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油麻菜籽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3-04-27 01:46:54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改编自台湾作家廖辉英1983年的同名小说,《油麻菜籽》透过女主角30年的岁月,阐述台
湾女性的地位从如同油麻菜籽一般“落到哪,就长到哪”到独立自主的职业妇女随处可见
。当年由于报名金马奖,另外将台语版配音为华语,将近40周年的现在数位修复之际,特
别以当年原汁原味的台语版上映,更显示本片的乡土风情。
透过陈秋燕与苏明明饰演的两母女,反映三十年来台湾女性地位的变迁,以及整个台湾从
农业社会进入工商业社会的步调。文质彬彬的导演柯一正首次亮相银幕担任男主角,演出
不俗,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传统的一家之主因为经济问题而大权旁落的活生生写照。
光看片名的英文译名,可能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但当电影开始之后,“阿惠”的台语一
出现,观众便会发现,原来主角并不是陈秋燕饰演的妈妈秀琴,而是出场时与哥哥阿雄一
起红着眼眶躲在门后看爸妈打架的阿惠。这个家里妈妈的辛苦从小就只有阿惠看见,明明
年纪比较小,却帮忙分担大部分的家务事。即便是当时“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影响,就
连劈柴、挑水等粗活,都由阿惠负责,身为男孩子的哥哥只须在外快乐地玩耍。
阿惠辛苦擦好的地板,阿雄从外面跑进来,鞋也不脱就直接踩上去,就像当时在外拈花惹
草的爸爸李世俊一样,将妈妈的付出与辛劳践踏在地。哥哥偷水果被农人抓到,遭到妈妈
处罚居然还说出“你打我,我叫阿爸打你”这种不孝的话。甚至妈妈流产的晚上,拖着虚
弱的身体爬到家里唯一的“男人”身边,却怎么摇都摇不醒。最后,救妈妈一命的仍旧是
在她重男轻女观念下认为没什么用的阿惠。反而是有读书的爸爸,知道阿惠考上北一女,
说什么也要栽培女儿。
母亲的辛苦本就非言语所能形容,再加上女权高涨,近年国片也对“失能的父亲”多所著
墨。纪录片《神人之家》里沉迷赌博的父亲,让从小看在眼里的导演愤而离家;《孤味》
的陈伯昌,跟李世俊一样外遇,消失在家庭里。在主角举家搬到台北之前,李世俊同样在
家庭缺席,煮好的饭菜等到凉,男主人也没有要回来吃,只有缺钱的时候才知道跟老婆开
口要嫁妆,就连妻子流产当晚都不在家,只在隔天女儿照顾妈妈到生病时带回一个洋娃娃
作为补偿。
不过,说《油麻菜籽》呈现的是由于经济问题导致爸爸大权旁落倒也不然。一家人搬到台
北之前,本也就是他在外工作,而秀琴偶尔会拿嫁妆来贴补家用,上台北之后,也没特别
提到秀琴有出外上班,所以家庭的经济支柱仍然是在爸爸身上。至于世俊为何会从渣男突
然转变为处处为家人着想的新好男人,反而是电影没有明确说明之处。正是这个黄金交叉
,让人觉得秀琴后续似乎对家人“情绪勒索”,但若将其放到整部电影的脉络来看,便能
看出她并非情绪勒索,而是过去的经历让秀琴不得不将自己形塑成最后的样貌。
除了呈现出台湾家庭的性别角色在30年间的转变之外,从《油麻菜籽》中还可看出语言的
变迁。光是电影本身当年受限于“国语影片实施要点”而必须配上华语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而片中阿惠一家在家里都是以台语沟通,但随着他们长大去上学,便开始在对话中出现
华语,因为战后民初时,学校都实施“说国语运动”,而等到阿惠上国、高中,甚至有读
英文的短暂片段。
语言的消亡本也就与殖民主义下的政策有关,1930年代的“台湾话文论战”便是在电影描
绘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败退,但是,1970年代再掀起“乡土文学论战”,1980年代后甚至有
“原住民文学重现”。《油麻菜籽》时隔将近40年才能首次以台语上映,其与这些文学主
体性的脉络演变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娘家这么有钱,嫁到这种丈夫,有跟没有一样。”
回到电影里的性别角色叙事,秀琴并非单纯情绪勒索,而是真心害怕女儿步上自己的后尘
。虽说观众不知道秀琴出嫁前过著什么样的生活,但光是这句台词与她身为医生的父亲就
足以说明大概是“大小姐”的生活。她过去或许不需操持家务,如今不光是家务,简直是
整个家的大小事都是秀琴一个人要负责,而丈夫还在外养女人甚至家暴她,叫秀琴情何以
堪。她告诉女儿:“妳现在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上班,也不用服侍谁,不是很好吗?”
的确,接受高等教育且事业有成的阿惠,完全是当时的女强人,但庹宗华饰演的帅帅沈立
伟是她自由恋爱下的选择。
几番来回争执之后,秀琴最后摸著女儿的手说:“自己选的也好。”接受这个结果之余,
也代表阿惠可能能够拥有与自己不同的命运,毕竟当初自己是没得选的。电影既结束在结
婚前夕,观众也无法得知阿惠最后是否获得幸福,而即使在她的年代,“离婚”或许也还
不是社会大众可以广泛接受的结果,但身为新女性,倘若沈立伟也像爸爸一样家暴又外遇
,相信阿惠懂得再次选择对自己最好的未来。
秀琴手上的剪刀贯穿全片,从年轻、中年到老年分别剪断三种不同的情愫,影视圈也普遍
认为这三场原著小说中没有的桥段是让陈秋燕夺得金马最佳女配角的关键。年轻时由于得
知丈夫外遇愤而将所费不赀的西装全都剪破,据说这场戏来自男主角柯一正母亲的真实经
历,其实这种事情至今还是时有所闻,可见妈妈都爱剪破外遇老公的衣服;中年时因为发
现女儿的情书而愤而将女儿的西瓜头剪得更短、像狗啃;老年时则是由于女儿坚决要离家
、要嫁人而将自己的插花盆景剪坏。
年轻时希望能够剪断丈夫的桃花,或也让自己对丈夫死心;中年时希冀可以剪断女儿的桃
花,为了让她专心念书,但谁知道总是考第一的阿惠是不是跟《歌舞青春》里的特洛伊一
样“能够兼顾”呢;老年时则一刀刀剪断自己的不安与对家人的掌控与依赖,毕竟过去30
年这个家都扛在她肩上,要她突然放下责任谈何容易,仿佛患“空巢症候群”一般,认为
子女不再需要自己。三种情绪,三种层次,堆叠出《油麻菜籽》看似绝望却又充满希望的
女性光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