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周星驰最好笑是哪一部?

楼主: MRsoso (朔朔)   2022-09-15 12:23:40
※ 引述《stocktonty (山本优菜)》之铭言:
: 个人最推唐伯虎点秋香 原因如下:
: 1.剧情起承转合 最后又来个大考验 玩斗智
: 2.从欢乐突然又变成惊吓场面转折极多
: 3.名场面有趣台词最多
这部也是我个人心中周星驰的顶尖作品,
大家都说周星驰的电影小时候看觉得很白痴很搞笑,
长大有点历练再看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这部是让我感触最深的,
长大再看,就是一部职场剧。
可能会让人觉得蓝色窗帘,献丑。
我直接从华府开始。
唐伯虎卖身葬父,
电影剧情是唐伯虎为了接近秋香所以想要进入华府的手段。
而这段戏其实是场面试。
卖身葬父应该是选在人来人往的市集,
而不是人家家门口,
所以他是去这间"华府"公司面试,
总共四个演员,分成两种角色,
第一种角色是面试者,卖身葬父的唐伯虎、卖身葬全家的绿叶。
第二种角色是面试官,石榴与秋香。
所以这段衔接唐伯虎去华府里的一个转承,
变成一个开职场文化大玩笑的戏。
在职场里,我们去面试是竞争关系,唐伯虎跟绿叶也一样,
只是我们是"比谁好",唐伯虎与绿叶两个是"比谁惨"。
进入华府之后又是另外一段的讽刺。
例如电影开头,唐伯虎在寺庙初见秋香时,
就做足了宣传华府的戏码,
让四香发馒头给乞丐,
如果看做是华府的公关政策。
那表面光鲜亮丽做足形象的华府,
其实内部也充满了他们自己的内规以及不平等的职场文化。
所以唐伯虎进入华府后遇到他的上司武状元,
他就不是唐伯虎了。
对华府来说,他不是唐伯虎,
他就只是一个职员,一个代号─9527。
然后接着被长官军训式的操、跑步唱歌的镜头,
死做活做像条狗,被人骂不能汪汪叫,像条狗,真好笑。
还有"华府"这间公司内的标语,
例如吃饭时间唐伯虎什么饭菜都没夹到那段镜头背后的标语就是一堆内规,
什么不准放屁、不准偷柴,好像有十个吧。
当然这些内规的内容都是一些带有性暗示的黄色玩笑,但注意,都是"禁止"的规定。
而不平等的职场文化就像那块进入华府才看得到的内规立牌─
下人与狗不得进入。
春夏秋冬想要拿回卡在屋顶的风筝,
叫9527进来这个下人不能进来的地方。
也充分的说明,规定这种东西只是拿来约束比自己阶级低的人。
做为上级的春夏秋冬四香,对9527是鄙视的,
他们当下对取风筝的需求才是9527得以进入的原因。
需要你你来,不需要你你滚。
暗示职场里的种种规定,往往忽略了人性,
有的只有由上对下的剥削与隔阂。
电影也很直白,9527回答我只是下人进来不太好,
他们则说我们只当你是条狗。
接下来是华夫人,虽然在片头出现过,
但华夫人在华府内对付淫贼才是他的华丽登场。
在9527被误会是同党、掩护秋香
那本唐寅诗集是自己的这段很带劲的"西洋打击乐器"。
剧情里是秋香帮9527求情,
但做决策的是华夫人。
秋香求情以及建议9527去当书僮,不但符合故事推进,
也符合华夫人所代表的意义。
华夫人与唐伯虎在此之前彼此并没有交集,
华夫人其实就是一个注意到唐伯虎的能力,
而不是阶级看人的主管。
所以华夫人算是9527的伯乐,
9527也从此升官,9527→伴读书僮华安,
升官为华安后陪华文华武读书。
下一个镜头陪华文华武读书时的老师进房,
老师秀刺青这段,好好一个老师没事脱衣服呛我是8+9干嘛?
我也是以前在电影板看到别的文章才懂这段戏的一些名词的意义,
老师报名号时说手持白纸扇,
华安报名号则说门前一对双花大红棍,
香港有个帮派叫做洪门,
他们的阶级系统里,分别有白纸扇与红棍的称呼,
白纸扇是军师,红棍高白纸扇一阶,通常是将军或是打手,
而红棍阶层最突出的人是"双花红棍"。
所以老师听到华安的"门前一对双花大红棍",
当然就‘你大过我!?’
这段也就变成一场谁在这业界混得久的公司内斗戏码了。
接着华太师登场间接用门误杀了老师这段戏也是,
毕竟华太师不知道老师当时在门旁拿刀乱挥,
但还是不知道在怕几点,
华安不过几句老师起乩发疯,
华太师连华安是谁都还不认识,
就顺着华安的说法把老师死亡的事情草草结案。
还开心的升把华安从"伴读书僮"升官为"高级伴读书僮"。
华太师这角色,
就是与华夫人两种不同的职场上司。
华夫人虽然严厉固执,
但遇到事情会挺身而出。
华太师虽是慈祥和蔼的老公公,
但遇到针锋相对或难以处理的事情,
就哑口无言、求援、推卸责任。
一样是升官、初识唐伯虎,
华太师与华夫人完全不同,
华安在华夫人面前,得立功(抗淫贼)、得使出浑身解数(西洋打击乐器),
才得到华夫人的肯定。
可是华太师他就只需要拍拍马屁、擦擦屁股,
就能得到华太师的欢心与赏识。
升官也是截然不同的属性,
华夫人把唐伯虎从9527升官为伴读书僮,
是工作内容上的改变,让唐伯虎能适才所用。
华太师不过就是给个虾趴一点的头衔罢了。
最精彩的当属宁皇闹华府的戏码,
可以看做是华府与宁皇两间公司的谈判,
对应的角色分别是
华太师对宁皇(老板)、
华夫人对夺命书生(公司二号人物)、
华安对对穿肠(员工)。
从赏画开始,华太师符合人设的招架不住宁皇,
只能由华夫人出来解围,
还用秋香(员工)来挫宁皇(老板)的锐气。
我先跳过唐伯虎与对穿肠,
二号人物之间的对决,华夫人vs夺命书生,
两个第二号人物赏画的武戏,
都要在桌前用台面上、台面下来暗示谈判桌上的尔虞我诈,
但是华夫人的固执直接导致华府面对宁皇时的劣势,
也就是华夫人对唐府的厌恶。
所以变成华安出来救场帮忙画幅唐伯虎真迹。
讲回唐伯虎与对穿肠,
他们俩个"情不自禁"的搞笑戏码很精髓,
两人分别为宁皇、华府工作,
虽然职称不同,
但华安本来就是才华兼具的才子唐伯虎,
对应一个七省文状元兼参谋将军,身份是对等的,
两个人都是靠自身能力混饭吃的。
职称不同,不管是参谋将军还是书僮,
都是公司里待过一段时间的人,
也都是这场谈判里的员工级人物,
不论高低,两人都晓吟诗作对,
电影片头在门口等画的人抢唐伯虎的画,是因为那是唐伯虎画的,
祝之山要唐伯虎作画,是因为唐伯虎的画能卖出好价钱。
只有对穿肠,他可以看画就知道是不是唐伯虎画的。
他遇到华安出来对杖吟诗的那句好工整阿、
以及能一眼就看出是否是他的真迹的鉴识能力,
以及两人平等的地位,
对比唐伯虎在华府工作的酸甜苦辣以及被当下人轻视、
酒肉好友(祝之山)烂赌成性不够朋友、只知道拿他画的画去卖钱跟追他想追的妹子,
而欣赏他能力升他官的人还是最痛恨他的人(华夫人)。
只有对穿肠才是他的知音。
对穿肠是整部电影里,经历、地位与华安同等,
又欣赏他的才华的唯一一人。
可是对宁皇、对华府来说,
他们就只能提供"利用价值",
一旦做完了,或是输了、没用了,
他们就会被扫到一边去,
寂寞的等待下一次他们可以发挥的时刻。
所以华安吟完诗华太师说:华安这没你的事了,你可以去扫你的地了!
以及对穿肠吐血吐到一半鉴识唐伯虎的画后宁皇说:你可以死了!
不管是经历、地位,才华、兴趣,
连利用价值用完的遭遇都雷同,
两人要怎么样才不会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呢?
后面与华夫人分别对着镜头介绍自家产品(含笑半步颠、一日丧命散),
以及杀死夺命书生后重回兵器谱第一名(重回市占率第一名),
都是搞笑居多,没有前面那些镜头来得...怎么形容呢?
像喜剧的悲剧吧。
作者: westlife0903 (westlife)   2022-09-15 12:41:00
推,我记得东游记跟西游记也是隐喻,但不记得是讲什么
作者: KingKingCold (お元気ですか?私元気です)   2022-09-15 14:59:00
推阿 讲得很详细
作者: ginopun10477 (大腿牌)   2022-09-15 15:52:00
觉得你的观点很不错 很棒的切入角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