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永别了,柏林!Fabian oder Der Gang vor die Hunde (2021)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2-07-31 13:03:02
本周上映的德国片《永别了,柏林!》有今年德国萝拉奖影帝 Albrecht Schuch交出颓废派热情演出!虽然他演的只是配角,不过这配角对本月台湾是有那么点应景的:一个学术机构要审一本论文 (!),是能够坚守学术品质追求真理、还是会屈服于政治压力与时代风向?不过本片与其说关注大环境的公理正义,不如说早把不理不义当成了前提 (!),反而要问乱世人们会如何自处,譬如你的论文遭到不公对待难道你就默默自杀吗 XD 话说这位 Albrecht Schuch在台知名度虽不高,但十年前《丈量世界》与三年前《萝莉破坏王》都他主演的,是近年优作最多的德国年轻演技派!
https://fr.web.img5.acsta.net/pictures/21/02/11/11/42/3887275.jpg
此片主角还是台湾观众从《英雄教育》看他长大的“柏林男孩”Tom Schilling ,这男孩当了都快二十年还保持一张娃娃脸,连片中老鸨都说“虽然你年纪偏大”但贵太太们都可以 XD 话说上次台湾观众看他展露演技应是《无主之作》,尤其是怀念姑姑的那一幕“公共汽车喇叭交响曲”,结果这回《永别了,柏林》就把姑姑带到床上去 XD 上回演姑姑的年轻演员 Saskia Rosendahl 也是二十多岁这代德国演技派新秀,过去演小片主角大片配角这次终于升级女一,今年德国奖季新片《无人与小牛同行》已升格主角还提名了萝拉奖。那这三位德国严选青壮世代演员要演什么故事呢?
中译片名《永别了,柏林!》直指“纳粹”乌云将至,本片这 1931 年威玛共和曾一度看似百花齐放的“黄金二零”老柏林,没过几年软件将一去不返硬件将夷为平地;英文片名 "Fabian: Going to the Dogs",意指曾走大道的文明柏林、即将堕落下去走上“狗道”步向“毁灭”?但德文片名 "Fabian oder der Gang vor die Hunde" 并非仅有“狗道”与“毁灭”一途而仍保留了“选择”:片头第一镜,就是柏林某古老地铁站的地下长镜头,跟着人流慢慢走向通往地面的 Ausgang,但人流默默分为两边片名也分为两半:可走左边这条“法比安”、或走右边那条“毁灭路”。
这第一镜也很惊悚的是:开镜是我们 2020s的当代柏林年轻人们、同一个隧道走着走着出来就变 1931 威玛共和,俨然暗示我们 2020s今天和当年一点不遥远?看看主角 Fabian 等三人与其身遭,建筑陈设与服装器物与其说古装更像是时装,而他们所经历的各种好事坏事也处处和 2020s似曾相识:觉得读书读到博士应有体面的出路、学文科的做产业广告觉得高不成低不就、对国家有志上街搞运动却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每日下班只好上酒店买醉谈文论艺去,失业潮很快跟上激起愤懑不平,有人很快随波逐流找到了苟活生路,有人很有原则不愿脏手而一事无成只能写写部落格。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21/06/24/11/29/3461902.jpg
本片背景:1931 原著小说 "Fabian. Die Geschichte eines Moralisten" 直译“法比安。一个道德家的故事”,在那纳粹开始夺权不久言论自由快要消失的最后一两年出版,以幽默又恶劣的口吻描绘不堪入目的社会百态!当然不久纳粹全面夺权就被禁书烧书,近年才重新出版重见天日。而本片改名叫"Fabian Oder der Gang vor die Hunde"“法比安或狗之路”,大概可解读为“道德家之路与败德之路”吧?反正片头开宗明义本片对原著的姿态只是 "Frei nach"“自由改编”,我们观影也不用去在意有没有看过小说,就专心看编导 Dominik Graf 呈现他想像的柏林 1931 。
本片形式:从头到尾几乎全“派对电影”,主角虽有工作生活爱情家庭,但这些场景柴米油盐充满义务与期待令他抑郁不得志,他真能解放还在“夜夜笙歌”的迷醉忘忧!关于柏林 1920s派对场景近年可参考德剧《金迷卡迪威》Eldorado KaDeWe 与《巴比伦柏林》Babylon Berlin,本片则不但要用有限场景重建上自咖啡馆调情下至舞厅夜店召妓的 1931 地下景观、要用各类历史档案黑白影像复古海报与建筑雕像搭配填补二战轰炸已不复存的地上柏林,更要在拍摄手法上处处描摹二三零老片从默片到有声的过度手法、仿佛是有人在 Fabian 身旁手持跟拍一场 1931 当下直播!
本片视角:理论上当然以“道德家”主角 Fabian 视角出发,跟他一起抽菸喝酒写小笔记从他眼光看社会百态?不过手持镜头快速切换随时拉近拉远、近的时候让他愤世嫉俗抒发控诉振振有辞、突然拉远又让观众看他知识份子只会空谈多可笑,蓦地拉回对方脸上三条线不可置信你竟是这样看我、耳边旁白默默响起仿佛穿越时空早知结局冷眼旁观笑看这一切。回顾这整个故事与其说是 1931 这单一年,不如说是整个德国从 1918 到 1933 威玛共和实验的缩影;与其说这故事仅发生在 Fabian, Stephan & Cornelia 三人身上,不如说三人都在代言威玛年代迷惘众生的三种取向。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4/21/16/05/3119385.jpg
穷哈哈的文学博士主角 Fabian ,人从德勒斯登农家来柏林读书向学耕耘文才观察世界,少年时在一战也当过砲兵如今听到枪砲都会做恶梦,战后读书拿到博士应该匆匆已 32 岁,只是这战后承诺多元文化百花齐放的“威玛共和”又兑现了什么?上层纸醉金迷夜夜笙歌时基层大失业排队领救济、当知识份子高不成低不就只被拿来当裁员借口,读了这么多书是知识份子应该“坚守风骨”过“体面生活”、但物质明明无以为继只好硬撑西装革履!于是他高学历寄生广告工作却仍待不住、他空有文采观察世界但根本没人要给他出版、他夜夜笙歌还跟女友浪漫约会但其实一贫如洗!
富二代文学博班主角 Stephan,跟爸爸住装饰艺术乡间别墅、在柏林租青年风格豪华公寓,当 Fabian 还在茶米油盐锱铢必较硬撑体面时、他毫无物质包袱纯追求精神理想!他这博士读很慢呕心沥血交出大作等光荣载誉、自己富裕但心系黎民乃贡献知识投身共产运动,他的波希米亚生活不像 Fabian 买醉解愁而追求感官极致体验、更大方打开别墅豪宅欢迎 Fabian 带来女友各言尔志过个勾勒梦想的夏日!他虽富贵但绝不败家,反而如他研究的莱辛是个启蒙理想家:我们知识菁英不就该“理性解决实存问题”?谁知这混乱世界连学术都弃守理性 (!),不愿流俗的就去死一死。
没读过书但保持神秘的女主角 Cornelia ,初登场看似文青有法律学位却力争上游心怀明星梦,与自命怀才不遇沉潜蛰伏的 Fabian 真一拍即合!但真要追问她出身人生甚至专长学历等德国绅士“不应该问的问题”时又笑笑不多说... 本片前半 Cornelia & Fabian犯著“家徒四壁”“三餐不继”也要勾勒替代想像打造浪漫爱情,一度令我欣慰觉得就算物质世界天崩地裂了、人们仍能在内心划下静谧角落打造理想田园!但到中段一次硬撑体面的“拜见妈妈”晚餐约会,她毅然脱离体面出卖自己讨好包养权贵!难道对比“法比恩”这尊严正道、她已踏上自甘堕落的“狗之道”?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21/04/21/16/05/3133426.jpg
德文的 "vor die Hunde"在字面的“走向狗”之外还有“自甘堕落”与“惦惦堕落”乃至“步向毁灭”之意,俨然暗示道德的“自甘堕落”就是人在做天会看的“步向毁灭”?但在这位女主角 Cornelia 身上本片又把这刻板印象重审好几次:三位主角都有梦想、只是两位知识份子男人不愿流俗,却不知世道本身已流俗向下、也许反而如 Cornelia 懂得放下自己才能打造一点真梦想?“弄脏自己是为了洗净自己、离开你是为了和你在一起”真是最卑微却最坚定的浪漫!只是坚守理想从未流俗的男孩听不懂,只能含泪“财富一日日天差地远、我的爱却一日日加深”扭曲隐忍了。
但以我们今日早已多次毁灭多次重生的眼光看来,如 Cornelia 这样不吝出卖自己换点理想空间的沈潜隐忍,真要称之“自甘堕落”吗?那恐怕只是欧洲传统直到一战初次崩溃、而在 1920s初次解放仍在懵懵懂懂中的道貌岸然,电影到后段就会让我们知道那曾经在豪宅别墅“各言尔志”度过青春夏日的三位主角、最后真正圆了一点梦想实践一点志向甚至“留得青山在”保得了香火的那人又是谁... 以这角度来看说不定 Fabian & Stephan 这些白天道德崇高晚上夜店买醉的知识份子才是“走不出舒适圈”呢。不过更有趣的第四位角色也许才要告诉我们“狗之道”可以有多狗:
片初明明有中产丈夫但纵欲过度去当妓女的 Irene Moll 由本片最资深的 Meret Becker 堕落演出!她在片初社会尚未崩坏时人已经纵欲流俗、到了片中社会已经崩坏时她倒是很快地弄脏双手当个老鸨做起自己事业来,尤其在饭店前面她有钱就是老大让 Fabian 当开门小弟乞求打赏时、看似正是“与其孤芳自赏不如卷起袖管”的沈痛警示?仿佛出身卑微的女人都知道卷起袖管忍辱负重打造真实人生了、你们出身尊贵或高风亮节的男人只道貌岸然一事无成?这个“警醒”必须小心看待:Irene 是彻底失心流落物质以为能买得爱情、Cornelia却是忍辱沈潜心怀理想长存抱柱信。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2/11/11/42/3901315.jpg
相较于两位“堕落派”女子有其不同的精神脊骨、两位“道德派”男子也可有不同选择:富二代好友 Stephan当然是个理想家,但他总将自己理想投射在不可知的外在世界而成为了“浪漫幻想”,幻想有个理想的未婚妻会等我、结果没几天就放弃等待追她自己梦,幻想有个理想的公民社会可公共讨论、结果一做社会运动很快以卵击石被打压,幻想柏林学术殿堂坚守“学术伦理”会让真正高品质论文出头、结果还不用上层压力只要底层偷天换日狗吠乱咬(!) 大教授很快就缩了... 也许可说 Stephan的“道德理想”都投射在他不能掌握的外在,反把本能掌握的自己逼到了死路。
只是本片结局也回归了 1931 的原著结局,只是在 1931 作者下笔时可能有其悲观预言?在 2021 导演新拍则早知命运注定只能长叹一声:主角“法比安”这个威玛共和道德家,他好不容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世道与个人之间、在高层与底层之间、在男性与女性之间、试着推翻自己对“道德与堕落之间”的刻板印象而重构了新的入世道德观,正恍然大悟满心欢喜要去携手心的同道 Cornelia 展开全新人生时,才赫然发现这威玛共和十几年来他只忙着写作思索却“忘了学游泳”XD 而且全片路标广告不知道多少次都声声提醒“赶快学游泳”!这还不学只能死好沉没洪流中。
如果我们要把这个 1931 年的《法比安》当作一场战间期摇摇欲坠的“威玛共和”寓言,那原著作者 Erich Kästner 给予主角的悲剧结局俨然预示了悲观命运,任何民主社会骄傲捍卫的“正直善良理性中道公共讨论”等道德价值,在人欲横流百鬼横行道德毁弃的“洪流”之中都已不值一哂,反而“游泳”这种非关价值纯求生存的沈潜之道又有几人学会了?又有几人活下留到末日后?留到末日后的又有几人如 Cornelia 般对美善理想“长存抱柱信”?而更令人悚然一惊的,则是编导 Dominik Graf 以贯穿地铁的“时间长河”长镜头展开,是在拍他们的过去还是我们的未来?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4/21/16/05/3105345.jpg
现在毕竟是暑假,还是放松心情把它当部“夏日电影”来看吧:欧洲人包括德国人的夏日,就是平常工作再累再苦都要渡个假,要远离柏林来到乡间租个别墅“各言尔志”挥洒青春,因为说不定青春就只在这一瞬没有下次了 XD 其次是既然暑假出去玩了就要学“游泳”,指不定哪天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地中海淹没、人人平日都要“跳过水坑”甚至“游泳上班”呢?再来,属于有写过论文的你我“知识份子”的夏日,不论交论文审论文都要坚守“学术伦理”与各种伦理,不管机构挺不挺得住压力守不守得住原则,至少我们每个人都能守住心理准备好身体、迎接末日伺机再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Fk1DMzvvI
作者: KleinSchwarz (小黑-下港兰花干)   2022-07-31 15:39:00
场次不多,明晚来进场看看
作者: isayhousayya (inspirit)   2022-08-01 01:31:00
先推 后天要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