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看完后第一个感想是 Anya Taylor-Joy 和 Ralph Fiennes 真的是这部片的亮点。
Fiennes 不用说,把 chief Slowik 的控制欲和偏执演得非常出色。
Anya 不用演也够好看的了XD
除了这两位外,其他演员也都把他们的角色诠释得相当到位,
整部片可以说是靠这些演员撑起来的!
虽然预告和宣传都说这是部惊悚片,
不过看下来觉得根本没有惊悚的片段(除了副厨出来那段可能转折有点快会吓到人,
勉强算吧......),整部片的比较接近使用黑色幽默的讽刺剧,
看完那些"惊悚"桥段后的反应是想笑而不是恐惧或是悬疑感,
所以其实调性还蛮轻松的!
另一个会让人觉得这部片是搞笑片的原因,
是里面几乎每个角色(Anya除外)都是刻板印象阿!
控制欲超强的主厨、什么都不懂只会花钱的有钱人、死心踏地的粉丝、苛薄的评论家......
全照的既定的刻板印象来建构角色,剧情中也完全没有让这些角色有所发展。
这样的设定实在很难用认真的态度看这部片!
当然作为一部反映现实及批判文化的片来说,这样的设定算是标准的,
就是用来反讽这个生态中的虚伪与愚蠢!
所以说看不懂可能是被预告误导或是期待错误,不然我觉得是一部蛮直观的讽刺喜剧!
虽然说了这么多本片优点,我也觉得应该给个好雷,
不过我觉得这片有一个很大的致命伤,就算用喜剧或反讽也很难打圆场。
而这个问题就是对于影片中不同类型角色的结局。
这部影片影射了几种类型的人,分别是:
1. 美食评论家:
靠着一张嘴在这个生态圈中生存,
本身可能不是专家,但是他们的意见却被一般大众当成专家意见,
因此可以左右一间餐厅或厨师的命运(chief Slowik 就是被评论家看好后才红的!),
但本身却完全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最后主厨都想方设法讨好这些人,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料理!
2. 主厨(Chief Slowik):
本来是一个速食店做汉堡的,依靠努力及机运成为一代大厨。
对于顶尖料理行业的生态非常不满且因此精神异常,但实在很难说他是无辜的。
他对于料理的偏执,对员工和顾客的控制欲及自恋性格,虽然病态,
但他本人其实很享受这种可以呼风唤雨及受人崇拜的感觉。
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用爱做料理,其实说到底只是自己的虚荣心和偏执在作祟,
早就忘记了做自己喜欢的料理是什么感觉!
他与其他的角色就是处于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状态,
所以他本身也是这个扭曲的生态圈中的一分子。
3. 美食知识家(Tyler):
对于料理作为一门知识非常的执著。懂得几乎所有料理的专有名词、
使用器材及相关知识,因此经常拿这些知识炫耀,
甚至自傲的认为可以与比肩专业主厨。
当然一旦让他们上场亲自实作(向电影中Tyler那样),就会马上破功!
4. 业余饕客:
对于料理或美食完全没有概念,到高级餐厅完全是来蹭的!
像影片中的过气演员和有钱夫妻,
就只是借用餐厅及主厨的名号来凸显自己的身分地位而已。
5. 餐厅投资人:
包括在餐厅用餐的企业家三人组及被绑上天使翅膀丢水里的那位......
他们在乎的不是料理或是厨师,他们在乎的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
料理艺术什么的对他们还说通通是屁,有钱赚最重要!
因此可想而知不会尊重主厨的专业意见!
这些是我看到呈现在电影中的角色类型,非常的......刻板印象,
都是既定现成的样板,没什么太多的深度,当然就像前面说的这个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些人应该受到什么处置?
电影中有些人的确有做特别处理的,像是Tyler,让他直接当众出糗,
被主厨羞辱一顿后就羞愧自杀了
(有看到有人说是主厨命令他自杀,Tyler作为脑粉所以照办......),
这是一个针对这个角色所做的专门处理,算是漂亮地把这个角色收掉!
但其他人似乎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要说对于各个角色的专门处理,最主要的是那一幕在饼皮上刻画出这些人最丑陋的一面,
但这些事件跟这部电影的主题 - 料理,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
商人作假帐赚钱、演员演的电影很烂、饕客对妻子不忠、评论家害其他餐厅倒闭......
这些可以算是罪过,但和Chief Slowik或料理的关系非常薄弱,
顶多是Chief Slowik对于这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人的恶作剧,
要把他们当作这些人该死的理由,我觉得并没有打到点!
当然上述的状况,依据电影的铺成其实还是可以知道电影要表达什么。
但这些人最后发生什么事?他们全部一起变成烤棉花糖XD
这样的处置实在不像是Chief Slowik会做出的决定阿!
这就像是主厨拿到一堆上好食材,但最后决定把这些食材参在一起做撒尿牛丸......
Chief Slowik可是一个连Anya该放在顾客还是放在工作人员都要犹豫再三的人,
他完美主义的个性应该不会让他把这么不同的人全部用相同的方式处理掉!
既然有了Tyler的例子了,那为什么不继续这样拍下去?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看不懂的原因:
除了铺成有点偏题外,结尾并没有对不同角色做出相对应且有意义的区隔,
只是粗糙地用烤棉花糖把所有人的命运草草带过,让收尾显得有些草率。
同时这样的缺陷也让Chief Slowik的个性(自大、完美主义、偏执)变得相对不明显,在角
色塑造上显得有些可惜!
其实这部片真的要拍成惊悚片的话应该会类似"夺魂锯"的类型,
但导演似乎没有想要走这条路。
不过就影片这样的设定我觉得已经是瑕不掩瑜了,算是今年度相当令人意外的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