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小行星城

楼主: reggiewang (freshman)   2023-07-03 22:42:06
虽然好像没什么宣传就默默在台湾上映了,但在世界幽浮日的七月之初,的确很适合进戏
院看《小行星城》。
.
1947 年 7 月 2 日,一个不明物体坠落在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市,阴谋论者说那是飞
碟、美国军方则坚称是气象气球残骸,不论真相为何,这天都成了外星迷的庆典。究竟有
没有外星人?端看想像力能带你飞多远、愿不愿意相信银河系之外也有其他生命存在。
.
恰好,魏斯安德森是地球上最有想像力的电影创作者,他的新片《小行星城》回到 1955
年的美国,舞台是 3007 年前曾被小行星撞击的小镇(是不是有种罗斯威尔的既视感)。
.
冷战初期,美国军方正在小行星城颁发学术奖学金,各地的天才学生与他们的家长聚集在
此;没想到飞碟乱入、外星人拿走了陨石,小镇陷入封锁状态,日常在置中版面成了虚实
莫辨的剧中剧,而招牌的马卡龙鲜艳色调,则潜伏著大事即将发生的困顿与躁动。
/
“我们有一个剧本,要演一个虚构故事,一个发生在 1950 年代沙漠城镇的故事。”
故事背景如此,但《小行星城》开场却与想像的不大相同:布莱恩克莱斯顿饰演的说书人
走进画面,告诉观众这其实是一出舞台剧,发生在小镇的一切都照着剧本走;只有 87 人
的小镇、吧台式的家庭餐馆、一星汽车旅馆和加油站,没有沙漠的荒凉粗砺、取而代之的
是简约奇幻,刻意为之的廉价布景一转眼又来到黑白片厂,演员前一秒还在彩色滤镜下对
戏、下一秒下了戏就成为黑白电影彼此擦肩的过客。
.
乍看之下,本片是魏斯安德森献给戏剧的一封情书。在这个以科幻外皮包裹的人文散记里
,一群人被聚集在一个地方,接受着被赋予的命运、被赋予的台词、被赋予的资讯量,时
空背景选在 1950 年代的美苏冷战,对照片中官方积极防堵“飞碟入境”的机密,所见所
闻封闭在某种被塑造出来的政治氛围,很难不想到麦卡锡主义,甚至有几分《楚门的世界
》的况味。
/
虽然如此,但《小行星城》比起以往的魏式作品观影门槛更高、也更难以入戏。
.
魏斯安德森对艺术形式影像化的执著,体现在他近年的作品上,而且有走火入魔的趋势:
《法兰西特派周报》把多段式电影转化为一篇篇专栏、《小行星城》则把多线人物零碎成
三大幕舞台剧;抽去故事主轴、大玩叙事结构,也反映在他一部比一部壮观的演员名单上
,因为故事一多、角色需求自然大,借助明星们辨识度高的脸孔能让群戏铺陈更有效率(
当然也有商业考量),老班底加上新成员,对于影迷来说也是惊喜的彩蛋。
.
但热闹归热闹,观众仍需要有能投射情感的主角,才能对故事产生认同、进一步渲染他影
像里独有的精致情怀。即使发散如《法兰西特派周报》,至少还有比尔墨瑞饰演的报社社
长贯穿全片,每则新闻也能读出他的价值观对办报的影响,但《小行星城》则不然。
.
杰森史瓦兹曼饰演的鳏夫摄影师一家人是戏份较多的了,其中仍可见孩子面对悲剧的天真
、天才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情窦初开、以及悲伤的父亲消化生活困境,这是魏斯安德森一
贯的关怀,他也总能用童趣把惆怅举重若轻,这样的温暖是影迷爱着他的原因。
.
只是当剧情不完全聚焦在他们身上,一个又一个角色反而成为电影讯息的载体,宛如舞台
来去的龙套,难免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空虚;这样任性的傻劲看在而立之年的我眼中,竟然
已经有些不合时宜。
/
大致来说,《小行星城》不若过往魏斯安德森的作品深刻,但这主要归咎于上述角色刻画
和叙事结构的取舍,其他层面还是相当出色。而他以作品回应时事,也一直是我很喜欢的
部份:
.
《法兰西特派周报》在资讯速食时代展现对传统纸媒的情怀,《布达佩斯大饭店》借由乱
世展现对战争和移民的反思、《犬之岛》的毛孩起义偷渡的则是缺乏同理的统治心理。
.
《小行星城》除了冷战背景值得玩味,也很难不因为小镇告示牌的“Quarantine”字样会
心一笑 – 这些目睹机密的人被限制出境,有人选择掩耳盗铃、有人试图让真相曝光,不
也是疫情时期的众生群像吗?
更多影评推荐,欢迎按赞追踪:
https://www.instagram.com/p/CuMtwQwvopC/?igshid=NTc4MTIwNjQ2Y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