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主要是对以科学家与科学的悖论(paradox)
以及大篇幅的审讯场面像是精神分析式的告解(confession)
两个概念
来对应着电影中科学带来人类进步与
《薄伽梵谭》中提示的一句话:“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分享给大家参考参考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3/08/oppenheimer.html
(刊登于网志的原文,含插图与连结)
电影大概分成三种叙事方式结构。第一段落一开始借由奥本海默和共产党的关联被FBI怀
疑审讯的零碎片段。并开始回忆年轻时期对科学的纯粹向往,因为不擅长做实验,擅长对
于科学概念与想像,同时也像是哲学的方式,理解世界能量的构成,乃至于用科学的公式
与代数讲述宇宙中一个星球从诞生到死亡。电影中一段对话也解释了物理科学利用代数推
导公式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好比乐谱一般人看不懂,但奥本海默直接可以讲述的方式
,直接成为音乐。并提到量子力学的悖论(paradox):粒子与波长的状态,只能在一种
(观察)状态中显示,这样科学概念也像暗指著奥本海默被喻为原子弹之父的科学意义,
并作为时代的一大进步也同时是人类浩劫。
电影第一段交叉剪辑是相当不错的策略,除了是对线性叙事的抗拒,也是以配乐和某种格
言情景与量子力学动画的感觉串联,如同《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的音画共振,
在不太了解历史与诸多科学家的人名背景状况下比较是气氛的营造。
进而在第二段开始专注描述曼哈顿计画,打造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发原子弹与实验过程
。同时也描述美国当时二战政策的军事变动性:敌国(轴心国)德国研发的进程牵动着曼
哈顿计画研发deadline,以及虽然是同盟国盟友苏俄,但政治立场相反有所顾忌,借由情
报掌握,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子试爆,说穿了就是利用科学家从事军备竞赛的策略,最
后成功引爆,电影以正确物理状态的无声爆炸声,对比著,庆祝三位一体核试验成功的实
验室同仁众人的欢庆鼓动声恍若爆炸,与梦境般被炸弹烧焦的身体,如此心灵恐惧意味着
奥本海默步上不可回返的地狱之路。
相较于一般科学家看似有资源进行研究,背后隐含着国家主义政策导向的“不纯粹”。奥
本海默因为当时经济大萧条对共产党产生兴趣,乃至于借由阅读马克思资本论对于财产的
公共性进一步理解,并与受到共产党友人影响帮助科学家或研究人员组织工会,这些看似
作为反动与“不科学”的跨界倾向,对心理学、印度宗教、艾略特的诗等等的兴趣,描述
著奥本海默不受规定所限的“纯粹”(注1)与“非典型”。
电影第三段(末段)将火力集中在 FBI的秘密听证会,公开法庭质询过程与麦卡锡主义背
景,进而揭露了二战接续著冷战时代背景的美俄无止尽的军备竞赛,与所谓“科学推销员
”(核武是门好生意),达成了科学进步的悖论。
而审判除了是像是卡夫卡式描述着法治国家的程序与系统、机构强迫个人“认罪”,更像
是电影借由回溯前两段结构的回忆叙事线的“自白”,在奥本海默研发原子弹之后充满罪
恶感的赎罪与告解。更明显的是借由镜头切换外遇女朋友裸体跨坐在奥本海默被审讯的超
现实转场,并恍若暗示整个审讯过程是对于研发核武科学家的精神分析式忏悔。
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对于诠释与型塑奥本海默从他对于理解世界的科学理想、
到患有忧郁症,模糊的人格的“纯粹的科学家”与“非典型科学家”之间。一度让我想到
台湾当代艺术家刘玗的《珍奇柜》作品:对于植物学家Georg Rumphius植物分类的“前科
学”:如何以感性认知世界,以模糊、未加以定义的诗或文学的方式(注2)。
或许这就是《奥本海默》在试图以科学家打造科技在二战与冷战政治社会中的复杂背景,
最后“化整为零”,尝试以“纯粹科学家”模糊身影的悲剧性,来拼合过往科学家传记电
影的丰功伟业。如同波耳(Niels Bohr)自己设计的纹章上的太极图与格言:“对立即互
补”。有得必有失,也像是预告当代社会的科技“悖论”:得到更多,失去更多。
(注1)
纯粹之意 以不同的领域来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受限于科学方式。
(注2)
此作品目前于北师美术馆《酷共生》展览展出,有兴趣者可以前往观赏
https://montue.ntue.edu.tw/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