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文
防
雷
页
============================
《余烬》:创意的新瓶,可惜装的仍是陈腐的旧酒
网页版:https://reurl.cc/G5kkYp
看完《余烬》心情实在复杂。确实被一些片段触动,几乎在泪腺溃堤的边缘,比如母子领
尸的段落、结尾小男孩上门对话的部分;但也极不喜欢电影所传达的对于台湾白色恐布的
认知。
我并不是认为,不能以警匪悬疑片或复仇故事来讲台湾白色恐怖,对于让遗族以非法私刑
报家仇,乃至于走向极端与悲剧,我也不觉得是什么邪恶的编排,或是对于历史事件的廉
价消费,我甚至认为这是对于相关题材,本应值得期待的大胆尝试。虽然警察办案的这条
剧情线很“钟孟宏”,可能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但起码我自己还看得津津有味。只是,
电影对于白色恐怖的受难者和告密者的刻板呈现,却令我感到厌倦与疑惑。
电影里,作为家属被牵连的“石头仔”一人除外,受难者清一色仍是知识阶层:医师、教
师、药剂师,且参加的又是读书会,这种大众既定想像里的白色恐怖被镇压的结社型态。
对于档案已大量公开,相关研究、书籍如雨后春笋的现今,要用戏剧呈现一个能代表1950
年代政治案件的典型,仍无法突破这样的窠臼印象,没能展现,那个士、农、工、商,甚
至军、警、流氓皆有人蒙难的时代,更多元的政治犯样态,实在是件可惜的事。
而比较受不了的,还有电影透过老特务的嘴,将白色恐怖的猎捕对象,轻率、简单的划分
成两种:无辜、纯然读书的理想主义者,与确实想在地方发展组织,以颠覆国家的“真共
谍”。完全不考虑,在真实的历史中,许多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正是想要达成他的理想社
会,而确实参与颠覆国家的谋划与行动。因而,电影也就没能够更进一步去探究,在那个
吏治不彰、宪法与民主被冻结搁置、时有压迫、人民生活负担沉重的年代,颠覆那样失能
的统治政权与“不法国家”的正当性。
另一个让人纳闷的地方,是电影粗暴的将“自新者”等同于“抓耙子”,而没有去理解,
白色恐怖年代被情治机构运用、提供情报的人,也有各种类型:有因为各种不同个人原因
、利益纠葛与恩怨而检举他人的;也有原本就是情治机构布建来监控、蒐集事证,甚至诱
人入罪者;当然也有许多是如同电影中的“自新者”。
历史上这些“自新者”,从被侦办的“案嫌”转为协助当局办案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他
们品行低劣,而纯粹是因为,有限的人性经不起审讯者的操弄、挑拨。如果考虑到这点,
对于剧情安排上,复仇者严苛残忍的针对也算曾受难于白色恐怖的“自新者”,却对于玩
弄脆弱人性的特务本身宽容、尝试沟通理解,如此失衡的寻仇行径,就更令人无法接受。
最后,听着旋律优美的电影片尾曲〈北方来的人〉,不免更加迷惘。如果说,片尾曲在一
部讲述历史悲剧的电影,是具有安魂的作用,那全曲咏唱着“北方来了一群人”、他们“
挥别了母亲家园”、“挥别了山河朋友”、“满身疲惫”、“满身惊慌”,不确定“这里
是否是应许之地”,除了试图让观众同理当年南下流亡的军民,甚至是“国家”的苦难外
— — 我以为这样的叙事,在1949年以来,既有的历史陈述中并不缺乏 — — 恐怕一点
也没能安抚,电影重点刻画的,那些只能“在历史门外徘徊”、“想知道真相,却始终不
得其门而入”,真正的悲伤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