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他还年轻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2-08-30 17:04:52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以台湾文学家的身影为本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自2011年推出以来已自
成品牌。2022推出第三系列,包括年初以夫妻档朱西甯、刘慕沙为主的《愿未央》与朱天
文及朱天心姊妹的《我记得》,以及后续将推出的诗人杨泽《新宝岛曼波》与小说家七等
生《削瘦的灵魂》,不但保留下珍贵的文学记忆,也记录这些文学家为台湾多元文化所努
力的成果。即将进入初秋的时节,充满稻谷与乡间色泽的海报揭示著诗人吴晟的纪录片《
他还年轻》,阐释这位活跃于国文课本与彰化溪州的作家对土地与文学的爱。
林靖杰耗时4年为本土诗人吴晟纪录,林靖杰11年前即因拍摄以作家王文兴为主的“他们
在岛屿写作”文学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获得关注,不但获得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
国际长片竞赛优等奖”,也入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并获得最佳剪辑奖。
诗人吴晟纪录片《他还年轻》片名也有故事,这原是来自于这位“国民诗人”在迈入21纪
阶段,从 2001 至 2014 年的诗作选集名称。
1972年,吴晟在《幼狮文艺》杂志发表12首〈吾乡印象〉诗作,对土地的不舍呐喊与对农
村的真挚情感,让台湾乡土文学从此有了明确面貌。他以保护环境为职志,自诩为入世的
社会型作家,用实际的社会参与,重新定义诗人的界线。
导演花费将近四年的时间,纪录下诗人吴晟这四年来的心情与日常生活。虽说纪录片的主
角是吴晟,除了例行的写作与务农之外,电影也透过他三名儿女中的两位来侧写吴晟。长
子吴贤宁为彰化基督教医院心脏内科医师,没有出现在纪录片中,不过,另外两位身为公
众人物的儿女,大家也并不陌生,分别为前北农总经理吴音宁与929乐团吉他手与主唱的
次子吴志宁。片中纪录吴晟妻子平时弹琴、练琴的画面,以及夫妻之间逗趣的对话,从两
人的艺术与文学天分,不难想像儿子成为音乐人,并在2008年挑选爸爸的十篇诗作,发行
《甜蜜的负荷》专辑。
纪录片拍摄期间,正值吴音宁继任韩国瑜担任北农总经理时期。虽然吴音宁本身为无党籍
,但爸爸吴晟身为总统府资政,舅舅庄秋雄曾任台独联盟美国本部主席与中央委员,受到
国民党恶意攻击尚可预期。适逢纪录片拍摄,林靖杰导演也把此期间吴晟的心情起伏纪录
下来,吴晟也针对此事件著有《北农风云》一书。吴音宁自己也是农村运动工作者与作家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继承爸爸的衣钵,在社会议题与文学上贡献一己之力。
“我虽已老,世界仍年轻。”── 吴晟〈晚年》
现年77岁的吴晟在纪录片《他还年轻》中表现出自己身体仍硬朗,也热衷于前往大学担任
客座讲师或驻校作家,与年轻灵魂交流,言谈举止也透露出他不退流行的思维。但吴晟也
不只一次感慨生命的流逝,甚至他还带领镜头前往父母与祖父母安葬的公墓,朗诵自己的
诗作〈挽歌〉。“轻轻地听见/自己的挽歌/每一株坟场的小草都知道 ”吴晟说他父母与
祖父母都葬在这里,自己也快要80岁,所以无禁无忌,他很快也会葬在此地,背景搭配着
吴志宁改编自爸爸这首诗作而作的歌曲〈我生长的小村庄〉,不禁让人流下泪来。
〈晚年〉是吴晟写给玉山的诗作,由于台湾仍在两大板块的挤压下持续“长高”,因此他
说“世界仍年轻”。就像师母所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发现人生也不过就这样。”的确
,不论吴晟有多少关心社会议题的抱负,人总是要服老,也难怪他为了反国光石化写下〈
只能为你写一首诗〉,感叹自己除了写诗之外,好像无法再替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吴晟最广为人知的〈负荷〉收录在国中国文课本内,《他还年轻》不但让这位诗人朗诵自
己的这首知名诗作,也收录其他不少经典作品,包括〈晒谷场〉、〈我不想和你谈论〉、
〈雨季〉等,还有短期访问爱荷华时写给爱妻的〈洗衣的心情〉与献给恩师痖弦的〈春寒
特别沁冷〉,对喜爱读诗的影迷来说,可说是一大享受。这些诗作有的以闽南语朗诵,有
的以华语朗诵,其中〈雨季〉片段更因为时值吴晟为了翻译诗集出版而前往美国,而与译
者陶忘机分别朗诵台语与英语的版本,非常有趣。
纪录片除了以时序分为八个章节、序与跋之外,也以吴晟2002年推出的散文集〈笔记浊水
溪〉穿针引线,再次彰显他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也呈现出吴晟如何以各种文学形式为土地
发声。他身为乡土文学作家,过去又曾任溪州国中生物老师,如今在写作之余也务农,对
土地的爱无庸置疑。关注社会议题与钻研植物知识都是孕育吴晟诗作的养分,他可说是台
湾最早的斜杠“青年”之一。除此之外,吴晟也不忘持续向大师取经,以他的专业领域来
说,便是世界各国的大诗人,整片书墙的书房充满吴晟的老师。
如同纪录片开头吴晟领奖时所说,在背后一路支持他关心社会议题、写诗与创作的,便是
妻子庄芳华。片中每每出现开车镜头,都是由师母掌方向盘,想当然尔,当初为了撰写〈
笔记浊水溪〉而进行的田野调查,肯定也有妻子伴其左右。片中师母也朗诵一首自己的诗
作,也透露自己平时会如何打下生活记事,同为教师的她,也是位文学家。她与吴晟,一
个打键盘,一个执笔写字,一字一句记录下大时代的变迁与两人的生活点滴。
“诗,永远年轻;诗人,永远不老。”
不管是学生时代在课本上读到吴晟的诗,抑或是长大后听到吴志宁改编其父诗作而成的歌
曲,甚至在政治新闻上看到吴晟与吴音宁父女的消息,都是吴晟带领家人投入社会事务与
艺文界的证明。他是吴晟,他是诗人,他还年轻,永远不老。
作者: shengchiu303 (Sheng)   2022-08-30 17:13:00
作者: momvic110456 (monvicada)   2022-09-01 00:15: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