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25-01-20 21:41:44新闻网址: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107/169094
【深度报导】不进戏院宁等串流、影集投资又紧缩 影视寒冬中可借镜“这些片”
2025-01-20 作者吴尚轩 / 记者
全球电影票房持续走弱下,2024年的台湾院线票房以62亿元作收,相较疫情前落差达40亿
元规模,而国片也呈现下跌趋势,除《角头:大桥头》破亿外,仅有12部片突破千万票房
,恐怕大多都无法靠国内票房回本;另一方面,影集则在国际平台带起的热潮退去后,陷
入投资停滞状态,业界戏称本来忙案子的人现在突然都有闲喝茶,难道影视寒冬又来了?
专家认为,在娱乐供过于求的现在,如何塑造观众“非看不可”的急迫感是未来关键。
尽管《脑筋急转弯2》在台斩获5亿元成绩,迪士尼再度成功号召观众走进戏院,然而放眼
全国2024年度的各项票房成绩,不少电影人心底大概仍由忧忧(《脑筋急转弯》角色)占
据主控台。
2024年的台湾电影票房总销售金额为62亿元,这个数字不仅比2023年的76.5亿元衰退将近
2成,对比疫情前平均每年百亿的票房水准,更是暴跌近4成,落差达40亿元差距。
https://image.taisounds.com/newsimages/img/2025/0117/20250117141818.jpg
台湾近年电影票房销售统计
“电影开始离开大家的生活” 票房下跌成长期趋势
台湾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冯勃翰在校内开设“影视幕后的商业运作”课程,他非常有感是,
现在学生好像不太清楚有什么电影上映,“电影院似乎开始离开大家的生活”,年轻人想
到休闲娱乐时,第一个除了想到串流平台以外,更多是比如演唱会等线下娱乐,尤其日韩
娱乐占了非常大宗,也可以说,如今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资讯断裂,影视行销似乎无法触及
最终受众。
再从长期趋势来看,他指出,过去20年来,全球电影观影人次其实减半了,尽管短期会有
波动,但整体趋势长期是减少,尽管疫情结束,但疫后趋势仍是稳定往下,随着网络、串
流平台的发展,各国自然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票房惨淡不是台湾独有的现象。根据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资料,全球电影票房2024
年度总计为210亿美元,相较2023年262亿美元衰退近2成,较疫情前平均约380亿美元的成
绩大跌近4成;美国本土票房去年度为近86亿美元,仅较前年89亿美元略减,比起疫情前
平均破百亿美元的水准,也是差强人意。
https://image.taisounds.com/newsimages/img/2025/0117/20250117141824.jpg
全球近年电影票房销售统计
台北市影片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王师分析,全球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从疫情中恢复,这也
和前年的好莱坞罢工影响上映有关,而台湾电影市场里,外片仍旧占多数,票房涨跌与好
莱坞电影强弱有直接相关,“就像台积电影响台股一样”,所以如果好莱坞没有完全恢复
,台湾票房必然萎缩,而是否会恢复,“目前也没人说得准。
日本动画、韩团演唱会......疫后戏院更重仪式感
好莱坞走势疲软,疫情后的电影世界不大相同,然而在台湾,疫情后的戏院已经形成几个
新现象:日本动画、韩国偶像,以及经典重映。
不仅《鬼灭之刃:无限列车》在2020年疫情间以6.3亿元之姿登上票房冠军救市,2023年
《灌篮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也以4.59亿元制霸全国;2024年《排球少年:垃圾
场的决战》以2.6亿元勇夺第三,再到《名侦探柯南》历年电影版都有破亿表现,片商公
会近期发布的报告中便直指,“这几年动画片粉丝成了最大救世主”,疫情后的动画片客
层相对忠心稳固,加上特典(注)成为诱因,影迷热衷于二刷、三刷。
注:特典为电影上映时,购票可获得的限量周边商品,如海报、纪念卡,日本动画片常更
有每周不同特典的促销手法,吸引粉丝多次进场。
K-POP也成为电影院的稳定收入来源。比如去年演唱会电影《SEVENTEEN TOUR 'FOLLOW'
AGAIN》以3300万元票房拿下2024年台湾非剧情片冠军,《BLACKPINK WORLD TOUR [BORN
PINK] IN CINEMA》也进帐1654万元票房。片商公会报告对此分析,这些电影尽管上映院
数不多且映期短,但票价高、满座率高,整体都有不俗表现。
庆祝10周年重新上映的《星际效应》,在2024年上映前两周便冲出2000万元票房,最终在
去年入帐3800万元;侯孝贤精典之作《悲情城市》2023年重新上映也创下1600万元票房,
经典电影、数位修复版重新上映,也是近年来影院里崛起的新趋势。
对此,王师分析,如今去戏院看电影已不是刚性需求,随着网络及产制工具的发展,全球
内容产业其实都供过于求,就连出版、唱片、表演艺术也是如此,“所以观众选择电影的
标准跟疫情前,10、20年前不同”,过去就有人认为,未来电影院会往剧场方向发展,单
价提高并更追求仪式感,如今也能看到如此趋势,甚至今年1月上映的《进击的巨人》完
结篇,尽管去年已上架串流平台,如今仍在上映3周内冲出5000万元票房,相当惊人。
王师认为,如今好莱坞对全球票房的宰制力已大不如前,内容只要有观众买单就能成立,
像有些纪录片票房主要是由NGO、社福团体包场,对此他也呼吁,身为内容产制者,要清
楚自己的产品对应到什么观众,“否则就像把船开到茫茫大海上,手上却没有蓝图跟指南
针。”
近6成观众宁可等串流 学者吁电影要创造“急迫感”
NMEA新媒体影视音发展协会和资策会共同研究的台湾观众影音观看行为报告里,也可以看
到这个迹象。询问观众为何不进电影院、要等串流平台时,有59.5%观众回答“不急于观
看”,在众多理由里一枝独秀,第二名则是“没有大场面”占36.6%,再者为“串流较弹
性、可切换”30.4%。(此调查为复选题)
https://image.taisounds.com/newsimages/img/2025/0117/20250117141828.jpg
观众选择不进戏院,等待上架串流平台的理由(复选)
冯勃翰指出,关键就在创造急迫性,比如现在年轻人仍会抢进电影院看《名侦探柯南》,
除了喜爱角色,更因为上映后,当网络上开始讨论时,他们会急着想加入讨论,或《芭比
》也是类似情况,当时它被打造成文化事件,观众竞相穿着粉红色衣物去看电影、拍照打
卡,这些潮流都让人感到有急迫性,“娱乐内容不会天生就有急迫性,需要透过策划、行
销,由人为创造出来。”
电影疲软、影集紧缩 影视产业再面临考验
回到台湾,鉴于防疫成果,国片这几年间屡有不俗表现,尤其2021、2023年更因《当男人
恋爱时》、《鬼家人》创下高峰,年度总票房接冲破10亿元,然而2024年仅6.72亿元,整
体走势也呈现下跌趋势。
片商公会则分析,除了冠军《角头:大桥头》达到破亿成绩外,仅有12部电影票房超过千
万,票房趋向L型化,而若大部分成本都高于5000万元的话,将难以难损益两平。王师近
一步分析,这10年来每年国片大约仅有1、2部片达到破亿成绩,“这表示其实台湾制作方
,还无法稳定提供观众所需要的商业电影。”
https://image.taisounds.com/newsimages/img/2025/0117/20250117141833.jpg
2024年国片票房销售分布
另一个现象是,随着前几年国际平台大肆攻城掠地,在各地祭出天价采购影集,趋之若鹜
的创作者、技术人员于是从电影转往影集,然而近来业界也有人戏称,“以前制作人群组
都约不出来,都在忙案子,最近都在约喝茶”,同时也传出台剧滞销消息。
王师指出,过去几年的戏剧热潮,短期因素是有大量投资涌入,“但这其实是虚胖”,大
家期望销售给国际平台,但如今国际平台已经脱离争夺市占率的疯狂投资期,开始进入巩
固阶段,譬如Disney +现在基本上不投资制作台剧、Max的台剧政策仍然模糊,而Netflix
一年在台湾采购全球播映权的作品仅有约3-4部,国际平台采购量有限,如果拍出来的剧
未获采购,“每集一小时500万元以上成本的作品基本都会赔本。”
可以看到,目前电影、戏剧都面临回收问题。他也指出,另外的问题是,目前台剧的情势
不如预期,所以业界开始回流想拍电影,“但不是说剧不好,电影就会好,它不是翘翘板
,是两者各有不同风险。”
不要想着学韩国!这些欧洲国家更值得借镜
尽管近年来,随着韩国娱乐的成功,国内不少声浪希望以韩国为目标。但冯勃翰则指出,
目前双方差距过大,其实从在Netflix上有推出超过千万观看作品的国家里盘点,更值得
研究的是如挪威、瑞典这些仅有百万人口,但每年都有1、2部影集能打进全球视野的国家
。
对此,冯勃翰也呼吁,台湾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在数据调查跟产业研究,才能进一步了解作
品成效并找到观众,此外,台湾过去太重视网络声量,但以Netflix公开的观看数据来说
,许多作品其实叫好不叫座,网络声量与实际观看时数差异甚大,“除了网络声量以外,
需要更多资源去统计观众看了什么、有没有看完”,网络声量有其重要性,但不能偏废。
王师则评估,前一波投资台剧赔上的资金大概落在10亿、20亿元左右,在回收之前,民间
投资会暂缓,接下来整体影视资金会更仰赖文化部补助、文策院投资,“但影视工作者若
没有对接市场的自觉,公部门资金会是双面刃”。
他指出,有些缺乏经验的团队拿到文化部辅导金后,无法找齐民间投资而无法开拍,或硬
著头皮拍完,最终成果往往也不如预期;他呼吁,辅导金应该分流为艺术片跟商业片两个
组别,当然这有时难以界定,但就评审制度来讲,应该由两组不同评审来评估,而针对有
机会在国际上获奖或有时代意义,但较难有商业回收的作品,可以考虑将补助金比例提高
。
王师也喊话业界,虽然有人说现在是影视寒冬,但寒冬1、2年,有人会离开,也有人会趁
机重新扎好马步,“现在也是可以重新好好写剧本的时候。”
盼以合作走向国际 文策院将赴美拜访Netflix高层
如今,公部门又将如何接招?文化部长李远去年5月上任后,已向国发会再争取到100亿元
资金,并交由文化内容策进院投资内容产业,除了影视外也包含音乐、表演艺术等领域。
文策院董事长蔡嘉骏指出,台湾长期隐忧是人口基数少,不能再依赖持续下滑的票房,必
须真的走出国际,文策院接下来会积极推动国际合资、合制,一方面借此提升台湾技术能
力,一方面也借此将台湾作品推往海外。
他进一步透露,自己年后将前往美国拜访Netflix总部,与高层讨论合作,此外也会邀请
在美国工作的优秀电影人回台开发作品,而在亚洲方面,文策院已跟日方启动合作,将台
湾漫画作品改编为动画,目前已有4、5部作品通过投资审议、开始制作,不仅日本,也会
找台湾的动画公司合作,另外,年后还会有大型韩剧制作公司来台开设子公司,并开启大
量台韩合制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