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谁偷了垃圾桶:最强老爸清理垃圾

楼主: reggiewang (freshman)   2024-09-23 21:29:46
《谁偷了垃圾桶》片名乍看像喜剧片,影片前半小时确实也充满黑色幽默,比如面无表情
的主角玛哈拉贾为了请假被理发店老板嘲讽,或者他掰弯校长室的栏杆、逼校长为诬陷他
女儿的风波道歉。此外,当他为了失窃的垃圾桶去报警,却被警察轰出去时,更是一怒之
下弄垮警局天花板,让躲藏的老鼠与眼镜蛇满地乱窜。
.
随着剧情推进、气氛开始不太对劲,除了暴力场面逐渐增加,还会发现玛哈拉贾的造型偶
尔不连戏 – 但这似乎是叙事的刻意为之,当电影进入最后半小时,观众已经完全笑不出
来 – 最初以为是讽刺警界贪腐的荒谬喜剧、画风突变为以暴制暴的私刑教育、最后才揭
示这是一部精心布局的悬疑杰作,同时也是发人深省的警世寓言。
.
必须温馨提醒,在 Netflix 点开《谁偷了垃圾桶》前,千万不要去搜寻任何剧透或影评
,因为如果不幸被暴雷,你一定会后悔莫及!
/
(以下将努力以不爆雷的方式介绍本片,请大家斟酌阅读,以免影响观影乐趣)
一个普通垃圾桶,理发师玛哈拉贾究竟在执著什么?原来 15 年前的一场车祸,让玛哈拉
贾的妻子当场丧命,女儿却因为这个垃圾桶得以幸存,因此父女俩都把这个垃圾桶视为家
人,将其命名为“拉希米(Lakshmi)”。
.
印度教有三位相神 – 梵天、湿婆与毗湿奴,主掌创造的梵天与破坏的湿婆是两个极端,
形象温和的毗湿奴因为负责守护世界而广受信徒爱戴,总是与之相伴的幸运女神拉希米也
成为民间守护神的化身。因此将垃圾桶命名为拉希米,既是印度人信仰虔诚的展现,也足
以显示这个垃圾桶对玛哈拉贾父女来说意义重大,失去了祂会有多心急。
.
《谁偷了垃圾桶》的精妙之处,就是让不起眼的垃圾桶变成印度社会的照妖镜。警局接获
玛哈拉贾报案后,并非展开调查、而是予以讪笑,直到玛哈拉贾祭出悬赏,警察才开始动
员、找人订做相似的垃圾桶骗取赏金,最终警察局长的洗白,其实也代表印度司法长期以
来独厚贿赂、包庇罪犯、消极办案的陋习。
.
玛哈拉贾的诉求看似琐碎,但警界对小事的冷漠足以反映司法体系的不公正。当人们不再
期待法律能伸张正义,私刑似乎成为唯一出路。在影片后半段,当事件真相与更大的犯罪
阴谋产生连结,揭示社会腐败的根源正是警方的冷漠 – 玛哈贾拉寻找的其实不是垃圾桶
,而是对正义的渴望,那是身为平民在面对权力压迫与体制忽视的无助时,为了守护家人
展开的反击。
/
乐见越来越多不同的印度作品走进国际视野,打破观众对“印度片只有唱歌跳舞”的迷思
– 华丽浮夸的歌舞场面,通常是宝莱坞的正字标记,来自孟买的电影生产线兼备浪漫、
动作与喜剧元素,娱乐性较高;《谁偷了垃圾桶》则来自印度南部的坦米尔那都邦(称为
“考莱坞 Kollywood”)。相较于宝莱坞的华丽歌舞,坦米尔电影偶有音乐桥段,但风格
更追求写实,勇于挖掘政治与阶级不公的议题。
.
《谁偷了垃圾桶》仅是导演 Nithilan Saminathan 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但叙事与题材都
展现野心。他刻意打碎故事顺序、再用非线性的方式重组结构,一方面误导观众预期(甚
至在前半段都摸不清楚电影走向)、一方面也为结局的爆点带来更震撼的心理冲击,进一
步引起观众对议题的关注与反思。因此尽管拼贴的方式稍嫌粗暴、但逻辑并没有太大破绽
,让观众在等待了漫长的铺陈后,最终可以接受、甚至享受导演的安排。
.
《谁偷了垃圾桶》很清楚它想成为什么样的电影:几乎每个角色都非黑即白,如此设定让
复仇电影变得简单且爽度加倍,反派越使坏,主角的制裁就越大快人心。
.
但导演明白复仇只是调味,他真正想说的是复仇的动机 – 2020 年,印度通报的女性性
暴力案件就逼近 3 万笔,等于每天就有超过 70 名女性面临暴力威胁 – 电影努力在绝
望现状中给予父权体制当头棒喝,“不会对自己女儿做的事、就不要对别人做”,前阵子
看的日剧《极度不妥!》有这样一句台词,套用在性别意识偏低的国家格外令人心惊,纵
使结局设定并不原创却用得巧妙,并将复仇这个词升华到宿命的境界。
/
最后,比起本片的另个译名《因果报应》,我更喜欢《谁偷了垃圾桶》。没有别的原因,
只是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男人间的江湖恩怨,业障因果要由无辜的女性来承受呢?
更多影评推荐,欢迎按赞追踪:
https://www.instagram.com/p/DAQs013TKxn/?igsh=MXM3Y3hhZnNmb2RzMQ==
作者: Veronica0802 (波波妞)   2024-09-24 23:52:00
看完之后 立刻再刷一遍看细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