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捧”的定义:
不看新人奖
主角奖入围或配角奖得奖
少男少女定义:未满18岁
金马60又捧出一个天才少女
拿到的还是影后
金马从李淑桢、李小璐、文淇、方郁婷到今日的林品彤
一路上提携过很多天才少女
但鼓励过的天才少男只有
1991年张震入围影帝(15岁)
1996年夏雨影帝得奖
(得奖是20岁 拍摄时17岁 电影首映18岁
其实不符合天才少男定义 但姑且入列)
2006年吴景滔男配得奖(9岁)
是不是因为电影界的老男人居多
看到年轻女孩就很高兴让她们入围甚至得奖
但是对待天才少年就比较打压?
我发现奥斯卡也比较捧年轻女演员
最年轻影帝是29岁
最年轻影后是21岁
布丽拉森26岁以《不存在的房间》拿影后
但是演她儿子才9岁的雅各特伦布雷
其实在戏中表现根本完全碾压拉森
而且这种剧情也不可能靠本色演出
却连入围都没有
实在是有够不公平
我们台湾的白润音
在《亲爱的房客》也该入围男配却没有
今年在《老狐狸》其实也勉强可以入围影帝也没有
欧洲倒是比较开放
去年的《亲密》男主角(13岁)有入围欧洲电影奖影帝
感觉虽然影视产业中男性话语权、影响力大于女性
但是天才少男演员显然并不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