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玉的种类

楼主: hmml (hmml)   2014-08-03 01:19:45
这个其实是找宝石相关资料的副产品,因为玉比较复杂,所以独立一篇
出来,内容是简略再简略过的,可能会因取材不足,或太简略而有错误,不
过,应该对写区域的巫师有一些帮助。游戏就不要对细节太认真了。
玉(Jade)
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通常被称为玉
的矿物主要为硬玉(辉玉)和软玉(闪玉),硬玉和软玉并非硬度的表示,而
是日本人翻译时想不出好的词,便使用软和硬冠名。
硬玉(辉玉):
英文为“Jadeite”,辉石类,通常仅指翡翠(缅甸玉),在国际上,只有翡翠
才称为玉。
软玉(闪玉):
英文为“Nephrite”,角闪石类,流通上属地域性,主要为中国,因此又称中国
玉。国际通用标准上并不被认为是玉,而是其他的矿物。依矿物学的分类,其中
真正能列为软玉的,四大玉中也只有岫岩玉(部份透闪石材质)和和阗玉。其它
如蛇纹岩则算传统玉材,属广义的软玉。
-=-=-=-=-=-=-=-=-=-=-=-=-=-=-=-=-=-=-=-=-=-=-=-=-=-=-=-=-=-=-=-=-=-=-=-=-=-=-=
-=-=-=-=-=-=-=-=-=-=-=-=-=-=-=-=-=-=-=-=-=-=-=-=-=-=-=-=-=-=-=-=-=-=-=-=-=-=-=
 岫岩玉(Xiuyan jade):
岫岩玉又称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
四大名玉之一。岫岩是目前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素有“玉都”之称。
岫岩玉广义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
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
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
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民间岫玉品种: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
    佳材质。
  
 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
    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
    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
    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
    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
-=-=-=-=-=-=-=-=-=-=-=-=-=-=-=-=-=-=-=-=-=-=-=-=-=-=-=-=-=-=-=-=-=-=-=-=-=-=-=
和阗玉:
又称和田玉,古名昆仑玉,原产西域莎车国、于阗国(今中国新疆和田),是有名
的软玉石品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又名乌白玉。
和田玉是一种珍稀玉种,摩氏硬度在6.5—6.9之间,质地细腻,韧性极高,不易碎,
耐磨损。和田玉独具温润柔和的油脂光泽,加上半透-微透的透明度,更突出其油脂
光泽的柔润细腻,观赏价值极高。和田玉的坚韧使它经得起精雕细琢,再精细的工艺
造型也能雕琢得工整流畅、清晰完美。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才能称和阗玉。
依杂质影响色泽,区分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碧玉、
墨玉。
  羊脂白玉:
又称“羊脂玉”,现代标准最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
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其特点就是,特别的细
腻、光亮、温润。上佳的羊脂白玉近于无瑕,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脂肪肉,而光泽正
如凝炼的油脂。韧性和耐磨性是玉石中最强的。其透闪石成份达99%以上。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称赞此玉最恰当。在中国玉中,可称为玉中之王。
 
高古羊脂白玉:
高古羊脂白玉主要是指中国古代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中国汉朝时期的皇帝家族特
权专用玉,亦为中国汉朝时期用玉中的宝石级极品,因为其质地非常硬密,坚硬及强
韧度远远胜过钢铁与其他类的玉种,而出土的高古羊脂白玉亦证明其入土2000余年却
仍然温润如初,油脂光泽如故,并未遭受毁坏。因此又被从羊脂白玉中区分出来,要
知道,大自然中硬度高的微粒很多,是造成刮伤风化的来源,而它经岁月洗练而不坏
,实不像硬度6.5—6.9。故又被从羊脂白玉中细分出来。
总之,高古羊脂白玉的耐磨程度超过羊脂白玉的范畴,所以才被分出来,如果现在的
羊脂白玉也能做得到,也可以这么称呼,最好证明的方式,就是两种贴在一起磨蹭一
下,看哪个硬,不过,历史文物是不会这么做的。
白玉:
被从羊脂白玉中剔出来的高品质白玉就是囉!纹理较前者明显,颜色比较暗。
青白玉:
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的品种,颜色以白色为基础色,带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
、褐色、灰色等浅——中等色调,半透明或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一般,半
透明状,可见绺裂。
青玉:
颜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黄绿等中等或深色,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青玉
、糖青玉。
黄玉:
浅至中等不同的黄色调,经常为绿黄色、粟黄色、带有灰、绿等色调,根据带糖色的
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黄玉、糖黄玉。
糖玉:
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铁、氧化锰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褐黄色、黑褐色等
色调,糖色部分占到整体样品85%以上时定名为糖玉。
碧玉:
颜色以绿色为基础色,常见有绿、灰绿、墨绿等颜色。
墨玉:
颜色呈灰黑或黑色占30%以上。黑色多呈浸染状、叶片状、条带状、聚集,可夹杂白
或灰白色,多不均匀。
-=-=-=-=-=-=-=-=-=-=-=-=-=-=-=-=-=-=-=-=-=-=-=-=-=-=-=-=-=-=-=-=-=-=-=-=-=-=-=
 独山玉(Dushan Jade):
即独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属黝帘
石化斜长岩,其中斜长石、黝帘石为主要矿物成分,已经不属于狭义的软玉范围。其
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和光泽好,硬度高。独玉的色彩丰富、分布不均、浓淡
相间,同一块玉石中常因不同的矿物组合而出现多种颜色并存的现象,是独玉的主要
特色。独玉目前不足30万吨,日益稀贵。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绿独山玉:
绿至翠绿色,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
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透
明至半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
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
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红独山玉:
又称“芙蓉红”。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质
地细腻,光泽好,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
白独山玉:
总体为白色,乳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
,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
,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根据颜色和透明度的差异又分:
   水白玉:又分透白、水白。
   白玉:又分细白、糯白、白和熟色白。
  
   乌白玉:又分带灰色调的鸟白和部分更偏灰暗的所谓铁青。
其中以水白玉品质最优,乌白玉最差。在岩石分类上,白独山玉主要属于细粒黝帘石
化斜长岩或透闪石黝帘石化斜长岩。
紫独山玉:
色呈暗紫色,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差。俗称有亮棕玉、酱紫玉
、棕玉、紫斑玉、棕翠玉。
黄独山玉:
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
呈过渡色。
黑独山玉:
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
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
青独山玉:
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
杂色独山玉:
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
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
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 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
、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
独山玉以颜色是否均一、质地和块度分为四级。
特级:单一的绿色或蓝白色、绿白色、质地细腻,无白筋、无裂纹,块体在20kg以上。
一级:白色、乳白色或绿色,色泽鲜艳,无裂纹、无杂质,块重在5kg以上者。
二级:干白色、绿色或杂色,色泽鲜艳,无裂纹、无杂质,块重在3kg以上者。
三级:色泽较鲜艳,稍有裂纹,稍有杂质,块重在1kg以上者,杂色块重在2kg以上。
独山玉属中档玉料,价格相差很大,一般特级品是三级品的7倍。
-=-=-=-=-=-=-=-=-=-=-=-=-=-=-=-=-=-=-=-=-=-=-=-=-=-=-=-=-=-=-=-=-=-=-=-=-=-=-=
 绿松石(Turquoise):
绿松石就是土耳其石,在世界各国都很常见的宝石种类。另一篇已有提到,这里不再
赘述。
-=-=-=-=-=-=-=-=-=-=-=-=-=-=-=-=-=-=-=-=-=-=-=-=-=-=-=-=-=-=-=-=-=-=-=-=-=-=-=
*以上四种玉材,合称中国四大玉。
-=-=-=-=-=-=-=-=-=-=-=-=-=-=-=-=-=-=-=-=-=-=-=-=-=-=-=-=-=-=-=-=-=-=-=-=-=-=-=
 蓝田玉:
古代名玉,唐代及以前的许多古籍中都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因其产于西安北部的蓝
田山而得名。但后来大概由于矿点被采空,失去考证的原石,后来地质工作者在陕西
蓝田县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石,以与汉代等出土文物相比照,认为其极为可能就
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但失去对照的原石,不能百分百断定现代出产的蓝田玉就是古
代的蓝田玉。
今人开采的新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红星一带,距县城约35公里,含矿岩层为
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
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
1.白色大理岩。
2.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
3.黄色蛇纹石大理岩。
4.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
5.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
奇。目前产量很高,体积也大,被大量制作玉器。
-=-=-=-=-=-=-=-=-=-=-=-=-=-=-=-=-=-=-=-=-=-=-=-=-=-=-=-=-=-=-=-=-=-=-=-=-=-=-=
青海玉:
产于青海,故名。外表美观,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腻,呈半透
明状。由于其外观与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青海玉也属软玉,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但是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
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阗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玉稍粗,比重比和阗
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
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
玉料而被用做巧色。
主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
仑玉,山之北曰和阗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
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
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
昆仑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
规范的名称。现昆仑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
白玉:
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阗白玉,质
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品质。依外观成色再细分:奶白玉、透
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
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
青白玉:
为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明
显大于和阗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翠青
,鸭蛋青,粉青等。
青玉:
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阗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
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其
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
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
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同,这部分绿
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
  糖玉:
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
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
 俄罗斯玉:
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仍与和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而且俄罗斯
玉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质量较好,白度远远超过和阗玉,但稍微发干,颜色
也较统一,因而为人们喜爱,是和阗玉最好的替代品种,而且有籽料,但白色氧化皮
较厚,皮下的糖色多呈黑褐色,颜色较深,与白色界限也较清晰,成为仿古玉、仿和
田玉最好的玉料。
将和阗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滋润,一个则是
“死白”,其高下之别不言自明。
-=-=-=-=-=-=-=-=-=-=-=-=-=-=-=-=-=-=-=-=-=-=-=-=-=-=-=-=-=-=-=-=-=-=-=-=-=-=-=
*总之,和阗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算一脉相连,但位置不同,导致品质不同,由佳
 到劣的排序是和阗玉、青海玉、俄罗斯玉。
-=-=-=-=-=-=-=-=-=-=-=-=-=-=-=-=-=-=-=-=-=-=-=-=-=-=-=-=-=-=-=-=-=-=-=-=-=-=-=
酒泉玉:
产于甘肃酒泉附近山中,因山称祁连山,故也称祁连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
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大多数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
。古时极负盛名的夜光杯,最早为和阗玉所制,后因玉材供给不足,改为酒泉玉。
-=-=-=-=-=-=-=-=-=-=-=-=-=-=-=-=-=-=-=-=-=-=-=-=-=-=-=-=-=-=-=-=-=-=-=-=-=-=-=
 新疆碧玉:
又称玛纳斯碧玉、准噶尔玉、天山碧玉、碧玉,产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
钠斯县。为呈碧绿色的一种软玉。碧玉即绿玉,碧玉中的黑点(指铬尖晶石)为碧玉的
特征。碧玉以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有细墨星淡色的次之。
新疆碧玉的矿物成分与和阗玉相似。呈暗绿、深绿、墨绿色,有玻璃光泽、油脂光泽
,微透明至半透明。
-=-=-=-=-=-=-=-=-=-=-=-=-=-=-=-=-=-=-=-=-=-=-=-=-=-=-=-=-=-=-=-=-=-=-=-=-=-=-=
灵璧玉(Lingbi jade):
以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它是色泽艳丽、纹饰美观、
质地致密坚韧的碳酸盐类岩石。
中国四大石料(灵璧石、太湖石、广东英石、昆石)之首,灵璧,墨玉色、质地坚硬
、外型挺拔,“石面滑润、抚之若肤”。古人方岩有诗云:“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
青铜色如玉”。
灵璧玉品种颇多,最著名的有红皖螺、灰皖螺及磬云石。红皖螺和灰皖螺均含有蓝绿
藻低等植物群体的遗蹟:叠层石。
-=-=-=-=-=-=-=-=-=-=-=-=-=-=-=-=-=-=-=-=-=-=-=-=-=-=-=-=-=-=-=-=-=-=-=-=-=-=-=
汉白玉(Alabaster):
汉白玉就是纯白色的大理石,是一种石灰石形态,内含闪光晶体。因为从中国古代起
,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所以称做
汉白玉。
-=-=-=-=-=-=-=-=-=-=-=-=-=-=-=-=-=-=-=-=-=-=-=-=-=-=-=-=-=-=-=-=-=-=-=-=-=-=-=
*以上两种已经不太有玉的感觉了,可能跟品质有关,上好的料子如同玉般,其它就
 只是上好的石材。
-=-=-=-=-=-=-=-=-=-=-=-=-=-=-=-=-=-=-=-=-=-=-=-=-=-=-=-=-=-=-=-=-=-=-=-=-=-=-=
阿富汗玉(Afghanistan Jade)
又叫碳酸盐质玉,主要成分方解石,因此也叫方解石玉,少部分内部含有透闪石,硬
度较高,是一种古老的玉种。上等阿富汗玉质感细腻,油润和色泽和顶级和田玉相似
,但是价值不同。阿富汗玉硬度低,没有和田玉,翠玉的硬度高。
-=-=-=-=-=-=-=-=-=-=-=-=-=-=-=-=-=-=-=-=-=-=-=-=-=-=-=-=-=-=-=-=-=-=-=-=-=-=-=
*和阗玉、阿富汗玉、汉白玉,这三者的关联,在于一条龙的仿冒,汉白玉是品质极
 好的大理石,常被用来冒充阿富汗玉,而阿富汗玉又被拿来仿冒和阗白玉。
-=-=-=-=-=-=-=-=-=-=-=-=-=-=-=-=-=-=-=-=-=-=-=-=-=-=-=-=-=-=-=-=-=-=-=-=-=-=-=
台湾玉:
主要产于花莲寿丰乡丰田及秀林乡西林二地,崛起于西元1965年,又称为“丰田玉”
。色泽主要以暗草绿为主,亦即通称之“咸菜色”,由半透明至不透明。过去曾名盛
一时,但因不当开采,加上外国玉成本优势,已经没落。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