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不是药神

楼主: jump2j (Lockel)   2024-05-10 16:22:30
以下有雷
结论上,我认为这部电影成功抓住了商业片的精随
他依循着成功商业片公式,举例言之:
- 主角从贪财到慈善的心态转换
这个操作在《我只是个出租车司机》中也出现过,在很多程度上,我不是药神和出租车
司机的剧情结构非常相似,当然,个人认为药神表现的出色许多,至少药神知道如何在
写实与戏剧改编之间求取平衡,出租车司机则是放飞自我,毫无节制的乱洒狗血,导致
某些桥段完全丧失写实感。
- 适当的简化剧情
实际上药商在初期所投入的研发成本非常巨大,公司成立前几年可能都处于亏损状态。
如果任由盗版厂商搭便车,伤害正版药商的商业利益,那么对正版药商而言,最合理的
商业决策就是停止砸钱研发新药。换句话说,专利制度保护专利权人的商业利益,具有
提高发明诱因、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但商业片的目标群众大多懒的消化这个比较
复杂的议题,所以片商通常会减化情节,把外国药商单纯的反派化、平面化,建立正反
对立的阵营,来让观众清楚知道该支持谁、该讨厌谁,以更有效得挑动观众情绪。
- 刻意制造冲突
比如中间散伙时明明可以好好讲,老实告诉大家上次差点被抓,是因为张长林事先警告
才勉强躲过一劫,要不然大家都要面临8~15年有期徒刑等等等,把走私的风险明确的告
诉大家,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但剧情为了塑造冲突,让主角莫名奇妙的大发脾气
,明明可以理性沟通的事情,变成用“白血病患关我屁事”这种发泄情绪的言论来制造
冲突。
- 洒狗血
比如彭浩被车撞死,结尾的群众送行,都是很容常见的商业片操作。
- 其他商业片常见的情节
比如主角是一个小人物、面临经济危机、家庭危机、适时刻划父子情等等,都是常见的
商业片公式。
当然,出于大家知道的原因,电影也难免带着中国特色
- 再脏也不能脏官府
这算是中国广电局的底线吧。你可以描绘贫穷、描绘腐败、描绘欺诈,但这些负面现象
只能出现在民间,绝不能连结到官府。换成好莱坞,八成脱离不了官商勾结的情结,如
果在韩国,情形恐怕会更夸张。放在中国,就只能说官府坚守依法治国,只是法大于情
罢了。当然,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世界,恐怕两者皆有,甚至在某些地方,可能前者更猖
獗些。
- 结局必须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以大卖空为例,好莱坞电影的结尾字幕会告诉你,许多金融机构在金融风暴后,仍然继
续发行类似于CDO 的证券商品,以达到反讽、警示的效果。中国电影会告诉你,政府修
改了金融法规、完善了金融监管,以前很糟糕,但现在变好了,感谢政府。
在我不是药神的案例,如果是好莱坞,结尾字幕大概会说有多少疾病、有多少药品还没
纳入医保,还有多少病人因为无法负担昂贵药品而徘徊在贫穷及死亡的边缘等等 (不过
美国本来就没有医保就是了)。 中国电影则是着重强调,政府如何体恤民情、完善修法
、白血病在中国的死亡率如何降低等等。
总之,好莱坞(或者韩国电影)更喜欢揭露还没被改善的阴暗面,中国电影则出于众所周
知的原因,必须且只能重点强调政府已经改善了哪些方面。
结论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成功抓住一部成功商业片的必要元素,不论情节、风格都和最近盛行的
韩剧高度类似。不过他的缺点一如其优点,剧情过于公式化,人为凿斧的痕迹明显,很多
地方用膝盖想就能猜到剧情,有些戏剧改编的情节也不太合理。讲得不好听些,就像是把
近年所有卖座的韩剧剧本丢给AI,让AI根据大数据依样画葫芦出一个类似的卖座剧本。当
然本片更贴近于写实,远远没有韩剧那么狗血,能够找到写实与戏剧的平衡点,这是其表
现出色之处。
综而言之,以商业片的标准来说,个人认为是好雷,但离精彩还有一段距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