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阿嬷总带着我从台东市区的台东车站搭火车到高雄车站,再转公共汽车到凤山找小姑姑,
当时一趟车程可能将近4小时,对幼小的孩子来说,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是非常无趣的一件
事,阿嬷总会叫我数山洞(隧道)的数量,数着数着我便沉入梦乡,再醒来时已经到高雄车
站准备转公共汽车了。
高中毕业后上了台南的大学,每隔1个月到2个月,便会搭乘火车回到台东家乡与家人相聚,
4年间来回也将近4、50趟,毕业后回家乡工作,但台东毕竟是乡下地方,大学朋友又以高雄
人居多,使得我出社会后仍然非常依赖搭乘南回线火车到高雄,因此这部电影-纪录片对我
来说,看着画面里熟悉的景色,又或者看到我通常睡着了没看到的景色,是既怀念又新鲜。
本片借由台铁南回线司机员、车长、道班员、站长、员工家属、南回铁路工程师、施工人员
、乘客、铁道迷以及南回线村庄商店老板娘等等与南回线相关的受访者所诉说的回忆,建构
出整部纪录片。没错,这部片讲述的不是火车,不是铁道,而是回忆。因为南回线的运行,
在这些人们生命中留下了回忆,串起这条铁道的灵魂。南回线,车站少、工作人员少、搭乘
人数少,看似一条寂寞的路线,但其实,它承载着台东-枋寮间所有人的记忆,它一点也不
寂寞。
在纪录片得知南回线在1992年才开通,当年我7岁,亦即南回线开通后,阿嬷便带着我搭乘
火车,而至今我依旧搭乘着。从开通到电气化,到未来的双轨化,我也见证了南回线的成长
,南回线也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像片中的受访者一样。
柴联莒光号通过古庄站
https://youtu.be/dYBPfx3CIqk
打了一篇感性的文,好像没说到太多电影的细节XD
这部纪录片可以很轻松的观赏,里面不会有很艰涩的专有名词,画面很美,音乐很好听,进
入的时机也剪辑得很好,唯一小缺点就是太短了,看不过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