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蓝祖蔚:担任评审团,常常比入围者更委屈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2-11-17 18:59:52
※ [本文转录自 Golden-Award 看板 #1ZTXG9OT ]
金马59》这部电影跟我“不来电”!
资深影评人蓝祖蔚:担任评审团,常常比入围者更委屈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211150036/
金钟奖、金马奖向来受到国内关注,今年(2022)金钟奖已于10月22日落幕,其中陈亚兰女
士首度以女性身分夺下戏剧节目男主角奖,创下台湾影史纪录,引发不少话题。接着,金
马奖即将在11月19日登场,届时又会花落谁家?资深影评人蓝祖蔚如何看待今年热闹非凡
的影视产业?
资深影评人、现任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董事长蓝祖蔚曾任金钟奖、金马奖评审,对电
影的评析精准深刻,但他坦言一部电影好看与否,端赖个人的成长背景、生命历程甚至创
伤与该电影“来不来电”,所以评审评选出来的电影,如果观众无法产生共鸣,就有可能
感觉失落。
放眼国内外电影大奖,除奥斯卡金像奖有较高大众亲近性,坎城、威尼斯、柏林等影展则
较偏向艺术性与独创性,而1980年代后金马奖则与欧洲影展连接,加上“每一年金马奖由
不同评审组成,所以结果就是‘没有标准’,标准来自评审,得奖参考即可!”蓝祖蔚毫
不讳言点出得奖关键在于“评审在想什么”,运气占据很大成份,所以常言道“入围即得
奖”一点也不假。
蓝祖蔚举例自己作为某届金马奖的“国际影评人特别奖费比西奖”评审为例,虽然不赞同
让某部影片得奖,但无奈当时评审团只有三位、采取多数决,无法反驳另2位评审意见,
只好由他们公布得奖名单,以示自己不愿背书的“明志”,“我比参赛者还要委屈!”蓝
祖蔚苦笑。惟一般人无从得知评审的看法与讨论过程,只有从得奖名单中看见共同决定。
不过进一步说,奖项同时反映社会现况与时代演进。今年演员陈亚兰拿下视帝,反应出台
湾的性别多元意识、开放且进步;回顾1963年第二届金马奖,女演员凌波饰演的梁山伯风
靡一时,蓝祖蔚回忆,凌波偏僻入里的演技让整部戏因此成立,让人相信梁山伯粗枝大叶
,竟然跟祝英台同窗三年,都未能发现对方是女儿身;不过由于当时整体社会风气较为保
守,最终颁发“特别奖”作为肯定。
而时间向来是公平的,它不仅会让人产生许多遗忘,也会淘洗出经典。蓝祖蔚表示,得奖
虽然风光,但一部电影即便没得奖,倘若时隔20年、30年后还有人愿意讨论,更值得庆贺
。好比1992年上映的《少年吔,安啦!》,今年7月,由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修复后
,重新在商业电影院播映进入大众视线,再度创造风潮,更在电影业惨澹之时,缔造出
916万票房(排名第8),显见经典电影修复仍然有其市场。
蓝祖蔚提到1970年代台语片的修复,《油麻菜籽》《稻草人》《桂花巷》等电影,当年放
映时都被要求“说国语”,经过修复技术让“说母语”原音重现,更能呈现电影拍摄的时
代背景。此外,今年金马亮点之一、华语影坛大师李翰祥改编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史诗钜
作《西施》,曾获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导演、男主角、彩色摄影与美术设计五项大
奖肯定,《西施》4K数位修复版,将在金马影展首映。
“科技催未来快来,文化求历史慢走”年年热闹的金马奖依旧有其重要性,过去经典也有
保存的必要,一部好电影能禁得起时间巨轮辗压,也能穿越时空“通电”各世代。
今年金马奖花落谁家,而谁又能历经淘洗留存记忆中?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