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社群媒体泛滥与网红文化当道,造成即便不是名人的一般人可能也会在发文前再三思量。
不过,分享生活与炫耀、自恋之间的界线到底在哪里,是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必须谨记在心
的。挪威电影《我恨我自己》结合黑色喜剧与肉体恐怖的元素,以夸张的手法讽刺当代“
求关注”的风潮与文化,给观众满满的不适感。
想爆红无下限,毁三观也要求关注!席格娜与男友汤玛士同样自恋,都想成为人群里唯一
的焦点。走投无路的她索性猛吞俄罗斯禁药,让脸上爬满浮肿的红色伤疤,骇人的病态也
为她博得同情与目光。于是,她任由谎言与伤痕爆裂滋长,直至一切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
步。
相较于外向者总是聚会时的开心果与焦点,内向者或许比较不想要他人的关注,但能够被
“看见”总是件好事,不论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还是个性受人欣赏,受人喜爱就是赢得注意
力所施加的魔法与力量。电影从席格娜与男友在餐厅用餐开始,一开始两人感觉只是借由
席格娜生日做出引人注目的事情,当天可能也根本不是她生日,却没想到这段插曲只是两
人为了偷餐厅的名酒去跟朋友炫耀所安排的“演出”,甚至过程当中两人还为了在派对上
要说是“谁负责偷酒”而争执。
光是这场序幕,在一般人眼里就已经非常不可思议,殊不知对汤玛士与席格娜来说,病症
才正要开始而已。观众渐渐发现,两人都是容不下对方比自己更受欢迎的人,只是席格娜
的“症头”似乎更严重一点。故事发展至此,除了两人偷名酒的违法行为之外,他们或许
就像我们身边自恋、爱炫耀的朋友,直到席格娜某天上班遇到一名遭到大狗攻击的女士,
让她小小尝到走红的滋味,席格娜便食髓知味,就此无法回头。
不论是想让自己也被狗咬上头条,还是无意间看到俄罗斯禁药的新闻,决定让自己染上奇
怪的皮肤病,只要可以获得关注,要席格娜上刀山,下油锅她都愿意。电影固然是讽刺喜
剧,但现今我们时不时看到为了流量而拍摄暴食、吸毒、吃虫、玩命、恶搞等令人匪夷所
思的影片,甚至有人为此送命,便不觉得《我恨我自己》特别夸张了。
电影后段其实也有表现席格娜寻求协助,形式是欧美流行的团体心理治疗。正当观众以为
席格娜可能即将“浪女回头”,这才发现整个治疗团体似乎有点奇怪,甚至治疗师还主张
不要看医生,这也呼应在社群时代里,同温层效应很容易让人活在与自己相像的群体之中
,便自然而然以为全世界都是如此,甚至过度讨拍、取暖,这些行为非但无法让人看清自
己变质的行为,甚至还会助长,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除了多数过于极端的行为之外,为了博取关注,席格娜在日常生活里就说出不少谎言。汤
玛士个展结束后的聚餐上,主角自然不是席格娜,她为了吸引众人的目光,便胡诌自己有
严重的坚果过敏,还刻意引起骚动,就是不让大家聚焦在汤玛士身上。就连乐团成员分享
席格娜罹患怪病后的专访,她都能够顺势说自己是歌迷,但却连自己的爱歌是哪一首都说
不出来。甚至当初席格娜帮助被狗咬的女士,她对外都称当时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都袖
手旁观,殊不知真相是席格娜当下一直叫大家不要靠近。时刻想求关注的人极为了解什么
内容会有流量,思考模式渐渐也往这个方向走,为了成为众人的焦点,撒点小谎也没什么
,而说出一个谎就得说更多、更大的谎来圆。
由于流量至上已经是时下流行,即使席格娜有些行为夸张到不合常理,那也是为了符合“
黑色喜剧”的恶意,但如果早已罹患与她相同疾病的人,搞不好还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哈哈
大笑是为了什么。所以,电影在后段时特别安排两人的好友,直接点名不管是汤玛士还是
席格娜,都是很难聊天、很难相处的对象,因为他们无法忍受话题有一时半刻不是围绕着
自己,就连真心为自己伴侣的成功喝采都做不到。但是,就算朋友已经离席,这两个自我
中心的主角大概仍旧无法理解问题出在哪里,毕竟席格娜就连打算向记者朋友坦承都还在
梦想着,全盘托出可以为她赢得出书的机会,的确是病得不轻。
最后,比较有趣的是,“社群媒体”几乎消失在本片的叙事中。当然片中席格娜也曾提过
自己拍照要“发文”,但并没有在发文获得多少留言、赞数多做着墨。虽说人与人的实体
互动也有“注意力在谁身上”的考量,但现今这些行为多半与“社群媒体”有关,这部分
或许是剧组特别安排的巧思,毕竟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没那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或是否获得关注,但在社群媒体上就需要经营自己的“人设”,各种发文都要经过包装,
让许多实际认识的朋友感叹线上线下判若两人。
看完《我恨我自己》,大可解读为这是现代人为了在网络上博关注所做出的“虚假”行为
,像是“发一张吃药的照片,搭配忧郁的文字,但实际上并没有服药”。可是,电影呈现
出来的是这种行为极端地移转到现实生活后能够发展到多不可思议的程度。《我恨我自己
》借由各种令人不适的画面与行为告诉观众,过分重视他人的关注与其延伸出来的夸张行
径予人的观感如此,讽刺时下为了获得关注无所不用其极的荒谬。走出电影院我们当然可
以说:“还好这只是电影。”但我们又怎么能肯定世界的哪个角落不是正有一个汤玛士或
席格娜为了求关注而偷窃、说谎,甚至伤害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