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
.
.
.
.
.
.
.
.
诺兰几乎每一部作品
不管中间多复杂
片尾都会圆回主旨
而且有那种余韵缭绕
让人会想在戏院多坐一下
沈淀自己的感觉
近年不论是
天能最后尼尔的坦诚
敦克尔克的列车到站
星际效应的父女诀别
全面启动的陀螺等等
每部都有这种百感交集的惆怅感
我觉得这次奥本海默也收得超漂亮
与爱因斯坦的谈话不但首尾呼应
所传达的概念
搭配那美丽恐怖的彗星意象
席尼墨菲那“我到底做了什么”的神情
以及不断加压的急促弦乐
将那种不安震慑感真正透过萤幕
穿越第四墙传达给观众
出戏院后我真的不自觉抬头看向天空
那个几乎为0的机率
我们是真的逃过了吗?
想想乌俄 想想北韩
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一旦点燃
恐怖平衡就只会不断连锁扩大下去
完全能了解诺兰说的
这部电影会让人不安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这也是他离观众最近的一部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