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湾制造 ‧ 制造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

楼主: PoOoOoK   2015-08-11 17:57:13
==============================================================================
【展览名称】台湾制造 ‧ 制造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展
【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展期】2015年5月23日(六)~2015年10月11日(三)
【票价】免费
==============================================================================
museum版首发,请多指教。
无音乐很多图网志:http://goo.gl/1wcgqN
以下为纯文字精简版
上了大学后比以往更频繁接触各式的展场,
发现当代许多展览都着重于数位科技的应用与看展人的互动性。
而将作品静静地陈列在眼前的艺廊形式则是越来越少见,
这一次的北美馆典藏展就是用这种古典的方式。
在近代的台湾美术史,以台湾为本位出发的艺术创作,
大可源于到1895年日本殖民体制下引入的新技法,
在日籍教师的引导以及台展、府展等鼓励创作的环境下,
台湾人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台湾美术。
此展览即以北美馆典藏的日本时代台湾艺术作品为主轴。
展场设在北美馆的二楼,入口在木板表现出蚀刻的形式。带有古朴的工艺感,且不失现代
的清新。
英文译名 FORMOSA IN FORMATION
我觉得这更能表现出整个展览的精神:“台湾制造出来的文化人所制造的台湾”。
有中、英文双语导览文宣可取,封面使用郭雪湖的《南街殷赈》。
展场依时代先后以及作品特性,列出六大主题展间。
第一个进来的展间是:萌发
这个展间主要展示的是初期的日籍教师所描绘的美丽之岛,
许多平时在网络上或古蹟文宣中看到的画作亲自现身眼前时,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展间内放了诸多日籍先驱及教师描绘台湾风土民情的作品,
包括浅井忠、乡原古统、木下静涯、村上无罗等等。
因为北美馆的展场设计是双十字,所以其实设计上是没有绝对的路径先后,
所以我对于接下来的展间名称与展件的搭配我记不太清楚了,就以拍照的先后来陈列吧。
网络上有人批评此次展间命名立意不清,没有明显差异。
我想在选件上是有相对的同质,但在展场先天的限制下,的确会让人模糊。
而这也是对策展团队的一个挑战。
在展场的中央列出日本时代的美术史年表。
以及这次展览选件的作品简介。
可以发现这些被北美馆典藏的作品,有许多都是当年台展与府展的参展以及得奖作品。
当天带着单眼相机在展场内自由的拍摄,发现用细拍作品的细节实在很有趣。
一路上看到许多以前在网络上、各式的书籍上看过的作品,真的好兴奋啊!
最后一个展间的压轴,当然就是郭雪湖囉
这幅画实在太有趣了,迪化街大多数街屋只有两层,他画成三层来表现他的壮阔感。
而街道上人们的所作所为以及招牌上的文字,一直都是反映着当时代的历史。
这幅画相当值得站在前面好好宁赏,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上了大学之后因为课程的缘故比较深入的了解大稻埕,发现那边真的相当有趣。
即便不能再现雪湖画中这样殷赈的情境,只要保存好这样的历史辉煌,
并且更精致化其内涵,这种对于古典美的体验,是观光财的一大潜力啊。
北美馆此次展出的典藏,是台湾近代美术史的重要骨干与节点,
记得高中时“艺术与人文”课程介绍了好一阵子,还要考试呢。
课本的图片文字有很大的篇幅与内容上的限制,感受也会很有差异。
只要是有美感薰陶需求、对台湾美术有兴趣的人们,这个展览相当值得一访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