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7032433
或许是因为前阵子已有同类型且表现让人惊艳的作品《窒友梅根》,让人在进场前对《超
完美家政妇》没有多少期待,不过正所谓没有期待就不会受伤害,反而更有可能收获意外
惊喜,对我来说《超完美家政妇》就是这样。确实整体表现是《窒友梅根》略胜,《超完
美家政妇》也缺少如梅根杀人前跳舞那让人印象深刻的重点桥段,但某方面来看《超完美
家政妇》,导演斯科特戴尔镜头里的世界,是比《窒友梅根》来得更加惊悚许多。十年前
由于国道收费电子化,让国道收费员这个职业消失,十年后CahtGPT、RoomGPT等人工智能
系统相继横空出世,专家预言将会冲击整个产业结构,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人员将被
人工智能给取代,虽然这不会是瞬间发生的事,却是未来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而《超完
美家政妇》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警世寓言。
基本上《超完美家政妇》剧情相当好猜,整体走向就是看原来被设计来服侍购买者的人工
智慧机器人,如何自我进化产生自我意识,如何以保护之名行伤害之实,甚至试图最后取
代人类成为家的一份子。其实不像《窒友梅根》中的梅根从原先仅是被设定来照顾并凯蒂
并给予其情感上支持的类人型机器人,到后来透过学习模组自我优化,自主排除所有会伤
害到凯蒂的威胁,《超完美家政妇》中爱丽丝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原来就有着瑕疵,再加上
服务型机器人的责任就是保护且满足购买者、让购买者远离与减少危害身生理与心理的各
种潜在危险,还有后续购买者尼克给予其能够选择性保留与删除档案的允许,才让爱丽丝
因无限上纲解读其责任,因而逐渐失控。
“到哪都逃不过机器人。”
遭解雇的麦帝因不满而砸毁机器人,不仅险些害尼克失去工作,自己也遭公司报警提告。
为了让公司撤销告诉,麦帝威胁尼克要将他拱出来,进而导致自己遭到爱丽丝杀害。而他
在死前当晚和尼克所说的一席话,还有之后尼克在酒吧看着前来关心他的机器人说的这句
话,其实就是导演斯科特戴尔对整个世界未来趋势的担忧、不甘与讽刺。麦帝或许早就知
道自己终有天会被机器人给取代,似乎也早就接受自己会在这时代潮流里被淘汰,只是相
当讽刺的是,当他用报复行动去进行最后一搏、觉得自己不该输给机器人的同时,却也在
他家中看见与爱丽丝同款的服务型机器人,如果他能用低价购买机器人,省下雇用管家、
帮佣的高薪,为何上司不能选择资遣员工、用付给一人的薪水去添购三台机器人来做事?
比起爱丽丝各种不对劲的言行举止,《超完美家政妇》最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其实是
剧情中那些已成日常的人类生活。如同尼克的上司决定解散整个建筑团队,让不需要休息
、效率更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仅留下负责现场指挥的工头、也就是尼克监督进
度那样。“一个人类搭配多台机器人工作”的模式已四处可见,不论是酒吧中从点餐、送
餐到调酒都由机器人负责,在医院里也是机器人在查房与动手术,就连研发机器人的团队
、在公园带孩子出去玩的也都是机器人。看似人类仍旧立于机器人之上,握有指挥与命令
机器人的权力,可看着只剩监督功用的尼克,还有那位遭机器人杀死的值班护理人员,又
会忍不住去想人类的“工作”,在未来会不会只剩检查、回报并且维修机器人,好让机器
人可以继续发挥其产能,逐渐被成为辅助机器人的角色。
“爱丽丝掉进洞里,撞到了头,伤害到了她的灵魂。”
导演斯科特戴尔有趣的将经典儿童文学《爱丽丝梦游仙境》放入电影中,不仅把机器人取
名为爱丽丝,时常唸这本童书给尼克女儿艾拉听的爱丽丝到后来都自比为主角爱丽丝,藉
机反讽著本来世界该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美好,想不到却有可能是恶梦一场。整体而
言,《超完美家政妇》是百看不腻的科幻题材,剧情方面不是特别具有新意,不过幸好最
后没有朝着爱丽丝爱上尼克这样的老套发展,虽然也不确定那晚尼克邀请爱丽丝观赏影史
经典爱情电影《北非谍影》有什么实质影响,但就我自己看来爱丽丝从头到尾都可以说是
“敬忠职守”,所做一切都是在替尼克解决或者避免各种潜在危害与风险,试图淹死不断
哭闹的小儿子是想减少尼克的负担,和其发生性关系与其说是因为爱,倒不如说是怕用户
“ 憋死”。如此尽责的爱丽丝没想到最后会被用户破坏,也难怪它会爆走。
相对可惜的是,《超完美家政妇》没有将对科技为人类带来的影响之辩证与反思延续到最
后,前面从麦帝的不满、与尼克的冲突,到和几幕观众看到充满著机器人的诡谲异样感,
都会期待电影能够什么样冲击的收尾。但可惜后来故事进行到后半段,电影从原来惊悚转
为动作,整个力道随之被削弱,最后也仅如蜻蜓点水般的替整个近未来世界下注解,与其
花时间修坏掉的汽车,更应该花时间去修补更值得修补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或许周遭都是冰冷机器的未来,依然能与他人保有着有温度的感情与联系,似是难能可
贵的事情。导演斯科特戴尔将结论巧妙藉著尼克与玛姬婚姻的修复、关系上的更紧密来传
达给观众,就这点我认为是有传达到的,只是我会期待更不同于过去类型作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