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用相机捡垃圾 艺术家做“静物研究”

楼主: monos (sonom)   2014-04-30 17:16:07
【展览名称】陈以轩:静物研究 Still Life Analysis
【展讯连结】http://bambooculture.com/activity/1489
【展览地点】竹围工作室(新北市淡水区中正东路二段88巷39号)
      交通资讯:http://bambooculture.com/aboutus/112
【开放时间】周一至五10:00-18:00;六日采预约参观
【参展人/主办单位】竹围工作室/陈以轩
==============================================================================
【展讯/新闻正文】
展览开幕暨艺术家座谈
主题:垃圾静物
与谈人:杨智富、陈以轩
活动时间:2014/5/10(Sat)15:00pm–16:00pm
活动场地:竹围工作室‧土基舍
自纽约返台的艺术家陈以轩,于5月在竹围工作室举办个展《静物研究》,试图以垃圾与
日常生活物件为主轴进行探索,用平面摄影与空间装置等等形式,呈现不同城市的文化性
与文明发展,以及土地与集体记忆间的关系。展览于5月10日下午14:30开幕,并于15点举
办艺术家讲座,邀请艺术家杨智富对谈。
《静物研究》是陈以轩在竹围工作室驻村期间所创作(2014年3-5月),概念源自于对垃
圾物件的好奇。他在论述中提到“ 我一直对垃圾情有独钟,在意被人所遗弃在街上的物
件,曾经使用过但最后却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要被丢掉,却被留在了街上?”于是每
日上街漫游,寻找垃圾,用摄影的方式记录、观察与思考街上的各种“垃圾静物”,由这
些记录下的种种冰山一角,成为艺术家所做的“静物研究” 。
陈以轩认为,这些垃圾静物可说是在这个社会文明发展下,所形塑成的现成雕塑品,借由
记录与呈现这些随地的垃圾物件,去试着梳理台湾的社会文化、土地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
系;在展览中,除了一般的垃圾,更拍摄了一些看似垃圾但不是垃圾、不是垃圾却比垃圾
还多余的种种“垃圾静物”,重新思考垃圾的意义。
陈以轩在今年入选竹围工作室新秀,获邀至竹围工作室创作,此次驻村进行的计划《静物
研究(Still Life Analysis)》,是《遍寻无处(Nowhere in Taiwan)》系列作品的延
伸。透过记录台湾的垃圾,来观察、思考台湾的文化性与文明发展。
陈以轩毕业于辅仁大学广告传播学系,后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获得摄影硕士,以台北和
纽约两个城市作为创作基地,以影像为主要创作媒材。他是唯一一位受邀参加2012年纽约
摄影艺术节(New York Photo Festival 2012)的华裔艺术家,并于同年获选为PHOTO
TAIPEI新锐艺术家。2013年7月于hpgrp GALLERY NEW YORK举办个展《我要离开这个城市
了(I am Leaving this City)》,探索在两个城市之间往返丧失的归属感。2014年2月
于关渡美术馆举行《你是懂了嘛(Nessun Dorma)》个展,其中主要的录像作品中陈以轩
为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公主彻夜未眠〉配上音译中文字幕,成为无意义中带有意义的戏谑
独白,呈现台上台下盲目因袭的崇拜。
其作品《遍寻无处(Nowhere in Taiwan)》系列寻找自我与土地的认同,于2012年起在
纽约展出,后被收为休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的永久馆藏,并将
于2015年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