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剧情介绍
19世纪末,许多意大利人由于贫穷,离乡背井来到美国工作。但由于他们大多不识字,而
且也听不懂英文,许多移民遭受严重歧视,住在贫民窟中,医疗、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许
多孤儿只能藏身于肮脏的下水道中。
意大利籍修女卡布里尼,与另外5位修女,各自只带一个皮箱,为了拯救意大利裔的孤儿
来到纽约。她们来到贫民窟,整修好破损的孤儿院,并从下水道带回了许多孤儿,让他们
能睡得好、穿得好,教他们英文,另外也教他们意大利歌曲,让他们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卡布里尼后来在纽约总主教的支援下,将纽约郊区的一间大房子改造为孤儿院,随后在经
历了众多艰难之后成立了一家医院,以帮助更多贫穷的移民。
心得
卡布里尼修女实在是位了不起的人,她的勇气与毅力实在超乎我的想像,她和其他修女们
只带了少少的东西就前往纽约。她在纽约不只面临当地人的歧视,无论是堂区神父还是总
主教一开始也不太支持她。孤儿们不只面临家人死去的痛苦,还只能住在下水道,实在是
非常可怜。
由于贫民区的孤儿院不够大,又缺乏经费,卡布里尼找上了纽约时报的记者,请他来看看
孤儿们的处境,并写篇报导让纽约大众知道孤儿们的困境。于是捐款与慰问信蜂拥而至,
孤儿院搬至了市中心。却因为官员的刁难,搬到了纽约郊区。
由于有孤儿死于工伤意外,而大医院又不愿意帮助这些穷苦的移民,她萌生了成立新医院
的想法。经历了在纽约拉赞助、意大利音乐节募款、被逮捕、被驱逐出境、在罗马参议院
募款、赌上一切的医院被纵火,最后在记者的帮忙下要胁纽约市长帮忙,并成功成立了医
院。
这部电影中的其他脚色也都相当立体,像是
总主教:起初因为打算一步步取得纽约政府对天主教会的承认与支持,要求卡布里尼不可
以向美国人募款。后来逐渐被卡布里尼的行动所打动,协助她买下耶稣会的空房子。总主
教是爱尔兰移民第二代,对于意大利贫民也是想帮忙,但妥协于现实无法冒险。最后一段
剧情,卡布里尼想成立医院时,对她说的话也很有趣:”我不会阻拦妳,但如果妳问我的
看法,我觉得妳疯了。”
维多利亚:一开始在妓院提供房间让修女们藏身,后来陪卡布里尼去下水道捡回女孩之后
,加入了孤儿院的事业。故事中她的妓女背景使她心里一直纠结。
保罗:电影开头推著拖车,载着妈妈到处求援的小男孩。双亲过世,来到孤儿院后,照顾
自己的小哥哥也在爆炸中过世,他的痛苦与无助反映了移民的困境。
卡布里尼由于小时候曾经几乎溺水而死,肺部严重受损,医生判断她没办法活太久,但她
还是奉献她自己的生命,努力工作,想不到居然活到了67岁才去世。
电影中没有特别提到她的名字,她为自己取的名字是Francesca Saverio,也就是16世纪
的传教士 圣方济˙沙勿略。卡布里尼想要像沙勿略那样,到印度、中国等地服务,可惜
未能如愿。她的确像沙勿略一样,搭著拥挤的船前往远方,并与少少的伙伴一同冒险,帮
助贫苦的人。
电影尾声时,纽约市长对卡布里尼说:”妳若是个男人一定很优秀。”我记得她回答的是
:”女人可以做得比男人更多。”
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驱使她这么勇往直前,在危险的处境中冒险、奉献自己。
我想除了儿时获救的感恩之情,更多的是她与天主的约定与诺言吧。本片并没有在她祈祷
的片段多做着墨,但我想许多事若不是有天主的帮助,实在难以进行。
卡布里尼在片中相当强悍,对于长上的命令,也并非一味服从。她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德雷
莎修女,果然开创新事业的女修会会长都要很有魄力。
看到卡布里尼的作为,对我来说是很震撼与感动的,她愿意为了帮助受苦的人,大幅度地
牺牲奉献。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故事中的那些男性脚色一样,做事保守而封闭,做好事的同
时却还紧抱着自我享受的想法,感觉这有点难以用文字来描述,总之这部电影让我很受感
动。
电影中的场景都相当不错,色调协调,光影、脚色站位和声音都有鲜明的象征和对比。电
影中的19世纪的街景、人物都很有风情。片中的宗教要素没有很多,但在妓院角落的圣母
抱子像,以及孤儿院餐桌旁的耶稣圣心像,作为背景蛮棒的。
卡布里尼后来被封为圣人,她的慈善事业也遍及全球,也到达了她一开始想前往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