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流麻沟十五号,是场温柔的对话

楼主: iceofair (银蠹鱼)   2022-10-29 02:19:42
https://i.imgur.com/29wnYPh.jpg
【避雷用无雷短评】
噙著泪水地说,好看!
故事承载的真实已足以撼动人心,音乐、镜位、剪辑美学皆俱成熟,画面的对比,伏笔的
呼应,将情绪层层堆叠,直到眼眶与心头发烫。
结尾幕,更神来一笔的让银幕内、外的我们共感:
‘……该有多好啊。’
那是足以支持我们面对不义世界的美好渴望。
一起上戏院,让更多人看到吧!
【以下有雷】
——
开头倒置的海洋,呼应剧情后半严姐倒挂的视角;严姐与孩子的死别,对照死刑签署者的
阖家欢聚。
我很爱这些细腻的安排,运镜画面与剪辑次序的巧思,它会让观影体验更深一层,更能细
细反刍,更走入心。
佐以合宜的场布、道具与服装,以及最重要的“语言”,时代氛围活生生跃然而起。
这一切,为流麻沟打下了真实的底蕴;不出戏,就是最有力的故事舞台。
舞台上没有耸动的强暴、虐待、枪决画面,即使是该时空下可预期的,即使这些画面张力
和话题性十足,加上演员效应,绝对可作为媒体的行销爆点。
但片中仅在事前、事后点到为止,让观众能理解发生什么事就够了——
或许是真实已经够残酷,不需要再为它擦脂抹粉。
叙述者的温柔,让画面维持美丽而冷静的蓝;
闪现的一抹红,是陈萍的裙色,也是片中唯一的春色。
然青春在绿岛作废,“新生”的嫩芽熬不过冷冽的蓝。
红裙漫舞之处,是滨海的燕子洞,
那是志愿工作者的舞团排练地,也是杏子与耀辉的情意萌芽地,更是故事的血流之地。
春色化作残血,名字像花,落伫岛上。
故事是由人推动的,人的名字是陈萍、杏子、严姐。
时代剧为诠释大时代下的众生,角色群不免枝多叶散,但流麻沟有赖于凝炼的视角,镜位
安排上时不时将三位重点视角人物放在一起,使观众得以快速跟上主线叙事,既不令人混
淆,也不因人物或支线过多使节奏缓慢。
同时,片中亦将那些在历史碾压下,众多无法具名的小人物后来的命运,具体而微的预示

在岛上消失的人,死刑的人,从此噤声的人,再也不能从事喜爱事物的人。
童年起,便饱受歧视、耳语的后代。
那些白驹过隙的配角,都是各自生命中活生生的主角啊——
这些主角会成家立业,会互相交织,形成集体无法言说的伤痛。
而这些伤痛,不会只存在于一方。
以往接触第一手史料时,容易因叙事者的第一人称,共感于叙事者的伤痛,敌视对立面的
迫害者,而贴上各种二元化的标签:凶手、既得利益者、恶人,进而将标签扩展到与迫害
者同质性的群体。
曾经在接触228史料时,将国民党军论述成欺压者;等接触到眷村史料,才感悟党军内亦
有许多“受害者”。
人是具有复杂性的,流麻沟考虑到了。
好坏不是因为出身、语言、阵营,而是出自于人的选择。
于是片中角色依据性格,做了各自的选择,堆砌出一个个故事,推向了最后的结局。
我很喜欢流麻沟的结局,
第一个结局,是严姐的笑容。
这本身已经很有力量了,竟再淡入那些现实身影,那些努力想给挂念他们的家人,告诉他
们‘我很好,谢谢你,请别担心我’的笑容——
好的结局,最能久久撩拨观众的心,不能自已。
第二个结局,更是超乎期待,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对话:
为观众,也为现实中那些牺牲的人们。
那是一段岛屿之梦,让我们与半世纪前的他们,都梦回一场圆满。
悲哀的是,现实不是这样;但若电影都如现实,它就不会成为娱乐产业了。
我们走进电影院,或多或少揣想着梦,想感受美好,想充电再出发——
于是这场圆满,应了银幕外观众的求人之水,也应了银幕内的严姐、现实中的牺牲者当时
的渴望,甚至是逝去前的盼望:
‘牺牲,一定会换来价值。’
牺牲不该被遗忘,但也不能仅止于负面的沉痛;
牺牲是为了给留下的人,带来正向的行动力。
就像严姐希望传递给杏子的,或许剧组不希望散场后,只留下伤痕与沉痛,希望来到剧院
的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正向的救赎。
然后,再出发,去生活。
这场梦回,是温柔的对话:
‘牺牲,一定会换来价值。’

请保佑那些圣洁的人啊
在最黑暗的地方
也能开出最灿烂的花
作者: vierzehnhund (嗨)   2022-10-30 15:43:00
好文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