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求神或创作,都为问心:《神人之家》

楼主: watercolor (我们同样没有名字)   2022-11-30 15:15:25
    预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cXguLpRh8&feature=emb_imp_woyt
    本文涉及剧情,且具个人观点,建议观影后再读。
    图文网页版:
    https://vocus.cc/article/6386fcfefd897800017e9891
~*-*~*-*~*-*~*-*~*-*~*-*~*-*~*-*~*-*~*-*~*-*~*-*~
求神或创作,都为问心:《神人之家》
  在《神人之家》前,我看过的个人式家庭纪录片是《日常对话》,导演
黄惠侦的母亲以为只是家庭“内”纪录,虽然总是回避镜头,却还是努力回
应女儿,借由镜头和访谈,逐渐接近母亲的心灵,直到女儿问至最在乎、最
想知道的问题。《神人之家》则是导演卢盈良离家多年,因为母亲一通希望
拍摄遗照的电话,返乡拍片进而解开迷惑的过程。
  家庭纪录片有一点很特别,就是导演的“亲人”面对“镜头”的反应,
跟专业演员不同却又相似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演”,“演”出一个想
要呈现出来的“我”;唯面对从小一起生活的家人,我们最难掩饰“习惯”,
所以在镜头面前,习惯与理想自我将先产生冲突,有时反而给予掌镜者新的
面貌:掌镜者想要客观拍摄,但面对不同以往的表现,如何回应亦是内在的
抉择,于是导演与家人总会出现新的“角力”,反而磨砺出彼此内心藏得最
深、最渴望却又最难以启齿的真实。
  《神人之家》聚焦于嘉义民雄卢家的主要成员──信神的有嗜赌成瘾、
处处寻找明牌的父亲,成日祭拜、任劳任怨的母亲,自小即能与神对话,务
农之余亦兼神职,却诸事难成的哥哥阿志;不相信神的有侄子卢小弟酉鑫,
以及北上后就几乎不回家的弟弟,同时也是拍摄者阿良。这样的家庭似乎不
得神眷,而由出走后归家的卢盈良导演拍摄,怎么想都泞滞险阻,光是自己
这一关要怎么过?但比起出走,终究是回过身去面对,是拉近彼此的距离。
导演亦在访谈中提到:借由拍摄,他对家人试着说出平常说不出来的话,家
人也会趁机询问他要不要回家?拍片不仅成为他们之间的对话窗口,也取代
了“神”,一次一次的拍摄成了一次次对心的卜筮。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向儿子要求红包多包两千,或许以为镜头面
前,儿子难以拒绝,却被趁机数落了一顿;母亲亦数落父亲嗜赌,父亲惯性
说“好啦”回应,再被数落每次说“好”,又出去签赌输了十几万,怪他太
早退休,天天看明牌,阖不起的旧帐翻著翻著,眼看将是一场冲突,却又忽
然软化,笑着问父亲这次猜到什么数字──正是台湾家庭争吵的共相。是啊,
生气又怎样?他不会改,他一直都是这样,这样的他就是我们的家人──那
样的转折既有“镜头下表演”的意识,亦是“演不下去了”的惯习。接着又
拍父亲拿钱给母亲买蛋,“因为拍摄的关系?”“没有,他上次也拿五百给
酉鑫,他比赛拿到佳作。”是否因为意识到“镜头”,进而察觉到“我有机
会演出一个更好的自己”?不得而知,这是掌镜者与被观看者面对镜头的选
择与冲突,交由观众各自探究。我却在这些互动中忽然懂得:年少时不免怨
怼父母明知后果却旧习不改,直到自己也渐渐有了“恶习”才稍能明白:那
是过去一路迍邅迂回,只为寻出一条能令自己安心的轨迹──我们何尝不是
委蛇蜿蜒,想要到达目的地,却不知不觉愈行愈远?这一路上总是心慌,缺
乏自信,失去方向,所以要神谕依倚;发现愈走愈偏,不知道该怎么认同自
己,所以要创作叩问──这是我要的吗?我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问神,
无论得到什么答案,最终是在问自己为何依从;创作,无论怎么观察别人,
最终是在呈现一己所见所感──无论哪一项,都是问“心”。
  “我觉得我很自私,一开始是因为自己才回来,拍到现在其实觉得自己
好像完整了一点,我不再是一个人了。”
  “你本来就不是一个人啊。”
  这段兄弟间的对话,是双方“孤寂”与“陪伴”的应答,以为要隐瞒终
生的孤寂,在察觉谁都不曾真正离开的“同在”之时,也就有了倾诉进而
“同理”的可能:神是人内心愿望的投影,家人恒是内心累积最深的记怨,
也是最放不下的惦念;以为困在浅滩,但看清了自己,也就有了辽阔的路。
纪录片的最后,导演跟过去从未看过海、死后想葬在海里的母亲一起坐火车
到海边,母亲却以为“不像海,像河”;山峦已尽,变成一望无际的海洋。
而当母亲往前走去,前滩已被沙洲岔开,“不能过去了。”“我要去探探看。”
彷若是人生之途、家庭时空的探勘──无论是问未来或者创作,我们还是要
各自前进,探出自己的人生之途;而家人之间只要有关怀,就有牵引,有依
倚,一如导演哥哥告诉他的:“你本来就不是一个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