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巴比伦

楼主: AACKball (阿姨洗碟录)   2023-02-15 13:23:08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巴比伦》有个盛大华丽的酒池肉林开场秀,但随着剧情推进也越来越多似曾相识的桥段
,直到我听到了《Singing in the Rain》,才发现这原来是改编后的限制级版《万花嬉
春》啊。
其实这是很偷懒的说法,毕竟相较于《万花嬉春》的温馨浪漫以及欢乐的气氛,《巴比伦
》明显地展现了好莱坞比较黑暗、充满欲望甚至邪恶的一面。只是充斥全片的《万花嬉春
》彩蛋,让人好奇编导有多爱《万花嬉春》,抑或者是以类似《万花嬉春》的背景来延伸
揭露电影圈交错复杂的另一面。
《巴比伦》背景是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时期,主要角色包含了一个大明星、一个
梦想成为明星的年轻女孩、一个想闯出一片天,留下一些事蹟的年轻男孩。之所以会给我
这部片是以《万花嬉春》为底做延伸的感觉,是因为每个仿佛致敬《万花嬉春》的彩蛋,
背后都有较为阴暗的另一面。
例如拍摄古装英雄片的大明星,在萤幕上看来是如此不可一世,而对外的人物设定也是积
极地认为电影需要改革,应该要更加进化。但谁知道这样一个看起来正气凛然的巨星,在
女侍者试图刻意接近他时义正严词的对女侍者说了一番道理,却是以退为进的一边树立自
己清高的形象,一边仍是觊觎女侍者年轻的肉体。银幕上威风凛凛的形象,谁知道开拍前
他才因为前一晚狂欢的结果而宿醉不醒,甚至待机时也是酒不离手,连走都走不稳的被搀
扶到定位开拍呢?
可是这段我却觉得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是这样一个醉汉,当摄影机一架起来却又马上恢复
正常的对戏,深情款款地演出,甚至留下堪称经典的一幕;另一方面是这段除了男主角状
态不好,整个片场也是鸡飞狗跳,临演不配合,严重拖延导致拍摄时间不够了,又发生摄
影机损坏,急忙到镇上去租新的时间越拖越久,但最后当终于租到摄影机,演员定位,趁
著太阳下山前的最后一次拍摄,却拍出最精采的一幕。让人觉得有时候很多事情即使经过
再多缜密规画,却不一定能照预期的发生,而有时在最混乱或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却诞生
了最好的结果,世事就是如此无常。这段我觉得也呼应了后面电影巨星与舞台剧演员有关
演电影的是不是真正演员的争论(而这又是一个与《万花嬉春》相似的片段):呈现在大
银幕上的片段,都是精挑细选后提取出来的精华,但舞台剧每次可能都有细微的差异。而
且所谓长青的舞台剧,其中的角色经常会换过很多代演员,但电影除非翻拍,不然一部电
影问世,它就会永远留存在世上。
而想成为明星的年轻女孩,她把握了难得的临演机会,展现了眼泪能收放自如,甚至能配
合导演所需要的情境做微调的天赋演技,一举成名。这边与男巨星一开拍就马上入戏的片
段一样,我看这段莫名觉得很感动。这就是“专业”,不论你头脑多昏沉,意识多不清楚
,一听到 Action 就马上进入状况;不管你心情多雀跃或多紧张,一打板马上就能调整到
哀伤或羞愧的情绪。“专业”或许表示你有着深入的相关知识与技术,或许表示你在这个
领域出类拔萃,但更多时候,它代表的是能够长久稳定维持水准的产出。
只是当她成名后,随着社会风气变化,原本喜爱她的群众开始批评她放荡不羁的态度,再
加上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后,因为她的嗓音不够甜美而饱受讥讽。这些也是电影或演艺圈的
人经常遇到的状况,群众时常一厢情愿的将某个角色的形象投射在演员身上,而忘了角色
与演员的差别,又或是因为演员出名了而开始被征收名人税,群众开始有诸多指点,认为
演员就是该背负一些道德责任在身上,无视他们自身的意愿。但最讽刺的是明明最善变的
就是群众自己,上一刻或许还将这个人捧成神,下一刻就觉得这个人的作品一文不值。
贯串全电影的是巨星的凋零、年轻女孩的崛起与衰落、年轻男孩的奋斗与被逼退出这个圈
子,观影时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美国梦”这个词,以及电影随之而来对这个词汇的嘲讽。
也许在这片希望之地有着无穷的机会,而电影中的角色也抓住了这些机会崛起。但大环境
可能改变,而转变的力道可能超乎想像,即使你是大明星,也可能完全无法抵挡这股趋势
,沦落到只能当个在背景合唱团中唱歌的一员,失去以往总是站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灯;又
或者这里太复杂,有太多的诱惑,你可能染上毒瘾、赌瘾,进而让你身败名裂;或是有着
许许多多外人看不见的阴暗面,你也许不想接触他们,但他们却可能自己缠上你,导致你
万劫不复,只能隐姓埋名的逃亡。
三小时的电影几乎浓缩了电影圈的各个面向与各种要素,看到了电影业的黄金时代与重大
转变,看到了影星的崛起与没落,更看到为了拍电影而要去与上流社会或资本家们打交道
,忍受他们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或是阴暗之处也想伸手进来分杯羹的黑道势力,以
及随之而来的黄赌毒,这一切都与利益,都与金钱有关。也许你以为这是世界上最魔幻的
地方,但它同时也是最现实的金钱世界。
只是当《Singing in the Rain》在1929年的背景传唱,当远走他乡的男孩在几十年后再
度回到这片梦想之地时,看着刚好在1952年上映的《万花嬉春》,看着片中种种似曾相识
的片段、勾起的回忆,观众们还记得男孩的梦想是什么吗?是创造永恒的事物,留下不朽
的功绩,而电影正是这样的产物。
作者: LondonHearts (破戒僧)   2023-02-15 16:56:00
满好看的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