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122239 (Sharp)
2023-03-17 12:14:20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6367297
2016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直至今日仍是我心目中最佳电影之一,导演保罗
杰诺维西之后的《愿望咖啡馆》虽然还好,但在下一部的《真爱超能力》我就很喜欢。后
来发现《真爱超能力》编剧之一保罗克斯泰拉也是《完美陌生人》其中一位编剧,而另一
部意大利电影《当我们困在一起》剧本也是出自他手,结果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我喜欢的是
保罗克斯泰拉?不过当然剧本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执行力也没用,于是或许可以说是“导
演保罗杰诺维西加上编剧保罗克斯泰拉”这个组合才是我最喜欢的。由于两人合作的成品
都很令人满意,所以满期待两人下部作品《Il primo giorno della mia vita》,希望会
有台湾片商愿意引进这部。而在此之前,同样身为导演的保罗克斯泰拉则先带来了执导新
作《若爱重来》,有趣的是保罗杰诺维西也是他的共同编剧之一,和《真爱超能力》在义
大利仅差一个月上映,真的只能说这两位绝对是我现在最欣赏的意大利组合。
从《完美陌生人》到《当我们困在一起》接着再看《若爱重来》,不难发现导演保罗克斯
泰拉十分擅长描写多线叙事,过去有太多实例是当登场角色或者是发展的故事线太多,问
题自然也就跟着变多,然而在他的笔下一切是井然有序,这些故事线就像是根据其所想讲
的议题而延伸的各种情境假设,让观众在各个角色的故事里走过一遍之后,最后都能跟着
结果来进行反思,特别是在这次的《若爱重来》更为明显,八个角色三条故事线都围绕着
“若爱能够重来,你或妳会如何选择?”的提问转,但每条故事线、甚至八个人都有不同
的结局和选择,不以绝对的结果强迫观众接受他的想法与论点,而是借由充满各种可能的
开放式结局来给予你我和角色面对同个问题的思考空间,同时也顺势增加了观众的议题参
与感。
如果有各种原因会让人选择走入婚姻,那也就会有各种理由让人想要结束关系,有可能是
因为爱到最后不爱了,例如萨拉与维多;或是爱上了别人,例如爱德;也有可能是婚后才
意识到这原来并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例如宝拉;更有可能的是早在刚开始就是不得已才
结婚,只是不论如何我想,每个经历过婚姻或是正处在婚姻里的人都需要可以重来的机会
、一个可以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机会。对我而言,《若爱重来》就像是“若爱重
来”这四字假设的影像化展现,导演保罗克斯泰拉以“冒牌牧师证婚的婚姻全部无效”这
个看似荒谬却意外很有说服力的设定来让“若爱重来”机会成真。
“我们干嘛还要再结婚呢?”
在“如果爱能重来”这个假设后的,是对自己的提问,“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
再结婚?”又“为了什么而结婚?”,是因为真的爱吗?还是只是习惯了有对方的陪伴?
虽然在这些故事线里,导演保罗克斯泰拉利用各种现实问题,从要不要生孩子、事业和家
庭的取舍到另一半偷吃是要原谅还是放手...,来打击并考验著这几对夫妻,可是最后能
够给出答案的,终究还是只有自己。因此在我这里看来,《若爱重来》更像是属于“个人
”的故事,如同在电影中宝拉的婆婆告诉她的那番话,没有人能够勉强她要生孩子,就算
丈夫安德利亚无法谅解她的决定,导致两人最终无法再次成为夫妻又何妨?婚姻不该是委
屈妥协,应是讨论后的共识,要是有一方无法接受,那就干脆还给彼此自由,不也是某种
圆满的结局?若爱重来不是要我们只爱自己,而是鼓励自己勇敢去正视自己的内心,要人
看清也要人想清,然后再在决定第二次机会该给爱情,还是留给自己。
很喜欢电影的最后,放上了这四对夫妻当年结婚的纪录影像,用已成过去的美好来回望现
在两人的状况,有些讽刺也有些苦涩,曾经许下的誓言就像那位替他们证婚的牧师,怎么
都是假的。至于这些影像会是这四对夫妻后来的再次牵手或是终成追忆,导演保罗克斯泰
拉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他留了空间好让观众在电影之后继续对他们的想像,虽然片尾放
了美秀集团轻快爽朗的《恋人》,但看着这些影像再想着后来可能的发展,我更直接想起
黄小琥的《重来》,歌词写道“如果能重来,诚实的去对待,彼此都没疑猜,就没有理由
分开;如果能重来,回忆当作尘埃,心不曾被伤害,就能无瑕疵地爱。但是重来却不能保
证爱的成功或失败,要重来多少次后才会明白?”,《重来》的歌词更为贴近电影,也许
在看完《若爱重来》之后可以听这首歌,会比《恋人》来得更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