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都是针对体验与拍摄铺成的雷
当然这是我主观感觉,也是我第一次在电影上有这样的观察与想法
不可能说是影史第一个有人这么做这么夸张
但对我常跟北师哲学电影、台大电影社、欧洲影展的我来说
这位日本导演的手法跟叙事非常有趣
如果会去看的人,就别往下看了,怕给你脑袋有了某种烙印,破坏了独属于
你的第一次体验。
观影前建议
完全的放松身心,不要喝咖啡,放下手机一阵子,清空脑袋
看电画面,不推理剧情,不揣摩脚色心态
尽量的先掏空自己,就像吃把费一样,空的肚子进去,别绑住自己(皮带&脑袋)
留下期待就好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结论是 : 这是在电影院创作出的美术馆
从一开始的原始人形象与旁白
这个开头有点错愕,因为不像是电影,感觉特别的疏离,感觉就是在介绍原始人历史
但这份距离,是导演刻意设计的
独特的音效使用方法,谨慎又大胆
谨慎在于没必要绝对不用,有必要的时候必定震摄人心
谨慎到在放出大音量跟环场效果的时候还吓了一跳
在想:挖糙,真用心,还有环场音效,这美术馆场地真用心,疴不是,我在戏院
镜头的距离
因为我不专业,只能用形容的试试
最少见的是人物特写,就是能拍清楚人表情的那种
焦距多半锁在能清楚辨识五官,却无法看清楚表情
最多是保持在"同房间内的距离"
比如他们在客厅吃饭,你也在客厅,却没有上桌
你会看到他劳作的辛苦,但你不会近看到他脸上的疲惫
你会听到呼吸明显的不协调,但你不会清楚听到有节奏的悲鸣
再转场的把握上,不论事件有多重大,停留的时间(体感)也不超过30秒
当观众观察到变化,开始有了理解,要开始共情,投入脚色之际,就换到下一幕
刻意地保持距离,刻意地维持固定的节奏
让人有种坐在迪士尼或环球影城的童话故事小火车的感觉
结尾,第十章 离开戏院,入世而活(印象是这样)
是在名单跑完之后,忽然跳出这句话
当我们还在纳闷的时候,脑中闪过这也有采蛋吗? 后面还有什么的瞬间
啪的瞬间! 戏院的照明全部亮起
服务生进来赶场,把呆若木鸡的观众给轰走
这个节奏安排,应该是设定好的
就这几秒钟,连续两打破第四面墙,直接与观众对话、互动
即使服务生清场不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但在戏院运作上也是可以预期会发生的
所以我会说,这是一场体验,像是在美术馆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