300万人次 一天约200万片
小孩子大约一百三、一百二
共约1235万片
加上医疗用的201万片
工商、经济用的110万片
国防部1X万片
加起来全部1700万片,所以生产量刚好平衡。
战备6000万片,邮局配送、超商提前两周配发有个周转量。
问:磐石舰二采是否完成?
因为血清抗体伪阳性,是否其他两艘舰船上也有抗体阳性的状况?
三采阴转阳有重新隔离接触者,是否有采检抗体研究传染力?
答:今天早上本来要开血清检测结果的会议,不过还要一点时间。
现在三艘船人员都是进检疫所先采检,满十四天再采检一次。
阳性送医院,剩下的会多留一天再采一次,才放掉。
问:药局反应读卡机不断使用有耗损要自费购买,中央没有补助。
虽然回报没有缺药,但实际上药局慢签用药扣在药厂要不到货,还是只能去医院拿药
新冠病毒变成终生潜藏、带原的可能性?
是否有国内外的制式指标会解散指挥中心回到日常生活?
张上淳:全新的病毒,还有很多要研究的。
虽然说全身都有ACE2的受体但并不是每个患者全身都受到感染。
临床表现受很多因素影响,除非病毒进到血液,否则病毒从眼口鼻进来没有感染
其他器官的机会。
和其他专家讨论过,在血液中要检测到病毒机会很小。
至于会不会变成终生带病毒,呼吸道病毒变成这样的机会很小。但确实有PCR
长时间阳性或阴转阳的现象,需要更多研究了解。
答:缺药的问题,机制上有处理,配药不要超过三个月,每一次进的时候一个月的量不能
超过百分之十。
结构上的管制有了,个别的药品有缺货的话可以直接向食药署反应。
读卡机的损坏,立法院有委员在关心这样的状况,不会让他们吃亏。
中视:内湖区有口罩的耳挂有瑕疵,有什么管道可以处理?
未来口罩有瑕疵会如何处理?
国内有多少患者出现需要洗肾的状况?
答:口罩如果不堪用会请厂商做替换。
张上淳: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不过就我所询问到的都是重症患者偶尔会要洗肾的程度
有一个个案是本来就慢性肾衰竭,病好了还是会继续洗肾。
台视:美国列出新冠肺炎六种症状,台湾会跟进把发冷发抖列入吗?台湾患者是否有前例
马尔代夫有台湾人受困希望能得到帮助,是否有新的进度?
张上淳:因为头痛很少单独出现,通报症状不会单列头痛。
目前没有看到有患者表现发冷发抖。
因为喉咙痛头痛常伴随其他症状,所以没有列入。
因为确实出现有些个案只有嗅觉味觉失常症状,所以后来列入了。
陈宗彦:马尔代夫那24位,主要要解决的是马尔代夫到德里这段航程,这段的飞机
外交部还在处理当中,没有新的进度。
前面提问,全中运的部分,三月份时全中运主委有做出决定,当指挥中心宣布
疫情结束的两个月后,恢复举办全中运。
台湾醒报:有人回报最近口罩故障率提高,如果被捐到国外很丢脸,想请问指挥中心负责
的单位是哪个?有发现这个状况吗?
答:有听到这个消息。
因为出货很快没办法每批都查,只能提高检查频率确保检查的品质。
中天:五一连假是试金石,指挥中心看法?
捐口罩系统显示有些人捐0片,是什么状况?
海军确诊者的女友都零确诊,指挥中心看法?
答:有些亲密接触者比较年轻,海军中确诊者轻症居多,是不是跟这样的状况有关系
要持续观察。
五一连假是一个人群移动风险增高的情况,观察整个社区的变化。
三立:目前持续零确诊,高雄持续进行兵推,周六还有一场,指挥中心看法?
答:不反对。太大规模就不赞成,但基本演练没有问题。
这样的状况下要做那种很实际大规模的就没有必要。
中时:针对昨天指挥中心说有些民众筛检过后就不会戴口罩所以不要扩大筛检的说法,
现况是有些人担心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所以戴口罩,即使扩大筛检因为不知道
旁边谁筛检过,所以还是会戴口罩,这么一来不该扩大筛检的理由是不合理的。
之后若要松绑营业场所经济管制相关规范,是否会先进行社区抽样?
答:答案是不会。
筛完就安心、就不戴口罩,事实上没有因果关系。
你担心别人传给你所以戴口罩
因为昨天大家筛完都阴性不会传染给你所以你不用戴口罩,
或者你仍然戴口罩,那么要问那样筛检的意义是什么?
再举一个例子
一个有名的人到医院去没有戴口罩,理由是他很重要常常被检验都是阴性。
可实际上这样也不代表他就是阴性,可能检验后被感染。
但就是这样有权力的人都会认为因为我检验是阴性我可以不用戴口罩去医院。
他可能不会传给别人但别人可能传染给他。
这就是个很清楚的例子。
再来就是说,筛完社区后有伪阳性要再做检测,然后隔了一个礼拜又有无症状感染
者,整个又要再做一次,就没完没了。
不是说六百九十亿国家花不起,只是说花了那么多要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益。
昨天提过,纵使在极大值的情况下,我们社会中有三万多个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
结果是什么?就十个未知感染源的病患,然后十七个因为这样受影响的。
那是不是要花那么多钱找不到那十个,事实上可能花再多的钱也还是找不到。
那还是让这十个人有症状时把他救好,做疫调把他框好,一步步来。
战略上要把防线拉回个人的保护,是这样的道理。
筛检一定会有误差,我们现在就是对有症状的做筛检,有问题的隔离开。
有些国家因为太厉害了,检验的误差值远小于实际的发生值,所以检验有意义。
台湾最大的盛行率,千分之1.8,没有一个方法做大规模的检验误差会比这个还
要低。
换句话说大规模筛检误差比盛行率要高。
所以做大规模筛检不会带来意义,唯一的意义是对整个社会的情况有一些了解,但
对于状况,什么都没改变。
问:有什么明确指标指挥中心会解散?
答:个人行为的遵从度,我们用这个当做放宽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