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底院线上映过的匈牙利片《忌妒的蓝图》A feleségem története/The Story of My Wife ,如今八月底终于上了国内各大串流,我看完一遍后忍不住马上看第二遍觉得字字珠玑!此片英文与匈文直译都是“我妻的故事”,台湾中译则是《忌妒的蓝图》,的确这就是个没安全感的男人处处“忌妒”的故事、找了个知名度二线的荷兰男主角 Gijs Naber 搭配知名度一线的法国女主角Léa Seydoux、谈个平凡男子娶到大美女后天天疑神疑鬼的故事、还分七章的确像是在爬梳“忌妒的生成”!但我觉得看这片仍值得先放下台译的“忌妒”两字,更能展开宽广联想。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2/02/21/18/45/4602741.jpg
此片导演是《梦鹿情迷》Enyedi Ildikó,这次拍《忌妒的蓝图》仍是匈牙利制作拍匈牙利文学,但故事本身国际色彩很重主要也都讲英语,只是这并非把所有语言都化约为英语的“英语电影”,而是描绘一个四通八达的国际情境:不同文化的人们彼此说著英语这国际语言,但也有许多场合鸡同鸭讲或母语独白亦有外语悄悄话,也很有趣的是大致上角色是什么国籍、演员就选什么语系,让他们自带腔调塑造国际情境,在此法国帅男 Louis Garrel 意大利美女 Jasmine Trinca 瑞士正妹 Luna Wedler都比荷兰男主 Gijs Naber 大牌多了!却都只客串主角人生的过客。
这故事的荷兰主角 Jakob,他至少具有三个身分值得观众注意,不然就会像许多烂番茄收录的“专业影评”们看得不知所云只觉又臭又长,因为这三个身分本片都花了不少工夫去雕琢呈现,就看观众有没有兴趣去注意去关心:(1) 他是个“男人”,这是个关于男人娶到不检点妻子的“忌妒”故事,电影表面故事很清楚就是他与妻子在玩婚姻中的猫捉老鼠;(2) 他是个“船长”,电影从开场就一直强调海港码头与水手文化,他们在海上撑很久才到港几天,城市文化快速变迁他们船的文化却僵固难变;(3) 他是个老欧洲“英雄”硬汉,却陷入 1920s百花齐放新欧洲,难以适应。
https://pics.filmaffinity.com/The_Story_of_My_Wife-817303197-large.jpg
第一章 On Practical Problem Solving ,谈的是男女想到要结婚的初衷往往只是“解决各自问题”,譬如传统上一般男人要成就功名妆点门面、一般女人要找到饭票图个安稳,而本片则是船长男主 Jakob要娶老婆调剂自己身为海员的身心健康、爱玩女主 Lizzy则为了摆脱勾勾缠的登徒子追求,于是一个“进门第一个女人我就能娶”另一个“两分钟谈好婚约我就能嫁”XD 以世俗来看多离经叛道?但以他们自己来看多务实有效?以婚姻来说这多冲动冒险?但以“爱情”来说这又多酣畅淋漓?给导演拍起这开场就是令人怦然心动的理想爱情!但能否走下去仍有重重考验。
第二章 On That Labyrinth Called Social Life ,这章起两人不再只是两颗心而是两个社会身体,此时 Jakob身为“海员”那传统男人难以跟上社会脚步的身分危机慢慢谈出来:出航前仍在新婚与 Lizzy如胶似漆、回来时已隔四月 Lizzy仿佛变了个人,没办法四个月来他在海上日复一日时、妻子在瞬息万变的巴黎已有全新人生!尤其这里还有富家公子 Dedin优雅从容不用竞争就处处把他比下去 XD 以传统男人自食其力的观点看此人是鲁蛇一枚,但以 1920s新时代来说就是迷人小文青!老婆妳怎么变成这种玩咖?却忘了两人结婚的初衷就是彼此见面很少没有负担各保自由。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6/03/16/27/0325216.jpg
第三章 On Losing Control,这章标题这么下就表示事情原本可在“控制中”,看看老婆 Lizzy即使当个 flapper在外玩很开但有“背叛”Jakob 吗?她自己四个月都自得其乐、但老公一回来不是满心欢喜如胶似漆吗?反而老公自己在吃醋生闷气时、她仍热情洋溢开他心扉从无芥蒂。也许,一种海员从 1910s老欧洲过到现在仍如一日的刻板印象里,总觉得静若处子就是“乖女人”、抛头露面就是“坏女人”?但在 1920s这“黄金二零”“狂野二零”“咆哮二零”女性解放做自己早已是正道、而女性何尝不能在家庭爱情与文化享乐之间找到平衡 under control?
话说回来,男人就没有自己的叛逆冒险却自信驾驭能在“控制中”?传统上当然一直都有,这章也给 Jakob好好挥洒一下这传统男人的“英雄”风姿:他这次领导新时代文艺软性夜夜笙歌的度假邮轮、他自己却是个渔船货船经历大风大浪的海上硬汉,尽管一开始刚硬耿直毫无文艺礼数令船员与船客不甚苟同、但船遇大难时还是他以多年经验沈著应变大胆豪赌成就英雄一刻!而这英雄一刻也得到传统日耳曼名媛出身的浪漫少女船客 Grete从此贴上来 XD 谁想到老婆并不吃醋反而眼睛一亮:“你就是太老实了”该学坏一点,“去调个情但别陷下去”回来夫妻更美好。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6/03/13/25/4177557.jpg
第四章 On The Power of Sensuality 字幕翻译“情感的力量”太乖了,其实是“肉欲的力量”大演床戏!Léa Seydoux举手投足有穿没穿一样超会撩!只是这章真要说“肉欲”拥有力量可以驾驭婚姻吗?结果恐怕刚好相反:Jakob & Lizzy 两人在外跟别人大玩挑逗、回家忠于彼此享受情欲,每每随着激情配乐迎向高潮以为我俩婚姻有救了?电影却总是欠扁地切掉高潮直跳落寞的翌晨 XD 结果这一学坏不但没挽救婚姻,反把原本驾轻就熟的传统英雄船长身段打入信心危机:传统玉女 Grete无法接受新的他、传统船公司不要他新身段、只能投靠过去瞧不起的投机朋友 Kodor。
第五章 On Chasing Reality ,当传统英雄太保守古板令爱情无解、学当坏男孩又难以适应里外不是人,于是这章 Jakob连心心相印的“爱情”都撒手不顾、只顾坚守体制财产男人面子的“婚姻”,正式找上征信社跟监老婆!只听征信大叔语重心长“没哪个女人真正纯洁的”,当然以我们 2020s眼光看“纯洁”是女性禁锢绝非好事、百年前 1920s则正是女性解放摆脱纯洁的时代、在那当下的 1910s老欧洲男人怎么想都很难转过来... 于是剧情不意外导向“只要找了征信”就必然破裂的宿命:结果“尊夫人对您极少见地深爱而忠诚”,但怀疑过了就算释疑此心也再难回头。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7/08/17/57/0575868.jpg
第六章 On Letting Go,标题是“放手”但肯定放不了手!已丢掉真心只顾“真相”的婚姻早有名无爱,就算表面浪漫太平只要一言不合就可大暴走!但暴走完后的“放手”已不是好聚好散彼此祝福各奔新人生、而是把权利义务财产名份算个一清二楚!于财产,当然是我赚的都归我赚的、我给你的股票也还来、而且赡养费妳别想拿一毛;赡养费与其说关于钱还不如说关于“名份”,不是我这大男人抛弃妳害妳流落街头、而是妳放荡劈腿自做自受被扫地出门刚刚好!但连征信都验证老婆清清白白“对您深爱而忠诚”又该怎么办?为了男人自尊老婆必须有罪承担恶名。
在此 Jakob身为“男人”的婚姻故事已崩坏、身为“船长”的海员人生也证明难以适应城市文化快速变迁、身为“英雄”的 1910s老欧洲身段也证明将被 1920s淘汰。犹记老婆曾说“与其等生活包容你、不如由你包容生活”It's useless to wait for life to accommodate you. You must accommodate life.“否则生活将惩罚你”Otherwise it will punish you. 那如今 Jakob成功包容还是放弃受罚呢?这是“都会 vs 大海”的冲突、也是“1910s 老欧洲 vs 1920s 新欧洲”的冲突,无法适应的 Jakob只能向适应良好的投机朋友 Kodor、以荷兰母语水手歌谣唱出他喟叹。
https://cdn2.daily-movies.ch/wp-content/uploads/2022/03/LHistoire-de-ma-Femme-5.jpg
这首荷兰传统水手歌谣"De zoute zee"《咸海》,悲苦地唱着各类“冲破惊涛骇浪”血泪存活的人生,想想从大航海的 16 世纪起、经过了荷兰黄金年代的 17 世纪、英法交锋的 18 世纪与工业贸易的 19 世纪,越来越富裕丰足歌舞升平自由奔放的“城市”文化,不就都建立在这些“海员”出生入死拼搏奋斗甚至光棍一生的血泪之上?至少在 1910s前的“老欧洲”虽剥削我们肉体人生但至少荣耀我们英雄勇气、如今 1920s自由解放调情享乐却把我们当历史余烬?这何其不公!看本片,要看的绝不应只是建制的“婚姻”、也不只是唯心的“爱情”、而更要看到物质的包袱。
于是第七章 Seven Years Later“七年后”,夺回了传统英雄荣誉人生的 Jakob、却也失去了新时代赐与他的爱情与文化果实,在此的片尾内心独白倒与片初头尾呼应了:“如果我有个儿子”会教他什么?片头他会教儿子“海员人生,就是要在难以掌控的世界中试着掌控”,片尾经历一遭的他则会教“学会欣赏世界的恒常变化,而非像我一样奋力抵抗”最后失去了变化带来的美好。只是最后这种“顺应潮流”的身段真的就是正道吗?本片也下了五味杂陈的注解:“如此就成造物主期待的、不用力生活也不用力死亡的人。”唉唉这样从英雄转当羔羊,又真能达致一种圆满吗?
https://medias.spotern.com/wanted/w1280/63/63723-1632300433.jpg
本片第一层,是一个老实男人的婚姻“怀疑”故事;本片第二层,是一个硬汉海员的文化“适应”故事;本片第三层,是一个战间二零的时代“变迁”故事。谈时代变迁,他们 1920s战后解放自由奔放、我们 2020s战云密布鹰派保守,也许是有种今夕何夕的比较喟叹;谈文化适应,我们看这种欧洲文艺片的观众应该都是都会白领人,对我们一日所需的背后百工是需要多点联想与体会才较有机会代入;至少谈两性婚姻时,一般男性观众也许都能同感那“女人整天不知在干什么”的患得患失、一般女性观众亦能品尝那“男人为何总是疑神疑鬼”的无奈气结。
以对立观点看这片,可当成对保守男人禁锢女性的父权批判、也可当成对爱玩女人虚无享乐的时代重审,不过毕竟男女主角在片初也是曾经天造地设对眼携手企盼两性共荣的,可惜这过程中太多历史城乡阶级文化等包袱与枷锁,最终他们还是经不起考验而就此淹没时代洪流中... 只是这个时代变迁的、文化差异的、两性关系的练习,我们今人练到今天有所进步吗?我们还是重视婚姻建制甚于爱情本身吗?还是娶妻子当门面嫁丈夫求饭票吗?还是重视客观真相甚于主观真心吗?还是汲营调查疑虑远方却忽略眼前真情吗?两性课题 1920s开始才练习百年,2020s 且继续努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hL-JT6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