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记得每一个需要──思想电影《本日公休》

楼主: VVin (VV)   2023-06-02 22:22:22
2023-06-02 专栏 / 天路客
记得每一个需要──思想电影《本日公休》
https://media.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2023/06/02/64798be81810e_03LB.jpg
家庭理发厅是许多台湾人的共同记忆。(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徐砚美
近来讨论热度一直不退的莫过于是“人工智能”(AI),而人工智能的运作,必然的要素
就是“大数据”(big data)。“Data”是一种以数据方式储存的资料,对应在人的身上
,就叫做“记忆”(memory)。
当我们不断忧心AI会如何取代人类现有的工作,自身的竞争力衰退、会被社会淘汰,有一
件事情或许我们真的发现的“太晚”,就是大概近二十年来,我们的“记忆”逐渐被转为
“数据”,也就是我们不再是储存记忆的“主体”,我们的电脑、手机等设备才是,近几
年,云端的储存空间才是。
再加上“算法”的出现,每一个我们消费的经验、在搜寻引擎输入的关键字、浏览过的
网站,都成为数据被传送到各个常用的平台上,再按照我们的“喜好”无穷无尽地向我们
推送内容。
我们不是现在才要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是当我们不再是自己经验与记忆的主人,那么记得
比我们更多的,更懂我们的,是否才是最能够掌控我们的呢?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50677_45421110.jpg
(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造物者对你我全然了解
现代人难以离开科技设备、网络,可是,早在大卫的诗中,就已经提到造物者的无处不在
,并且写到祂对我们的全然了解。整个诗篇一三九篇,大卫提到我们的任何行为(坐下、
起来、行路、躺卧)、任何意念、任何一句话上帝都完全掌握;我们无论去到何处,哪怕
我们深深躲藏,在躲藏的深处,上帝也在那里。
祂是我们早在母胎之中,形体尚未成形,在地的深处被联络时,所定的日子“尚未”度一
日,祂就已经看见我们将会长成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人生,祂早将我们的名字,写在祂
的册上。
整个诗篇一三九篇,不仅是在说上帝对我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不断在告诉我们,是
祂“主动”与我们建立关系,因为他说:“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
众多!”(17节)也就是祂不仅具有这样的“全知全能”,祂也是有意愿去全然理解祂所
创造的我们。
祂与我们不像我们与人工智能,上帝与我们没有相互取代的关系,没有生存利益的冲突,
而祂对我们的全然了解,也只有一个原因,让祂的爱更无阻地流动在我们的生命之中。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75026_45421101c.jpg
阿蕊开店40年,用心守着专业技术和温暖人情。(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一生守着理发店的职人妈妈
《本日公休》是今年上映的一部隽永小品,由傅天余执导,吴念真与电影《孤味》的监制
吴明宪二人联合监制,并找来金马影后陆小芬,在睽违大银幕20年之后,饰演女主角阿蕊
这个角色。
故事叙述阿蕊开设男士家庭理发已经四十年,随着社会的演进,这样的店家在城市中越来
越少,即使在小市镇也越来越少见。顾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在时间的推进下,有的搬
离旧居去与儿女同住,有的患病不能再像从前定期来剪发,有的就在某刻,生命戛然而止
,在人生的列车上落站。
但是阿蕊始终日复一日,开店、打扫,一如既往地将店面扫得一尘不染,将客人要用的毛
巾洗好、晾好,再放进加热的蒸气箱内备妥。
纵使店里客人不多,阿蕊总是备着一个笔记本,记录著每个老顾客的电话,白板也记录著
每个客人上次剪发的时间,以便提醒对方该来剪头发了。
一个人,一间店,一台电话,一本记事本,一块白板,就成为了阿蕊经营这间理发店的全
部。她不仅独自用这间店,养大了三个儿女,更照顾了许多客人,甚至四十年间,从第一
代剪到了第三代。
不同于城市里那些大的发廊、理容院有先进的设备、知名品牌的美发产品、多样化的剪染
烫护技术,也没有行销、广告、集点送、生日礼等会员服务,她有的,就是一颗“服务的
心”,用她所能,做到最好,也用她所关心的,给予最温暖的。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37579_45421104c.jpg
油腔滑调的发型师Andy,与同发廊的阿玲抢客人。(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记得每个客人的需要
阿蕊的细心与用心,再加上她累积的经验,她看人一眼后脑勺,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头是圆
的还是扁的,头发是细软的还是粗硬的,这人的性格也都写在他的头型与发质之中。刀刃
的接触是亲密的,也是危险的,这让下刀之人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不能马虎,阿蕊自己
都说,被她剪过头发的客人,都会上瘾。
然而,真正让顾客信服的,不只是阿蕊的技术,而是她慷慨付出的那颗心,电影就是从阿
蕊的一次“远行”作为故事主轴,而这次远行,就是要为着她一直以来的客人,一位老牙
医剪发。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21937_45421103c.jpg
阿蕊开着老车要为老顾客剪发,途中迷了路。(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她并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以致三个儿女都轮流劝她,这种又花时间又不赚钱的事情就
别再做了。儿子要她把店给收了,在顶楼装设太阳能板,收租金过日子;同样当发型师的
女儿阿玲,建议她外出一次就要收个两、三千块,这样才划算。
但是,阿蕊只是将店门口的铁门拉下,挂上“本日公休”的牌子,店里是公休的,但是人
却无休,她一个人开着一台老车,颤颤巍巍地去到老牙医的家中,途中经历了几次迷路,
还把车子开到了田里。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38987_45421109c.jpg
儿子劝阿蕊把店收起来,收租金过日子。(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平凡是生命伟大的品质
看着《本日公休》中的阿蕊,我想起了也是开理发店的外公与外婆,外公三年前逝世,外
婆今年已经91岁,两个人都是瘖哑人士。他们很年轻就去瘖哑学校学习剪发理容,在台北
松山五分埔开设一间名为“如光”的理发厅,也是一开就是四十年,在两千年初歇业。我
自小到高中前的头发,全是外婆打理。如今91岁的她,仍会帮我们这些孙子的小孩、她的
重孙剪头发。
平凡,听起来是不特别、不突出,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可是,对我而言,一位理发师
,记得“每一位客人”,不只是他们的头发,而是他们的生活:生小孩、娶媳妇,家里人
的生老病死,谁考上了高中、大学,谁又出国深造回来。这种“记得”,是人与人、生命
与生命之间最宝贵的联结。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34441_45421107c.jpg
阿蕊帮孙子理发,仍把前女婿当子女般互相惦记。(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它不是教会里回报小组人数“表单”上面的“Data”数据,不是节日里才在手机通讯录想
起来的“某位朋友”,它或许就是没有办法记得很多;就像阿蕊的那间店,在她的儿女看
来,规模永远都是那样,可是,它却有永远无法取代的,就是有个人,永远把你放在心上
,即使你都忘记了,她却记得。
这种平凡的惦记,这种把日常当作无比重要的记忆,是平凡的,却也是伟大的,因为它就
是一种慷慨、一种付出、一种牺牲,却也是一个人一生的志愿,她的心之所向。
https://ct.org.tw/upload/news_article_cms/2023/06/02/89389_45421105c.jpg
(剧照提供:威视电影)
基督教论坛报
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25&article=139540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