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uciferii (路西瓜)
2025-04-12 11:18:43用篇老访谈纪念一下金‧哈克曼。
作者:南南(西西、张爱伦)
新闻网址:无,原载《远东人杂志》第20期,民国64年08月01日
【金哈克曼是谁?(GENE HACKMAN)】
在三年前“霹雳神探”推出以前,很少人回答得出这个问题,顶多有人凭着
模糊的记忆指认一下,他是“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此为香港译名,
台湾上映时译为“我俩没有明天”)里华伦比提那不中用的强盗哥哥,记性再好
一点的话,认得出他是D.H.劳伦斯小说拍成的冷门电影“我不再为我爹哭泣”(
I Never Sang for My Father)的男主角,一切的一切,只此而已。
但是,一部“霹雳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 ,香港译名为“密探霹
雳火”) ,可彻底扭转了这个粗线条演员的后半生,那个毛糙蛮悍的警员“暴眼
杜尔”一角,使哈克曼打败了许多风流倜傥、文质彬彬的小生,以其说一不二、
直来直往的性格,轻取当年奥斯卡影帝的金像奖。
随着“霹雳神探”的走红,好莱坞开始进入“金哈克曼时代”,在这股潮流
里,过去温文尔雅、玉面朱唇的小生被抛到一边,粗卤率直的角色大受青睐,短
短三两年之内,哈克曼由一个屈居配角的莽汉武夫,升跃为广受仰慕的天王巨星
,且看他一连串主演的片子,那一部不是出自名家巨匠之手?那一部不是突出别
致、取材鲜锐的名作?
“霹雳神探”以后,哈克曼第一部问世新作是打破卖座纪录的“海神号”(
The Poseidon Adventure,香港译名为“海神号遇险记”),他在这部大堆头的
灾难电影里饰演一位不信上帝的牧师,风平浪静时,他大声疾呼“天助自助者”
的论调,巨难来临时,他却一马当先,带领大家死里求生,最后舍身成仁,换来
伙伴的得救。
但在接下去的“大野双雄”(Prime Cut,台湾上映时译“血口”,香港则为
“火拼人肉场”)里,哈克曼却成了完全相反的一个大坏蛋,和另一条粗汉李马
文狼狈为奸,继而自相残杀,眞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在瑞典名导演杨托依尔(Jan Troell)的“山奇的新娘”(Zandy's Bride
,香港译名为“蓬门未识绮罗香”)里,哈克曼又是一付典型,他留起短须,披
上兽皮外套,变成一个征西英雄,和妻子丽芙乌曼(Liv Ullmann) 胼手胝足向
大自然挑战,为创造家园而付出全身的血汗。
然后是得到一九七三年坎城影展大奖的“流浪奇男子”(Scarecrow ,香港
译名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在这里,哈克曼是个孑然一身的中年流浪汉,他
从匹玆堡的监狱被释放出来,在回到底特律的漫长鄕村公路上遇到另一个沦落天
涯的难友阿尔帕西诺(Al Pacino) ,他先是打算招兵买马,弄一个汽车舖从头
干起,但在帕西诺返鄕获悉妻离子散、精神崩溃之后,他的梦想也宣告破灭,此
刻他唯一祈求的,就是早日回到匹玆堡取出银行存款,及早赶回来救朋友一命。
哈克曼穿戴邋遢、擧止落拓,把这个身无长物却随遇而安的浪人演活了。
去年又是哈克曼事业登峯造极的一年,五月份,他主演的“密谈”(The
Conversation,台湾上映时译“对话”,香港为“窃听大阴谋”)继“流浪奇男
子”之后,再度为美国片赢得殊荣,膺选为最佳影片,在这部由青年导演法兰西
斯‧柯波拉执导的新片里哈克曼改变造型,架上一付深度近视眼,顶上牛山濯濯
,成天披一袭泛白了的旧风衣饰,演一名受雇于人的职业窃听手,凭一套电子侦
听的本事,专干偸鹤摸狗,杀人不见血的勾当。哈克曼把这个角色的冷酷、熟练
和神经质表现得入木三分,以致今年金像奖提名揭晓而哈克曼竟名落孙山时,不
知有多少人为他叫屈。
由这些新取材、新风格的电影,我们可以归结出哈克曼的银幕塑型,是与过
去英雄人物截然不同的平庸小人物,他遭遇的困难只比凡人多,不比凡人少,但
他所流露出来的应变能力和处世哲学,却是那样成熟甚至豁达,他的粗犷、憨直
的形像等于宣告了浪漫英雄在电影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也意味着平凡的人
逐渐开始登上艺术舞台这一新趋势的到来。
【哈克曼是怎样发迹的呢?】
今年四十四岁的哈克曼出生于加州的圣帕那提诺,,他的父亲在他十三岁那
年同他母亲分居,哈克曼随母亲生活,直到十六岁投军,来到中国作战,在这段
时日里,他学得一套无线电方面的本事,这套小技使他退伍后立刻谋到一个电台
的小差事。
一九五六年,他娶了一个叫菲玛提丝的银行女秘书为妻,婚后的哈克曼不肯
安份干他的电台技工,到处乱闯,从门户干到家俱搬运工,把妻子累得几度同他
闹离婚,这种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到了一九六四年,总算因为哈克曼得到一个电
视小奖,在表演界闯出点眉目,告一段落。
在起初的小角色里,哈克曼那不起眼的表演受到导演罗拔罗森(Robert Rossen)
的另眼相看,为他在“乱丝情网”(Lilith,香港上映时译“畸女李丽芙”)里
安排了一个配角,这一配引起“乱”片主角华伦比提(Warren Beatty) 的注意
,遂在他自资开拍“雌雄大盗”时,特别邀请哈克曼担任该片一个要角──克莱
德的好大喜功的兄弟,这个角色为他第一次赢来奥斯卡提名,并成为他日后飞黄
腾达的直接垫脚石。
以下是哈克曼在今年春间所作的一次答客问,足以见出这位著名影星的眞性
情。
【关于名位】
我以为一个人有了钱、有了势是危险的。我发达之后,当我突然发觉独个儿
往前走而无人在后推挽时,可眞开始着慌了,你一旦到达某个位置能够为所欲为
而旁人也毫不考虑地便唯唯诺诺,就可要当心了,这时没人劝你,没人骂你,大
家都或许在等着看你笑话。
我始终相信我是个不轻信他人的人,这因为我有过一段很长的苦日子,我至
今影龄已有七八年之久──但在此之先,我却过过十三、四年不是演员的生活,
在纽约,那时我干遍世界上除开演戏以外的所有工作,成天找表演机会却总是一
无所获。
你知道,当你经历过那麽多冷眼之后,当你的热望被一次又一次搁在一边以
后,你自然开始不相信别人的判断了,因为你了解你的申请是被放在一般水平上
来衡量的,你永远不会在这样的水平上脱颖而出,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一种习
惯,自欺欺人地,不去相信别人对你表现的即刻反应了。
【关于奋闘】
我对我的工作总有一种奇怪的执着,大概是本能的防御吧!我从没眞正感到
我是踌躇滿志的,我为自己建立一套下台阶:“如果成了,那是运气;如果不成
,也不错。”我从来不为得不到的东西太过汲汲营营,除非我已经准备得万无一
失。
当然,有些事情你是无法事先算准的,像敢拼了十几年老命然后突然冒了出
来,为什么,我不知道。
说到名誉,我不认为我眞正驾驭了它们,我想是它们驾驭了我,因为我发觉
自己被迫不停在工作,休息只是点缀,工作永无休止。我相信我下意识不让自己
停顿,是因为害怕下一部片子之后就没有工作上门。我到今天还迷信一种讲法:
如果人们对你说:“你这部片子不比上一部差”的时候,你的表演生命也快完蛋
了。这的确是一项可怕的能量,它每天在消耗下去,一直到你眞正做不动那天为
止。
【关于演员生活】
有名气的电影明星比比皆是,他们当中有很多具有神秘的魅力,卡莱葛伦(
Cary Grant)就是个好例子。用不着知道他的姓名和底细,你一看到他就会被他
那种和凡人不同的温文机智的气质所吸引,这就是魅力。另外一种极端,就是像
我这么一个人,粗声粗气,一眼望到底。自然,也有很多人介乎我们这两种典型
之间,这种人在表演事业上的可塑性最大。
当然,银幕下的眞实生活多少会影响到你的演技,干了这么多年没养成职业
习惯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日常生活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到时候都成为你演出角
色个性的一部份──不管你是不是故意这么做。不知不觉的,你和你的角色就合
为一体了。
【关于电影、戏剧及其他】
我原先对电影眞是一点没兴趣,一直到我自己入了这一行,就跟对喜剧一样
,过去这几年,我因为在百老汇演过几出喜剧,这才眞正看出喜剧和正宗戏剧不
同的地方。戏剧,从很多方面说它是非常专横的,你可以在大家都哭的时候,选
择不哭,然后护衞你这一立场到底,“因为这是戏剧的一部份”,但在喜剧里,
可容不得你这样好整以暇,如果你笑,而观众不笑,你就责无希贷了,你一定要
弄出点什么名堂来,否则就鞠躬下台。
【关于表演】
我恨在银幕上看我自己,我老把自己想成二十一、二岁,那晓得每次我看到
的我,都老得像我父亲,这眞是一件敎人伤心的事。
言归正传,就表演来说,我认为对多数演员而言最重大的事就是选择你我自
己要做的事。你为自己作的选择眞正反映出你心里所想的。我对演员、导演的评
价标准也是这样,先看你自己给自己规定多少,然后看你办到多少。
“霹雳神探”的开场是敎我大吃一惊的,因为在那开头的五分钟里,我以一
名恶棍的姿态出现,见了黑人就拳打脚踢,嘴里不干不净嘀咕着一些粗话。而实
际上我演的是一个正直的警员,威廉瑞金导演有把握让观众在后来“觉得这家伙
是好人,値得同情,可以信赖”,却一开始来这么一手,敎我的印象从反面慢慢
转回正面,这可眞是个大挑战!
【怎样演戏】
我很少参与剧本讨论,或者我该多投入一点,但我没这么做。
我读剧本,什么时候送来我什么时候唸,唸完一遍,我就决定接或不接。如
果接,那麽我通常到开拍以前,就不会再去唸它了,除非有排演。
我投入剧本的过程是尽量去思索它──而不是去背诵它──连续不断思索。
但并不是坐下来说:“好啦,我要开始想两个钟头啦!”,而是,眞正使它进入
你的生活里。
我从来不担心对白,因为在一部剧情片拍摄中,不可能一天的对白量会多到
你负担不了,因此我反对死背台词。
但应付意料以外的场面却是使人头大的,我最怕什么“即兴”表演了,也不
给你剧本,也不给你对白,就告诉你一个大概,然后叫你走去和一批你从没合作
过的人,无中生有作起戏来,有时这导演对你也是陌生的,你对这一切完全陌生
的事物,要反应、要表演,想想,多要命!
碰到这种场合,我通常都只有随机应变了,但是环境并不像工作伙伴那样对
我重要,“人”是直按刺激我产生意念的媒体。
【对导演的看法】
我对作者的地位一直深信不疑,我相信他在一场戏里要得到什么,便尽力去
做出他的要求,我喜欢这种挑战,我喜欢这种先跳进去导演要求,再在里边尽情
发挥的演技挑战。
通常导演都期望你先唸熟剧本,但我从来不为没唸剧本而道歉,因为那样的
话他就会说:“继续唸,我们给你一个钟头,你一个人在这儿安心唸罢,我们走
开去打打灯。”我才不这么做哩,因为我不肯让他离开我,我要从大家的相处中
得到灵感。
是的,导演是一部片子的主人,但演员也不是畜牲,听他呼来喝去,演员自
己是一个有机体,他也应该参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