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兄妹之地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5-01-26 17:01:16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以难民为题材的电影不少,像是《老橡树酒馆》里英国的叙利亚难民与《白日青春》中香
港的巴基斯坦难民。不过,这些多为聚焦单一角色的动人故事,而夺得日舞影展世界电影
最佳导演奖的伊朗电影《兄妹之地》,则是透过三位主要角色的经历,窥视伊朗的阿富汗
移民普遍的生活困境。
拥有“兄弟之邦”称号的伊朗,收容来自不同年龄、性别,为数众多的阿富汗难民,他们
似乎难以在伊朗找到容身之处,只能沦为二等公民。在美国入侵的阴影下,一个阿富汗大
家庭的三名成员作为难民,在伊朗开始努力生存,他们没有意识到将面临数十年的“家”
斗争:一名年轻的青少年由于难民身分,必须忍辱负重被警察当成免费劳工,抓去做苦力
;一个因地理因素与世隔绝负责替伊朗富人帮佣的妻子,也是挣扎求生存的母亲,为避免
被遣返而每天步步为营;迟暮的一家之主为了家庭,独自承受儿子在海外佣兵失踪成谜的
重担,并守住家人牺牲的悲惨秘密。
虽说《兄妹之地》是一部伊朗电影,但主角却是阿富汗难民。拥有最多阿富汗难民的国家
是巴基斯坦,但当地自己也是战乱频传,而与阿富汗北部与西部接壤的塔吉克斯坦与伊朗,因
为与阿富汗共享历史、文化与语言背景,所以也接收很多阿富汗难民。巴基斯坦的官方语
言为英语与乌都尔语,但是,塔吉克斯坦、伊朗与阿富汗都使用波斯语或其后裔。对打算逃离
战乱家园的阿富汗人来说,先进又没有语言隔阂的伊朗自然成为首选,就像许多人追寻“
美国梦”一般义无反顾地前进。
电影以三章节的叙事呈现,分别讲述穆罕默德、蕾拉与卡森的故事。他们来自同一个阿富
汗的难民大家庭,互相都有出现在彼此的章节里,排列上各相隔10年并按时序进行,分别
是2001年、2011年与2021年。倘若这个大家庭在故事开始前便已移居伊朗,可能是在1990
年代塔利班崛起并掌权的时期成为难民。这三个年份,对阿富汗来说意义非凡。
2001年发生911事件,美国随后发起阿富汗战争,塔利班遭推翻后,不少难民纷纷回国,
但美国的介入也代表这时候国内仍旧处于交战阶段。因此,《兄妹之地》中的大家庭,显
然选择继续留在伊朗。2011年,美国在阿富汗邻邦巴基斯坦找到宾拉登并击毙对方之后,
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撤离,这也是大量难民满怀希望返家的关键时间点。2021年,则是塔利
班的复辟,很多阿富汗人不得已只好再次离乡背井,成为难民。
《兄妹之地》的故事非常简单,甚至能够说是平铺直叙地将这个家庭的悲剧告诉观众,但
在我们从三名家庭成员的不同视角与三个不同的时间点窥见阿富汗难民生活的同时,导演
也巧妙地运用一些构图上的对比来彰显他们身为“二等公民”的无奈与无力感。其中,最
明显的便是蕾拉与她帮佣的富人家庭之间的关系。虽然主人家待她与儿子不薄,将他们视
为一家人,也经常致赠礼物,但当朋友来访,帮佣仍然是帮佣。两层楼的剖面图,以地板
为界,楼下是在禁酒的伊朗饮酒狂欢的派对人群,楼上却是忍着丈夫去世的伤痛整理床铺
的蕾拉,一个屋簷两样情。
由于难民证必须由庇护国或联合国难民署核发,所以并非所有人都有办法成为官方认可的
“合法”难民。在穆罕默德的章节里,卡森说道,假使蕾拉“有证”,就让她去读缝纫学
校。虽说,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女性受教权大有影响,但比起塔利班掌权的阿富
汗,伊朗的女权还是高得多。《兄妹之地》明确地带出身为难民所会面临的各种困境,长
官有劳务需求被抓去当免费劳工,没有随身携带难民证也罢,就连带着也还是无法幸免于
难;未领到难民证者,若是离开或失去具身分的亲属,恐面临遭遣返的命运;来到新国家
已两载余,却迟迟无法获得公民身分,非得赔上生命的代价才能如愿以偿,“兄弟之邦”
是否真的以手足之情对待这些离乡背井的难民呢?
以三章节叙事的《兄妹之地》中每一位角色都各自藏着一个不能对外人甚至家人道的秘密
。穆罕默德连自己被警官随意带去当免费劳工都不敢向爸爸报告,何况是“幸运”获得某
个长官青睐后遭到侵犯的事情。只因为他“长得”不像伊朗人,就必须遭受与同为阿富汗
难民的同学不一样的遭遇,就连情商校长帮忙或随身携带难民证都没办法解决,最后,穆
罕默德想到第一天警官曾经交代下属不能抓受伤民众,因此,工艺技术出色的他为了逃离
每天放学后的地狱,只好拿铁锤把自己的手掌敲断。
蕾拉的秘密是可以也应当对家人诉说的,她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哥哥卡森,但碍于对方
人正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时半刻也无法抵达蕾拉雇主位于海边的别墅,只好告诉她保
持低调,等雇主一家移民加拿大后,再行处理。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丈夫侯山成天不出现
,蕾拉只好谎称他被遣送回阿富汗,但暗地里也想出一个计划,对她平时喂养的流浪狗下
药,这样就有埋葬狗尸的理由得以偷偷让丈夫下葬。
赔上儿子性命的卡森,本来还无法接受事实,毕竟除了儿子的死讯之外,还告诉他儿子其
实一直以来都隐瞒自己前去担任佣兵。即便家族抵达伊朗已经超过20年,还是没能取得公
民身分,儿子便有着以佣兵身分前往德国、土耳其等国家,最终入籍德国的梦想。没想到
,他为伊朗捐躯是让家人取得伊朗公民最快速的方法。得知噩耗的卡森,本想决定独自承
担,不打算告诉年幼的女儿与聋人妻子,但在授证典礼的彩排会场,他再也忍不住溃堤的
泪水,与妻子在公家机关冰冷的走廊上相拥痛哭,哀悼为他们换来公民身分的儿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