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读:https://vocus.cc/article/65618e39fd8978000125c8f3
第六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短片共有五部入围,类型、题材、手法各不相同,每个
都有过人之处,每个都有独门绝招口牙!
关注个人议题的《乙方及其后》、《吹梦无踪》,关注社会议题的《备忘录》和
《鲸之声》,以及尝试创新的《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其中《吹梦无踪》
和《鲸之声》又是比较像传统纪录片的那一类,拍摄聚焦在一个人物、一个主题
,特别是在短片时长下更显得紧凑而丰富,技术上来说应该是最有机会得奖的。
《乙方及其后》聚焦在导演的私领域,更像是一篇日记、一篇散文,就算是我这
个外行也能清楚看出《乙》片和其他片子在技术上的差距,但其中触及到的情感
却是极为真挚的,甚至讨论到了一些纪录片的伦理问题--即使拍摄的是自己的
故事。
《备忘录》尝试向近年崛起的“短视频”(短影片)取经,为了弥补手机拍摄影
片在格式上天生与大萤幕不合的缺陷,也做出了不少尝试,题材又是极为贴近的
上海COVID-19封城,这种压抑绝望的氛围说真的还是中国人能拍得好。
最后是《镜》,嗯,片中盲人小孩说:“你想要用画面来表现出‘看不见画面’
,我认为你注定失败。”我同意她。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漂泊的追梦人
《吹》用五年光阴跟拍聋人女孩洋洋,从她徒手攀登大楼开始,光是那种画面的
危险和刺激就已经十足看头了;片中还确实收录了一次洋洋差点尸骨无存的意外
:当时她在施工露天的高楼上抓住绳索想要荡向对面,但却发现悬空在天井中央
动弹不得,终于意识到危险,呼吸逐渐粗重,在半空中像虾子一样不断摆荡--
然后下一秒就重新回到了地板上,仰天长啸。
其实整个过程可能不到十秒,但却是她最接近死亡的一次:要马能重新荡回去,
要马就悬在空中直到筋疲力尽,光想想就头皮发麻。
但《吹》片其实只是透过拍徒手攀楼这件事作为引子,来拍洋洋的人生轨迹。就
像洋洋也是透过攀楼,来确定了自己成为摄影师的梦想:拍风景、拍自己、乃至
于拍别人。
从帮掏宝“微电商”拍摄宣传照片,到因为抖音短视频崛起而失去竞争力(要聋
人去搞剪接配乐也确实为难);从转行接外送、购物订单,到因为COVID疫情而
生意惨淡。一个人的轨迹,确实能够反映大时代、大环境的变迁。
影片后半段,洋洋再度离乡背井到了海南岛,帮游客拍照;学习浮潜、冲浪,贩
卖风景明信片。显然只要能当上摄影师,攀楼对她并不是必要的。尤其海南岛的
大楼这么矮,攀起来不过瘾。
导演似乎还说要再花五年拍成长片,加入更多洋洋的个人生命历程,例如谈恋爱
等等。
《吹》是一部绝对够格的片子,把主角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要改编成剧情长
片都肯定没问题的。
不过攀楼是违法的,所以大概不太可能吧。
《吹梦无踪》主角洋洋。
劳心的护梦人
《鲸》片则是更单纯的台湾鲸豚保育问题,特别用了很多心血在呈现“海洋噪音
污染”上,播放了好几次模拟离岸风电设置时的施工声,希望让观众能够感同身
受。
这部片真的是很纯粹在呈现出鲸豚保育的现实面,牠们身上渔线缠绕的伤痕、牠
们吞吃的垃圾、牠们大脑与骨骼的病变,物理上的血淋淋呈现。
光要能够安全麻醉一只鲸豚来准备动手术,就要先麻死一只甚至几十只鲸豚才能
确认安全剂量--这就是医疗的现实,人类如此,动物依然。沉浸在拯救动物的
梦幻泡泡里,肯定是不能做这份工作的。
海豚可爱,但海豚不说。
政党轮替了,政坛白海豚下台了,沿海开发依旧势不可挡,离岸风机越插越多。
莫怪导演就算时间紧张也一定要拍一个初老教授孤独漫步于海滩、面对庞大无匹
的离岸风机的镜头。和两兆风电比起来,五十一百只中华白海豚的死活当真是无
足轻重。
除非改名叫做台湾白海豚,也许还有一点希望吧。
还有最重要的,海豚超可爱。
压抑的补梦人
《备》以大量上海封城期间和其后的手机短影片、社群聊天纪录,构成了一整个
人群的“备忘录”,明晃晃地昭示著,遗忘不能原谅,记忆才能疗伤。
但是手机影片先天上就不适合搬上大萤幕,不只是分辨率的问题(现在手机解析
度可以很高的),整个长宽比就差得太远,甚至画面语言都是不相通的。
为了弥补这点,《备》将三四部短影片缝在一起,同时呈现出同一事件同一时间
的不同视角,不但能够贴合大萤幕比例,也弥补了手机视角太窄、拍摄人因为封
城而无法移动的问题。
过去这种同时呈现不同视角的手法常被批评太过漫画,甚至就是漫改电影才会使
用;但放在这种真实拍摄的纪录片里却相当震撼。
一般要呈现不同视角都是重复叙述,毕竟要主动缩减萤幕宽度实在太过反直觉、
而且发挥不出电影优势吧。
就这点来说,《备》可能打开了一扇短影片搬上大萤幕的门,为电影技巧增加更
多可能性呢。
天真的织梦人
《乙》片相比起以上三部比较宏大叙事的片子(就算是《吹》都有一个“追逐梦
想”的伟大主旨),就确实微小、极度私人,拍的只是导演年少时的一场被房东
勒令驱逐的风波后对个人与家庭的影响。
事件本身甚至没有任何痕迹留下,只能从导演事后完成的一部落选的剧本来窥见
一角,并由一部万元摄影机来拍摄全片。
对于有相似经验,家庭没有购屋而只能不断搬家流连于租屋市场的人来说,这部
真情流露的片子应该是能引发共鸣的。
但我特别喜欢的是,开头时导演那青涩的拍摄技巧,生硬地向家人提问的方式,
或是突兀地在家人讲完话后加上“吐槽”或著“注解”,这行为感觉已经接近“
白目”了。
然后在片尾,导演哥哥尖锐指出:“妳拍这部纪录片是要当作自己的疗伤之旅,
但妳拍摄我们的时候,已经把自己隔绝在外了。”
拍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故事,就不会有伦理问题吗?这句话真是画龙点睛。
至于《镜》片,唔,盲人小孩都很可爱,应该可以唤起社会对视障儿童的关爱。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