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少网志版:http://lovelaksa.pixnet.net/blog/post/171013639
以下为全文贴上:
在去年12月29日就已经结束的张照堂摄影展,以部落格分享的角度来看,现在才写出心得
,似乎有点迟了也有点多余。
其中除了装置艺术外,大部分的展出作品,因为保护着作权,是禁止拍照与摄影的。
所以就像其他的美术展览,在这能分享的相片有限。
但这场展览,给予我丰富的感受与受到激励的成分,绝对值得以文字记录下来。
张照堂,身为台湾近代摄影重要的名家之一,实际展出作品的频率却不高。
上网查询,平均1-2年才展出一次,地点也多在大专院校的艺文走廊。
能在台北市立美术馆的三十周年特展系列中,一口气展出400幅,作品横轴广度极大,纵
轴更跨越艺术家半世纪创作生涯。
可以清晰地看见心境变化的轨迹,这种机会实属不易。
再搭配上服务台免费的语音导览供租借使用,即使花了半天多时间,仍无法完全走完看完
,其集大成程度可见一班。
依照张照堂先生的创作生涯年表和作品风格,整个展览分为六大区块:
少年心影(1959-1961):
是张照堂先生高中时代,开始加入校内摄影社,受到当时摄影大师的指导与启蒙的作品。
大师当时使用的,是和大哥借的Aires Automat 120相机,这型式有两个特别的地方:
一是近乎一比一的影像比例。
因为现在用的LX5,就是可以自由调整影像比例的数位相机。
常可以发现,用正方形的图框会和一般的长方形图框,多了一点侷限感和集中感。
而主角在相片中呈现的比重,也会来得更高。
二是这台相机的观景窗位置偏下方,只要蹲下拍摄,很容易得到不同于一般视野的由下而
上的仰望角度。
所以,这里面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树林1960,
在田埂间蹲下,由下而上拍摄正在犁田的牛只,
其坚毅任劳的眼神,和仰望其神圣的位置,成为整幅作品的焦点。
牛只背后,拉着长犁的农夫,虽已经失焦而略融入背景,
但其穿着救济物资─与当时景况不相合的尼帽和西装,也是整幅作品的另一个亮点。
张照堂先生在这个阶段的作品,地点大多环绕在故乡板桥,人物则多为邻家街里的小朋友
。
评论和作者自己的分析,是因为害羞的心性,与孩童间较能没有隔阂地拍摄和相处。
其中有坐在街角窗棂边,用仰角拍摄的小男孩;
有蹲坐在水边,衬著水波抚过而留下的规则沙滩纹路的小女孩。
动作和眼神同样自然不做作,却也投射出了摄影师当下,对于这个世界有些观察距离的心
情。
从现在的观点,我们也能从这些相片中,看到当时的环境与人群,更有见证历史的价值存
在。
存在告白(1962-1965):
进入大学后,张照堂先生开始大量地吸纳西方存在主义的文学、音乐、戏剧等作品。
再加上当时政治氛围营造出的压抑与封闭,而试着由摄影作品抒发和排解。
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怪诞的面具遮掩住了主角当下的心境、
不自然而带着迷濛的脸部表情、苍凉悽楚的背景,成为了大部分创作的主题。
另外,在阳台拍下的无头影子(板桥1962),
在新竹五指山拍下同伴裸露且刻意向前弓起的背脊,同样营造了无头效果。
是否隐喻著对于无自由思想下的压抑,就如同无头的肉体呢? 我想是有些宣泄的意味在里
面的。
装置涂鸦原作(1966-1986):
横跨20多年的装置艺术,主要是将一些经典的,带有存在主义的叛逆感的摄影作品,
用透明玻璃箱、水桶、椅子等具象的物件,达到立体化的目的。
社会记忆与内心风景(1970-2005):
张照堂先生后来进入电视台,开始与打转于图片和影像的报导工作。
这个时期的摄影作品,慢慢超脱出了学生时期的疏远和荒凉感,
而改为纪录常见生活片段的入世角度。
或许某种程度地,把内在部份的自问省思精神,分散至关切外在和他人的世界。
三十多年的积累,让作品的面向丰富踏实。
几幅经典的作品,像是两位歌旦在后台的话家常,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谈话内容,
但却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们相互关怀的肢体动作和凝视眼光;
台北行天宫的米老鼠面具(1978),是大师年幼的儿子为主角戴上,
刻意使用放慢快门的拍摄手法,营造出周边人群或参拜、或匆忙而行的步调,
与米老鼠这个有着童话、资本主义、超脱现实等多重意向的角色,产生有趣的对比性;
阿伯和宠物猴的亲暱;
悲泣于自己待祭祀命运、而后在路边沉沉睡去的的猪只;都表现了摄影的刹那即永恒。
因为也参与拍摄电影的工作,张照堂先生也有机会纪录台后演员们的动作,
与剧场内创作的经验相互融合,产生了充满剧作张力的图像纪录。
数位发声(2005-2013):
数位影像的兴起,让摄影创作成为人人均可为之的普遍活动。
大师同样也参与这个历程,偶尔放下四十多年的黑白图像诠释,
所以在这次摄影展里,有一组24幅彩色图像组成的作品。
在语音导览中,一位评论说到:要有好的距离,才会有好的作品。
这个距离,指得是恰到好处的内心的距离。
对当下人事物的体悟与心有所感,才能得到引起共鸣的拍摄结果。
岁月容颜(1962-2013):
因为工作的关系,张照堂先生相熟于许多的文学、戏剧、民俗、艺术的工作者。
在这个区域中,则是由纪录这些或是低调创作的、或是家喻户晓的大师,
做了传记性的图像纪录,也道出了台湾文化的演进脉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诗人周梦蝶在武昌街骑楼旧书摊边,就著老破藤椅而睡的动作与安
适表情。
似乎能让我想到诗人带着乡音缓缓道出的轻柔诗句。
缓步走过这些丰厚踏实的作品集,心里的感动难以比拟。
我想这个心情,许多看展的朋友都感受到了。
所以要价2000元,囊括了300幅的作品集,竟然在北美馆内的艺术书店销售一空,
仍有许多向隅的人(包括我),向全台贩售点询问著。
这场回顾展,不但看到了台湾当代时瞬间的剖面,化成了二度空间的形态,得以永久存在
于这个空间,
还感受到了摄影名家的生成,并非生来为大师,而是经过长期不懈怠的积累,
才真正地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广知的注脚。
让我想到了受影响甚深,彭明辉老师的畅销著作‘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这对我们年轻一辈来说,也是极有励志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