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画展伤害艺术教育(廖新田)
2014年02月25日
我学习与研究艺术多年,看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展览,唯一不变的是:展出的作品必是原作
。一场收费展览,全数“授权”的复制品,又美其名为教育目的,我一辈子倒没见过,直
到前天到中正纪念堂参观维梅尔展览,才见识到这个前所未见的奇观。
反映唯利是图时代
卖票的柜台小姐善意地提醒我这个展览名作全数复制,显然也尽了告知的义务。头上悬挂
的布条印着大大的维梅尔三个字,底下一行极小的提醒,仿佛是香菸盒上要用放大镜才看
得到的有碍健康。其他文宣,也看得出尽可能避开复制品的字样。全世界散居各地的维梅
尔作品不到四十件,奇货可居,在台湾一次看个够,法宝就是“授权复制”。
去年,这家媒体策展公司在故宫以雷诺瓦为主打的展览,展场中雷诺瓦的作品其实不到五
成,已涉及商品成分不实。今年更变本加厉,全数复制成分。宣传手法上,总是夹着强大
的置入性行销资源,报导专业人士参观来达到背书的效果。当去年的年度字“假”反映我
们社会与政治的荒谬性,看来,这个假字今年还可以在台湾的复制画展中沿用。
不论大师或名家,展示原件是普通常识。人们漏夜排队亲炙心仪的作品,或千里迢迢远渡
重洋拜访美术馆,目的就是见证真作。其次,以教育展正当化授权复制与展览,伤害美育
甚深。学生要到美术馆欣赏真迹才是正道。在原作中可看到各种细节,从中体验艺术家的
创作轨迹与时代美感精神。否则,把作品影像放在电脑云端,美术馆干脆废了,何需营运
?
其三,一般商品作假、成分不实,即便有告知消费者,还是有涉及法令问题。事关民众身
体健康,因此政府与民间即为谨慎处理;但事关我们的美感培养,我们是否慎重其事呢?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中正文化中心透过教育部发文各单位,鼓励参观该展。这不是变相
地鼓励复制作品的画展吗? 该项展览结语:“这项不可能的展览是艺术扎根行动。”相
反的是,之所以不可能是这种复制展示不可取,而且是破坏艺术的行动。同时,讽刺的是
,展览中“付费之爱”正好描述了台湾高度商品化的美术展览:唯利是图的时代。
博物馆价值被扭曲
博物馆学者连俐俐博士曾痛批:当美术展场变成影城,以道具、复制品、剧场进行展览制
作,其实与游乐园相差无几了。当国内博物馆价值如此被扭曲,协会团体未见出面捍卫原
作展示的核心价值,亦让人感到纳闷。因此,为了捍卫我个人的消费权利与艺术展览核心
价值,我已向消保单位申诉商品成分不实,并向荷兰台夫特中心说明我的忧心,以正视听
。
台湾艺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225/3566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