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莲到新竹,256公里只为让孩子起舞
台湾面临少子化问题,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除了公共福利外,教育方面也是不可避免受到
影响,随着生育率降低,越来越多学校面临关闭、停办,这也让许多偏乡地方学校遭受困
境。
在台湾依旧有很多偏乡小学的教育人员在为了当地的孩童努力,无论是基本学科、还是传
统乡土与母语、甚至有不输给拥有丰厚资源城市学校的另一面。
纪录电影《深山里的舞蹈课》,拍摄台湾舞蹈比赛常胜军-新竹尖石乡玉峰国小。虽学校
资源有限,但还是聘请花莲原住民舞蹈家光光老师(古牧特法拉)来替孩子上课,从花莲
到新竹每趟来回,光光老师每次开车八小时到这里上课,他希望带给虽不同族但同样是台
湾原民的孩子,从舞蹈中建立自己的自信与信念,让舞蹈课有所意义。
《深山里的舞蹈课》是什么电影:
台湾最近几年在国际的能见度越发高涨,经济虽然遭受到全球疫情,但还是有稳定甚至攀
升的局面。但社会上还是得面对许多问题,例如少子化、政治舆论、国际情势等。
在少子化问题中,出生率降低许多原本满人的学校正面临学生一年比一年少的情况,虽对
市区影响不大,但对于偏远的山区小学来说,没有一定的学生人数,有时候学校难以继续
运作,最后往往面临废校与合并的状况,对于当地生活的人是一项困扰与伤感。
为了解决偏乡小学的问题,国教署在2019年时编列专款以三年为一期补助偏远地方学校,
在2022年协助了一千多间台湾学校花费25亿元的经费,让这些地方学校可以更换设备并有
资源创造较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在2022年小学班级数在六班以下的有一千多所,甚至有几
十所的小学毕业生数剩下个位数。并且在2018年时国际学生能力评比测验显示:台湾学生
阅读力跟城乡差距有所关联,乡村地方普遍落后都市二到三倍。
重视各地学生可以平衡发展,有许多地方偏乡小学校开始努力将以往的量转变成质,比起
大城市统一化的教育,更针对学生个别的发展,想翻转偏乡教学落后的刻板印象,做出自
己学校的特色。而对于原民小学来说虽然刻板,但舞蹈、音乐、体育仍然是主轴,能简单
被人看见知道的方法。纪录片《深山里的舞蹈课》中新竹尖石乡玉峰国小,就请来花莲原
住民舞蹈家教导孩子们学习舞蹈、认识舞蹈从中找到乐趣与态度,台湾原住民舞蹈家-古
牧特法拉,也远从花莲每每开车256公里来到新竹山区帮孩子排舞、编舞。
阿美族舞蹈家古牧特法拉,十年来每周都从花莲前往玉峰国小教舞。而玉峰国小每年都会
参加新竹的国小舞蹈大赛,但每次舞蹈队遇到的状况都不同,除了要引发孩子对舞蹈的兴
趣外,同时也得扮黑脸,让排练比赛舞蹈顺利进行。
而孩子怎么看个千里迢迢来学校教舞蹈的光光老师、又对于舞蹈有怎样的看法,而是什么
契机让舞蹈家愿意来回好几小时从台湾东边到西边来教课,《深山里的舞蹈课》单纯的叙
述一个台湾偏乡小学的舞蹈故事。
《深山里的舞蹈课》分析与延伸:
新竹县尖石乡玉峰国小,算是近几年偏乡学校转型且转向优资教学的小学校之一,因为学
生少,故学校的教职人员深耕地方土地与部落文化,建构名为“乐桃”在地化课程,除了
生态教育之外,也让年轻的孩子认识自己族群的部落文化和过去到现在的产业,母语教学
,让孩子在国际和在地两方都可接轨,主要在引导学生可以自学,透过有限的资源去发想
更多。这也让他们获得教学卓越金质奖。
从这点可以看出玉峰国小很努力的在做少子化对在地原住民孩童的转型,而成立舞蹈队和
请舞蹈家来教课,无疑也是替这些山上的孩子增添被人看见、并且展现出自己在舞台和大
众前的自信心。
新竹县尖石乡坐落在有名的司马库斯秘境附近,常常是登山或旅游的人迷路会路过经过之
处,在资源有限的山区,他们可以持续练舞,并拿到新竹代表、全国名次,可以说除了孩
子的苦心外,也多亏舞蹈家谷牧特法拉的用心。
《深山里的舞蹈课》纪录片被拆成三部,从谷牧特法拉来山里教学舞蹈、孩子的训练过程
、和古牧特自己本身家庭与家人和舞蹈事业对于他本身,一直到最后参赛的跟拍过程。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并不单单是纪录尖石乡玉峰国小舞蹈队的孩子们,同时也可以看见舞蹈
家古牧特法拉他本身对于家人、和自身原住民、性向性别身分的一种自我探讨,与在面对
这些小学孩童之间,他可以留下什么给他,并且告诉他们什么。
在2020年也有一部十分钟短片《256公里的舞蹈课》,主题没有改变是谷牧特与玉峰国小
跳舞孩子们的纪实。后续《深山里的舞蹈课》经过剪辑,故事变得更细致,也可以听见更
多孩童对舞蹈的心声,与童言无忌的幽默话语。但包含舞蹈与教学这些其实并不是免费的
,玉峰国小除了本身师生家长的支援外,有一部分也是靠着义卖、补助和基金会募款而成
。这部纪录片只是让更多人知道许多偏乡小学其实也是靠着自身努力摆脱废校困境,而玉
峰国小也是其一。
《深山里的舞蹈课》值得一看吗:
台湾的纪录片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些国外纪录片记录著许多名人、刑案
、犯罪等。往往是一个很平常与地方的人事物,透过导演的手法和剪辑与电影里素人的魅
力,往往都不无聊。我认为这也许就是台湾纪录片在国际上被受赞誉的地方。
《深山里的舞蹈课》说起来没有用到什么特别的拍摄技巧、动画,可以说是很简单的从小
孩开始练舞、排舞到最后参与比赛的过程,但是却不会让人感觉到无聊。
我觉得这跟导演掌握主题的能力有关,在这之中很明显看到导演想要在《深山里的舞蹈课
》纪录片中带给观众更多,故在玉峰国小舞蹈比赛的主线里,安插了很多探讨从花莲大老
远来新竹教课,舞蹈家古牧特法拉的人生故事,必且野拍摄他新居落成的发表会、还有与
母亲之间的关系,但是这毕竟是以玉峰国小舞蹈和偏乡小学的孩子为主题的故事,故导演
果断的将许多额外的事件与故事删减,而让整个主题不要跑偏。
我认为有时候纪录片最难的不是题材的选择,而是在呈现故事上你要怎么取舍那些好素材
,有时候虽然有梗、有特色的东西全都放,但反而给观众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不只是台湾
有时候拍片会运到的难题,甚至在国外许多平台上的纪录片也往往会有什么都要说、都要
延伸,最后却无法收场的局面,在这点虽然删减后整体的故事变得较为单纯,但也更贴近
主题,让人可以聚焦偏乡孩子教育的探讨,和对于这些这些教育者们做了多少努力。
少子化的确带来了台湾在社会上和教育上方向的改变,有时候我们的确会问:“那么多学
校,学生又那么少,为何不关掉几个?”但也许那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地方既便关掉A校,
附近也有许多学校可以做选择,对于毫无选择的人,有时候废校、合并学校对他们来说可
能是跨过一座山、到另个县市来回,必须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得到同等的教育和资源
。
这不仅仅是关于原民,即使平地人偏乡孩子一样有文化传承、语言、资源不足等问题,故
玉峰国小展现出来的是他们努力的成果,但也许更多地方小校,它们的努力不成被见到就
已经不见了。
https://youtu.be/xy7T_YRjW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