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莱拉兄弟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3-05-03 01:52:29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伊朗新锐导演萨伊德‧卢斯塔伊的第二部剧情长片《缉毒风暴》,讲述毒贩与警察间的斗
争,以及伊朗国内的毒品泛滥与贪污渎职问题。去年执导的第三部剧情长片《莱拉兄弟》
,则直指伊朗的父权制度与传统陋习,遭到当局全面封杀,但却获选为坎城影展正式竞赛
片,也夺得当届的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年近40的莱拉,花费大半辈子照顾年老的父母与四个兄弟,独自一人维系起家庭生计,却
因突如其来的庞大债务引发家庭崩溃的危机。
导演的前一部作品《缉毒风暴》点出的是人民公仆贿赂成性的丑陋,而在聚焦庶民生活的
《莱拉兄弟》里,小至担任厕所清洁工的帕维兹,都会以职务之便向不愿等待地板风干的
使用者收取额外的清洁费,大则婚礼礼金也会浮报以让家族族长从中抽成。市井小民如此
,更遑论政府高官内部的贪污情况,国际透明组织发布的清廉印象指数中,伊朗在180个
国家里排名第150。虽说这份评价只是由各国的国情分析师、学者与商人,针对各国的公
务人员与政治人物进行的评比,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虽然从片名、海报到叙事与主题都明显指出本片的主角是莱拉,但在这部批判父权,鼓吹
女性自主的电影当中,导演最终还是将担负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的重责大任交给
大哥阿雷萨。他从本来怕麻烦、怕事的懦弱个性,到为了家人、为了自己挺身而出,最后
甚至愿意在争取劳工权益上大力发声,甚至拿起灭火器砸碎玻璃,代表阿雷萨已经走上与
其他甘愿只领部分欠薪者不同的道路。即便贯串全片的点子制造机是莱拉,但除了掌控全
家的爸爸之外,推动剧情前进的是阿雷萨,而这一切都始于莱拉与阿雷萨在医院的一场戏
。阿雷萨开始愿意聆听不但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象征他踏出改变的第一步。
即使故事围绕在这一家人困顿的生活,在一遍遍的转折中,仍旧保有希望。在百货公司担
任秘书的莱拉由于工作的关系,事先得知厕所将要改建成商场的情报,这个消息对穷困的
他们来说便是“苦过去海阔天空”的希望。情节的安排让人本以为导演想告诉观众的是,
穷人之所以历代无法翻身就是如同《做工的人》所演绎的,会一再受骗上当或做出错误的
投资选择。这份希望曾降临这个家,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而溜走,就像帕维兹明明没钱,
却与妻子生下一堆女儿,为的就是给老父亲“拥有孙子”的希望。
没想到,伴随这份希望而来的是永无止尽的情绪勒索,甚至还包括以对这个家庭不闻不问
的已逝家族族长为孙子命名。朋友在观影后不禁认真提出疑问,为何这第三代唯一的男丁
只在出生那一刻出现,之后便再也没以任何形式出现在画面里。不过,以这个角度来说的
话,孩子没在最后老爸爸过世的生日派对上现身稍嫌可惜,可能也代表着获得孙子对这个
家来说只是一闪即逝的希望而已。
将近三小时的片长里,除了有精彩绝伦的大量对话之外,导演的场面调度(Mise en scè
ne)也非常精湛。导演必须巧妙地将每个画面的布景、服化、光影与空间安排得当,同时
能好好地利用自己设置出来的视觉主题来说故事。《莱拉兄弟》中的大场面有二:其一是
开场的罢工冲突,不仅要掌控大量临时演员,还要透过镜头调度,利用画面中角色的动态
变化来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情绪;其二则是前族长孙子的婚礼,清一色的男性在高级饭店里
狂欢,纸醉金迷且钞票满天飞的景象让人差点忘记这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有经济困难的家
庭。
小场面则从莱拉与兄弟间大大小小的争吵到深入各个角色情绪的脸部特写都有。全片不断
出现的争执可不是唇枪舌战而已,上演全武行也不在少数,当这些场景都在这家人不大的
陋室中发生,不同的视角与摄影机方位的变化便显得更为重要,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近
距离感受角色间的紧张气氛。至于各种脸部特写,则是导演展示人物关系与演员演技的完
美结合,每个角色深情凝望镜头的瞬间,观众都能瞬间被掳获而同理他们的心境。
虽说《莱拉兄弟》讲的是这家人的故事,但其实导演控诉的是投射到整个伊朗社会的父权
。莱拉的兄弟并非全部好吃懒做,但阶级复制本就比翻转阶级更容易。除了原本在工厂全
职工作的阿雷萨之外,其他三个兄弟只能靠打零工或从事非法的诈骗工作过活。就算莱拉
已经是家庭里的经济支柱,她在家中的话语权还是低落得可怜,从片中五人的互动也能看
出,即便手足之间的情感让兄弟大致还算支持莱拉所提出的想法与意见,但只要老父亲一
声令下,已经签约的店面也得厚著脸皮去毁约。
导演将莱拉塑造成一位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即使知道爸爸从中作梗自己的婚事也没有真的
怎么埋怨,对于待在家里一肩扛起众人生计,她的态度就好像“就算苦终究是自己的家”
。但老父亲过分的是,一次次破坏孩子们或许有天能够拥有的美好:不让阿雷萨娶心爱的
女人、不让最聪明的马努切去读大学、不让帕维兹自己为儿子取名,而且明明有钱却也不
愿让家人的日子好过一点。
当莱拉发现爸爸的金币并非抵押房子所得,愤而打他一巴掌,若非其他兄弟拦阻,最为愚
勇的兄弟法哈德早就教训莱拉一顿。即便老父亲真是抵押房子换取金币,平白送给亲戚当
作婚礼礼金进而当上族长,也不比买下象征未来希望的店面更能改善这家人的状况,但莱
拉的兄弟仍然在本质上受到父权影响。就连最后发现爸爸过世的都是已经完成英雄旅程、
成功蜕变的阿雷萨,代表最后推翻传统陋习、改变这个家的依旧是男性。
就像莱拉出场时使用震波治疗腰痛与阿萨德的工厂暴动之间,以枪声互相呼应,家庭中的
父权就如同镇暴的枪枝一般,狠狠打在莱拉身上,即使电影结束在莱拉含泪的微笑,伊朗
的未来也不见得可以脱离父权的掌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