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谎言的烙印》:孩子是无善无恶的,致命的是社会体制的缺陷
致谢 Savoir|影乐书年代志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619
《Jagten》或《The Hunt》是原文与英文片名,在我国电影的翻译上通常会依照内容(或
是演员)去决定电影的名称,关于前者于本片中确实直指核心,也就是烙印—Stigma—污
名。
开场是以一群中年男子在湖边的游玩为始,其中由 Mads Mikkelsen 饰演的Lucas是幼稚
园老师,与群体中的Theo是自小玩在一起的挚友,他的女儿Klara则就读于Lucas任职的幼
稚园。在园中他与孩子们玩闹在一块,所有孩子们都与他快乐地嬉戏,孩子甚至还是“无
性的”,除了基因所造成的遗传区别之外,能建构出性别认同与自我认知的第二性征在这
个阶段是根本尚未发育。
在某日Theo与妻子的争吵中,由Lucas在门前向Klara的父亲表达并取得同意将Klara带至
校园,同样是在与孩子们的嬉戏,或许出于恋父的自然情结,Klara将被孩子们扑倒在地
的Lucas献上一吻,并把制作的小小工艺品当作情物送给Lucas。剧情告诉我们的是Lucas
适当地教育Klara,应该把这些情感与情物交给同年龄的男孩子。然而受挫的小小心灵,
或许出于怨怼而独坐在无人的教室时,出于关心的院长葛蕾问她情况时,Klara说Lucas将
勃起的阴茎显露在她的面前。
这触动了成人的敏感神经,毕竟成人对幼儿的性暴露,是严重的性攻击行为。于是,葛蕾
找了Lucas告知这件事情,正确地说,应该是告知这件事情的部分,她没有说是谁做出了
这等陈述,她只说了幼稚园中的某位孩子—甚至未提示性别—陈述有关于Lucas与幼儿有
不恰当性互动的事实。进一步地,葛蕾找了欧利(片中未提示,但应是社工人员)来访谈
Klara,我们能看到Klara她否认了原先所述的真实性,甚至在被以开放性询问例如:
Lucas对你做了什么?却未回答,但在被以“诱导式询问”的方式例如:Lucas是否对你展
露站起的阴茎?却点头回应。于是,烧红的铁杆在这时,随着葛蕾的呕吐,炽烫地印在“
Lucas”这位人物身上。
葛蕾知悉Lucas离婚的现状,且儿子马可斯好不容易能与父亲同住,她却将此消息泄漏予
Lucas的前妻,进而阻碍马可斯的到来。在就此事的逼问上,葛蕾才说溜了嘴是Klara做出
这等指控。他失去了工作,被商场经理给拒绝入场,甚至连短暂交往的Nadja(幼稚园员
工之一)都对他产生疑问,即便她原先觉得这等指控是如此荒谬而爆笑,但面对被如此慎
重处理的事件都不禁起疑。
Klara早已不想坚持她起先说谎的内容,甚至关于Lucas所说的事都已经有是“他们”所说
而不是实际所做的认知,但就连Theo都不相信挚友,因为他与所有人一样认为孩子是天真
不会说谎的,这建立在孩子并没有足够的心智能有“动机”去陷害他人。Lucas失去工作
,失去人际网络,唯一不至于社会性死亡的是有相信着他的挚友Brunn(同时也是儿子的
干爸)以及儿子,但这个谎言却导致原先的一群好友分成两边:相信的,与,不相信的。
电影故事中的时间跨度约是一年,在一年间Lucas经历了各种被取消,从原先具有良好社
会形象的幼稚园教师,成为一个“变态”。在尚未经过审判的情况,就因舆论的流散导致
即便没有经过有罪判决后的性犯罪行政登记制度,也早已从原先的公民降格成为贱民。剧
情的高潮发生在即便成为众矢之的且不被欢迎,Lucas仍然在平安夜走进教堂,试图进入
社群,然而在里头却克制不住情绪地一直回头看着Theo,并伴随着眨眼的动作。这个动作
之重要是在电影的开始处因着两人极为深厚的友谊,Theo知道当Lucas说谎时眼睛会有所
抽动,这也是Lucas在圣歌唱到中途时即起座走向Theo怒吼并捶打他,怒斥道:你有看到
我的眼睛在动吗?
激烈的质问导向了两人的和解,原先对立的两个子社群也在一年后的马可斯成年打猎资格
取得时共聚一堂。然而,结尾是一群好朋友再度前往林中猎鹿,Lucas站在林中时,背光
处站有一位拿着猎枪的男子对着他头旁的树枝开枪。这是一个警告,讯息是:你依然是该
被抓捕的猎物,你依然有罪。
大部分观众会惊讶于Klara这个孩子怎么会那么邪恶,可以这样构陷出一个谎言,导致一
个成人男子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其好友与反目成仇,甚至撕裂了社群。但是孩子是
邪恶的吗?当我们说孩子是天真的,所指的是“Innocence”,意思是无辜与无知。他们
是无知的,换句话说,是无善无恶的。当孩子在探索世界用手指捏死蚂蚁时、拔掉苍蝇的
翅膀时,我们说他们残忍—意旨不必要的屠戮,必然是言过其实的,毕竟只不过是以我们
所有的语言去捕捉孩子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现象,因为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必要性”的观念
可言。我们以年龄划分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是以“人”作为概念定义出这是一个具有思
考能力的个体,进而才能判别善恶,然而孩童如同野兽,是没有如此的理智与判断能力,
他们尚且“非人”,更不能仅以他们说出与所知者不同即以“说谎”以及“恶行”冠在他
们的行为上。若是如此,无非正是欲加之罪也。
孩子说话本就反复,尤其别忘了“Lucas显露勃起的阴茎于Klara”并不是Klara所亲口说
出,却是葛蕾与欧利所诱导式询问得到的点头回应,进而再泄漏给Lucas的家人,再召开
家长会通报有性犯罪者在校,并要所有家长注意孩子有没有“恶梦”、“尿床”等性受暴
的征兆。然而,哪个孩子不做恶梦?哪个孩子不尿床?这种再正常不过的学习历程与生理
反应,反倒成为判定有无重大犯罪的迹象,这显示出家父长主义(paternalism)的运作
中,保护孩子的先入为主观念所产生的隧道视野,以自己所欲知结论为前提撷取对象的资
讯,即便孩子—Klara已经“翻供”,却随着事件的渲染与扩散,使得Lucas已经被炼成为
变态。即便,Klara会看过勃起的阴茎,其实不过是在其哥哥的朋友拿着Ipad在其面前一
闪即逝的画面才形成的印象而已,加上其一时对Lucas的怨怼,以及父母吵架与可能的恋
父情结所产生的情感投射,因此而形成自然的报复欲望。
在诱导式询问所得到的回应,再加上葛蕾自作主张对于资讯的垄断,使得被控诉者无从为
自己辩驳。无论是在法律或是舆论上,在对于被害人的保护必然是对被告权利的压缩,反
之亦然,盖因二者是处在竞争的零和关系之中。而舆论如此倾倒,也是奠基在:“孩子天
真不会说谎”这个命题上,这个命题应是经验命题,然而是否被验证过?但在所有孩子的
无知与天真上,他们甚至不会晓得自己行为的“意义”,更不用说某些言行“是或不是说
谎”,他们就是顺着本能去行动,当下开心就拥抱亲吻,当下不开心就说出他人没做的事
,这个命题本身就错误之外,纵使退一步以“说谎”的是具有意义的概念来讨论,这个命
题同样是不符实的。
因此,即便电影揭露给我们的是Klara说出了(即便没有说,而是被动回应)Lucas没有做
出的事,若我们同样地去指责Klara,那其实我们所做的事就跟电影中的人去谴责Lucas一
般。在电影中的人物被告知(由Klara再经由葛蕾再扩及)而引导至对Lucas的批判,就如
同观影者被电影的内容所引导批判Klara一样。后设地说,这样的被操纵正是造成Lucas的
社会人格毁灭的主因。我们更应该检视的是结构上为何会有如此家父长主义的心态,以及
社会系统上为何没有任何阻碍地容许?为什么众人如此期待着一个此种罪行的发生?而若
在这样社群紧密的群体中都会发生这种猎人猎物的结果,那么在社群联系更为松散的社会
中是否将更为严峻?
同样地,马可斯作为Lucas的信任,就像Klara父母对Klara的信任一样,因为血缘;或说
,原先的好友群体分裂成二方,也都是基于友谊,没有孰对孰错的问题。重要的是在事件
的发生中必然存在的观点冲突,何者为真、为伪,应是由“证据”以断,而非互喷口水。
在性犯罪的问题中,也将产生司法的两难,无罪推定作为刑事司法的根基与性犯罪隐密性
所具有的证据匮乏性质中,必然使得一方必须要牺牲与妥协。例如我国大法官释字第789
号说明关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被害人于审判中有身心创伤无法陈述的情形时得不到法庭
接受交互诘问(这涉及到被告与律师的诉讼权、对质诘问权限制),是以例外从严的解释
且对于被告的权益有所补偿—例如强化对其他证人的对质诘问以及其他确实补强证据的存
在等。然而,即便不是在司法诉讼上,社会中的人民对于资讯的识别是否也必须要具有更
加着重于“言之有据”的立场上?
我们不能以共感共知作为基础就断定一件事实的存否,三人即能成虎,舆论也会杀人(电
影中Lucas的犬只Fanny被杀害,讽刺的是Fanny与Klara感情也十分好)。舆论是在社会上
的判官,道德上的谴责与司法上的惩罚具有类似的性质,差异只在于执行者的区别(社会
与国家)以及执行方式的不同(社会性死亡与生理性死亡)。据此,纵使要稍微退让对于
证据的取舍,但根本上也无法容许无所凭据地指控即行处决。孩子作为非人,所言所行如
同不可抗力的天灾,更重要的是身处于社会的我们所建立起的系统,如何去因应问题,却
非动辄将人给贬斥为猎物。因为,在这样的系统中,我们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猎杀的其中
之一,唯一的区别只在于“何时”而已。
picture credit: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