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ibells0 (-§-Labyrinth-§-)
2024-12-21 17:01:18底下有雷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娄烨的“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简单的观后感。
1. 尽量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政治表态
在新冠肺炎背景下,观众能够感受到习近平的黑手始终都在、无所不在。
有趣的是,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丝一毫习近平的影像和声音。不让他出现在电影中,
或许是为了剧组人身安全考量,也可能是一种委婉的政治表态:“我们不喜欢习近
平”。
在某个情节,摄影机定焦在男主角,以及在远处公园围墙上的邓小平纪念画像。这是
故事中唯一清楚出现中共政权领导者形象的地方。
对于中国人来说,邓小平代表的是经济改革开放年代,一切远比习近平统治的现在更
自由、更有希望。这种“看得到的邓小平”vs“看不到的习近平”的今昔对比极有意
思,但在习近平急于将自己造神至与毛泽东同等地位的现在,孰好孰坏却是不能直接
言说。
在影像容许各种诠释的开放性下,这样子表达政治态度还算安全。而且再怎么说,这
部电影并没有批判中国共产党,更没有直接批评习近平,而是侧面表达“我们怀念其
他中共领导者和 10 年前的时代氛围”。
即使是呈现了乌鲁木齐住宅大楼大火,因强硬防疫导致住户无法逃生而烧死多人的事
件,电影也顶多再延伸到有人在上海乌鲁木齐路上点灯纪念,没有更后续的白纸革命
影像。
我想,要是呈现了白纸革命影像,那就真的是踩到中共的红线,会有不少危险。
2. 尽力理解,同感不易
在台湾的我能够想起在当时疫情感受,有着挥之不去的不安和紧张,还有不知道明天
会不会更好的担忧。
但对于中国人所经历的各种光怪陆离,我实在缺乏可供揣摩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真
的同感。
就像是电影里一个被关了两个月后终于走出家门的武汉女生,沿路一边拍一边哭,哭
声不绝。我理解被暴力封锁在家中两个月实在是身心的极端经验,只是我真心无法想
像这种变态执法带来的伤害。
只能说,还好我在台湾,幸好我是台湾人。
3. 现实也是“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这部电影并不煽情,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让观看视角更显疏离。看完后感觉这部片并非
意在批判 (或许为了安全不能做得明显),也非刻意想要疗愈,只是希望在经历了疫情
之后,在中国网络上所有一切纪录几近被删除后,希望能够帮助观众“记得”这一切。
记得这一切不是凭空捏造,记得自己身心的那些伤痕从何而来。
我觉得,不论是个人或是集体的心理创伤,光是能够记得、好好回顾一切,与他人分享
、共感,自然就会起了不小的疗愈作用。
至少可以证明自己的确受苦,自己的生命确实存在;不是像一片雪花一样,触地即融,
在广漠的天地中无人知晓、无人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