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时间虽累,石则坚执:《高原上的家屋》

楼主: watercolor (我们同样没有名字)   2022-12-23 09:54:34
    本文涉及剧情,且具个人观点,建议观影后再读。
    本片已上映第二周,有意者请把握本周时间。
    图文网页版:
    https://vocus.cc/article/63a4f39afd8978000123156c
    预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IRWaDMFFc
~*-*~*-*~*-*~*-*~*-*~*-*~*-*~*-*~*-*~*-*~*-*~*-*~
时间虽累,石则坚执:《高原上的家屋》
  如果活了大半辈子,已然熟悉生活周遭的一切,以致能够知道死亡就在
笔直的前方等待着你,你会继续前进,还是转弯绕道,试图将路途走得更久、
更远?
  代表玻利维亚角逐2023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高原上的家屋》(Utama),
是导演亚历杭德罗洛艾萨格里希在拍摄电视纪录片剧集时走遍玻利维亚,旅
途看到安地斯山区居民所面临的现况,受到启发决意拍摄。电影的第一个镜
头是在风声当中,主角比希尼欧(荷西卡尔奇纳饰)向落日前进,那就是他
人生的写照:走,一如他说的“我要走路才能活下去”,每天未亮便在高原
上牧著骆马;妻子席莎(路易莎奎斯佩饰,两位素人演员在现实生活中亦是
结缡近五十年的伴侣)则是远道去村里打水,在田里工作,用最原始的作物,
准备一日餐食。身为原住民“克丘亚人”的他们虽然生活简朴,却也能安然
度日──如果没有沉重的呼吸声,和不知何时会涌上的剧咳与疼痛;如果不
是将近一年的旱象,使大地干涸;如果不是漫天的风沙,愈来愈少的作物,
限缩着他们的生活空间……
  他们不以为苦,相信只要下了雨,一切困难都能解除。还在等待的时刻,
孙子克雷维(桑托斯乔克饰)忽然到访,既带回昔日父子价值观的龃龉,
“到城里跟他们一起住”的建议和未解的生活困境也考验著比希尼欧的决心。
一开始,爷爷因以往孙子到访都为受罚,加上孙子只会说西班牙语,几乎不
懂传统的克丘亚语,对他全无好脸色,直到孙子早起跟着放牧,问起为何不
愿离开,爷爷回答:
  “有些地方是神圣的,你不懂吗?”
  “当神鹫知道自己即将死去,觉得再也不能飞时,就会到最高的地方,
收起翅膀坠落而死。”
  由此可知,爷爷的生活是循着大自然的规则进行,他宁可走到最后一刻
倒下死去,也不愿到城里向儿孙乞食,或为了吊一口气忍受“医疗”的折磨,
那对他来说虽生犹死。当他相信孙子是真心来帮忙之后,态度才稍有好转,
过程中还和留在当地的同伴上山献祭骆马祈雨,然而气候变迁使干旱持续,
不仅井底打不出水,爷爷的体力也渐难应付艰苦的劳动。即使如此,比希尼
欧仍坚持隐瞒妻子病况,拒绝孙子的提议──直到他咳到无法走路,倒地不
起。
  比希尼欧是固执的,他未曾了解儿子离去的真正理由,只觉得他懒惰又
害怕,吃不了苦;他也没有试图理解孙子是因为孩子即将出生,希望能接他
们回去住的心意──或许那也是因为,无论是儿子或孙子,都没有试图理解
他必须持续行走的这片高原,是他用双手生活,以毕生熟悉的归处;或者辨
读迹象、感应自然的过程,是他确认一己生命“存在”且具有价值的信念。
如果迁移必须同时舍弃归处与信念,那与将病鸟剪去翅膀关进笼里又有何异?
  毕竟是血缘之亲,为了爷爷的身体,孙子也不轻易放弃──尽管一度被
爷爷的冥顽不灵气走,却没有真正离开,而是带了医生来给爷爷看病,证实
了爷爷病势沉重──乍看之下“非得离开”的理由,在爷爷眼中祇是“毋须
离开”的确认。在他一颗一颗把止痛药剥出来扔掉,转头与神鹫对视一如与
死神照面的片刻,仅是从预兆再次证明他大限将至。因此他把自己所有的、
能在城市里兑换的财产,和头上戴的帽子,交给了孙子,叫他离开;孙子则
终于接受爷爷的决定,把散失的骆马找了回来──顽石不灵,只因与信念相
违,否则石亦有情。不久,爷爷在梦里安然逝世。
  除了世代冲突,导演亦借由比希尼欧和席莎与村人的闲谈,淡淡带出玻
利维亚政府未能致力于开发水源、解决干旱,以及试图改善偏乡医疗资源不
足的城乡差距,致使村民一一搬离,只留下不愿(放弃土地以致失声)或难
以改变生活方式的老人咬牙苦撑。比希尼欧的坚持是无意义的吗?那是他选
择的生活方式,是他生命价值的坚持,而他幸运的是,席莎始终都是他最亲
密、彼此理解的伴侣:他忍受病痛的折磨,隐瞒状况,不愿让她担心;在外
总是挺直著背走路,却会在妻子身边屈身将头枕在她的膝上,像孩子一样安
睡;他会在放牧时寻找喜欢的石头,像赠送花束般赠予妻子,每颗形状不同
的硬石,代表了他眼中的美、以及坚定不移的爱。当孙子劝爷爷搬到城里时,
总会要他为奶奶着想,比希尼欧则答:“你阿嬷是我的事。”“她得跟我走,
去湖边,越过灵魂之路,然后死去。”他确实没有问过妻子的意愿,诚然是
他一贯如顽石的表现,但我认为,这正是他们对彼此的深刻理解与信任,是
生命的共同体。在比西尼欧离世之后,镜头转向桌上那成堆的石头;在葬礼
当中,席莎在花朵的中间放了一块石头;以及孙子在葬体后要回到自己新建
的家庭,独留奶奶牧著爷爷留下的骆马,向着落日前进,而远方有雷声隆隆,
预告大雨将至──
  与首尾呼应的画面,既是生死的循环,亦是一种价值的延续,一如爷爷
曾告诉孙子:“死亡是为了新生而存在。”这样顺应自然法则的信念,不因
岁月摧残、环境苛刻而扭曲,并非被动的忍耐与固执,而是主动的、对自我
生命实践的坚持,一如比希尼欧与席莎之间的感情──最珍贵的不是不变,
而是尽管变化始终存在,待他们亦不留情,却始终能同心同行,至死无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