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6079394
本周有两部香港电影在台上映,第一部是描述后疫情时代之下,家人关系疏离与紧密的情
感变化,用贺岁喜剧来包装的《阖家辣》,第二部是期待许久、总算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观
赏到的,香港少见的多段式剧情片《七人乐队》。《七人乐队》由导演杜琪峯策画、集结
洪金宝、许鞍华、徐克、谭家明、袁和平、林岭东等多位导演,共同以“香港”为题、以
十年为一单位,从1950年代开始、一人执导一部那个年代下的剧情短片,从不同的情感角
度与故事内容,去怀念与致敬曾经的香港辉煌年代。之所以选择用35毫米胶片来拍摄,导
演杜琪峯说“现时香港导演,有更大的空间到内地拍摄电影和发展他们的事业,多年下来
,好像对香港电影的关注减低了。”,他认为用胶片拍摄的年代是最美好的年代,于是当
面对胶片的式微与结束,他期待能留住胶片时代的美好,更透过这次《七人乐队》的集结
行动,来让更多香港年轻电影人去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此外,也有种想藉著《七人乐队》
中故事与香港的紧密连结,唤醒或者建立新一代电影人对香港的情感。
导演杜琪峯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之前《好好拍电影》中,导演许鞍华说到自己想要多替香港
电影多做什么、她对香港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故乡孕育了她、滋养了她,长大之后尝试
的越多、拍过的电影越多,她就越是明白自己有多想要回馈香港,有多想要把她眼中的香
港拍成电影纪录保存,别人总说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不再,可她知道香港电影未曾死去,只
是蛰伏等待而已。事实上,我自己觉得《七人乐队》也好像《好好拍电影》,不仅导演许
鞍华有这种想法,其他几位亦都有此感慨,对过去香港的怀念、对现在香港的担忧,以及
对未来香港的期待,他们都将自己对香港的情感与对时代的观察给放入了电影之中,那是
即使七部短片风格截然不同、剧情毫无关系,却依然能够捕捉到连贯全片的情感流动、感
受到七位导演对香港电影的悸动。
不过既然是多段式电影,自然也会有私心比较喜欢跟觉得还好的,《七人乐队》中依照喜
欢程度的排名是《回归》、《校长》、《练功》、《别夜》、《迷路》、《遍地黄金》然
后是《深度对话》。在不知道导演是谁的情况下观影是件很有趣的事,基本上除了《练功
》很直接告诉你导演就是洪金宝之外,我也就只有猜中《校长》导演是许鞍华,其他五部
我都猜错。会将《回归》排在第一位,是因为我本就很喜欢亲情方面的作品,导演袁和平
巧妙利用祖孙间的关系,不仅精准呈现出世代想法与中西文化差异,也透过爷爷教孙女武
术、孙女教爷爷英文的互动建立情感,而孙女一家的离开与回来亦表达出异乡游子终究会
回到故乡的欣喜之情,同时爷爷热爱武术、教导孙女武术这点,似乎也有文化传承的意味
。
《练功》
由洪金宝所执导的《练功》是《七人乐队》里的第一部,相比其他六部短片,《练功》明
显是最为直接、也最容易读懂情感的一部。10岁便拜入京剧名武生于占元门下学习京剧武
术,在和其他几位师弟、师妹参与演出的《七小福》中是为大师兄,曾于去年提及自己正
在筹备《七小福》同名电影来致敬恩师的洪金宝,在电影完成之前,他先以《练功》来缅
怀过去习武日子。他以自己为主述者,提取一段与师父、同门师兄弟姊妹训练的回忆来当
成主要剧情。身为大师兄的他却总趁著师傅在楼下饮茶看报、辜负师傅交付予他的重责,
在训练时带头耍些花招偷懒,直到一日被师父发现,受到严厉惩罚的他知道自己犯的错,
自此后更加认真对待武术。多年之后,头顶上的伤疤总是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每个
成功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不要浪费那些吃苦的日子,才不会在多年以后后悔当年的怠惰
与懒散。
《校长》
之所以能猜中《校长》出自导演许鞍华之手,是因为她最为擅长处理小人物与小情感,风
格细腻、情感内敛,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感散在空中,不直接而选隐晦的表达方式,留给观
众很大的想像空间,那份散场之后的余韵能于心底回甘,足以令人感受深刻。在故事里,
校长与王老师从未像彼此坦诉自己的郎有情妹有意,然而观众依旧能从前后半段主角的改
变,来捕捉到流动在两人之间的爱情。前半段中,从小地方能轻易察觉王老师对校长的爱
慕,但校长却好像从未发现过,而故事推进到了后半段,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都已
长大成人,校长白发苍苍可英俊依然,久违的同学会上王老师缺席,从同学间的交谈才知
王老师早已病逝,这时候的观众才终于慢慢从校长开始多了的表情与反应,明白到原来他
心里也是有王老师的。无奈两人从未表明心意,如今已经分隔两地,再多懊悔也无法弥补
遗憾,那首描述昙花一现的诗篇,是感动王老师的用力活得精彩,同时也是校长对未能结
果就悄然枯萎的爱情的感慨吧。
《别夜》
“凡事都有第一次,可惜第一次永远不是最后一次。”
《别夜》说的一对恋人在即将道别的前夕所发生的故事。19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时局动
荡不安,移民至国外生活与发展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余雁飞父母打算带着她离开香港、移
民英国,唯一让她舍不得离开的,是她的男朋友叶嘉林。越近离开之日,叶嘉林就越是不
想见到余雁飞,因为怕自己会难过、会忘不了她,但对余雁飞而言,越近离开之日,她就
越是想要多和叶嘉林相处,不想就这样子离开,而在即将出发的前一晚,两人终于碰面,
无奈话中总是伤人的刺,仿佛只有弄伤对方,自己才能学会放手。电影的最后,耳边响起
的鸣笛声响,让人忍不住去想,两人真的携手共赴黄泉了吗?还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有明说的结局就像这场顺应时代变化、注定无疾而终的恋情,只留给人难以言喻的伤感
。
《回归》
《回归》前面已有提到,只想补充的是,由元华所饰演的爷爷没有跟着儿子与媳妇一同般
去国外生活,不光是因为他想要留下来陪伴早他先走的老伴,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什么都
不会、连英文也不会说,这样的他到国外什么事情都办不到,与其这样子不如留在香港。
他的拒绝不是排斥,而是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老了,不再需要像年轻人那样再为未来拚搏
,留在香港度过余生、偶尔孩子能够回来看看他便已足够。就像是《阖家辣》中的吴君如
,最后即使不舍,还是选择拒绝了儿子打算接她到英国居住的提议,不论是吴君如还是元
华等的上一代人,都是移民问题下的牺牲者,只是《回归》好的是,导演袁和平最后让他
们一家人搬回到香港,是为了就近照顾爷爷,也似是想告诉每个在异乡打拼的游子,人啊
最后终究还是要回归故乡的,是吧?
《遍地黄金》
对《遍地黄金》并不是不喜欢,而是自己对电影中所提到的投资啊、发达啊什么没有多少
共鸣。
《迷路》
《迷路》我想或许是七部短片中最扣紧《七人乐队》主题的一部。以露骨的“迷路”二字
来形容现在香港的迷失,不仅是年轻人的迷失、也是整个香港的方向迷失。他人笑说“再
不西化,就会老化”,可是真是这样吗?人人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与未来,于是到国外求
学、工作甚至移民成了选择,越来越多人相继离开香港,然而就像《七人乐队》的筹备初
衷,想问的还是那一句“香港不好吗?”,想追求的生活与未来在香港难道得不到吗?《
迷路》是一段自我对话,既是对过去的美好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提出疑问,电影中父亲从
移民英国选择回来长居香港,儿子则与他相反,打算离开香港到国外寻找更好的机会,亲
身经历过国外生活的父亲,陷入对最熟悉的陌生香港的回忆反思,他明白西化是趋势,但
又很舍不得旧时香港的味道不见,他自然希望儿子留在香港,可也不想阻止他的追求,而
和《回归》同样的,是导演林岭东想藉著《迷路》中的离开与回来与留下与再次离开,来
表达自己对香港留不住年轻人的惆怅、盼著年轻人回来香港的渴望。
但比起《回归》的讨喜逗趣,我并不是很喜欢《迷路》的刻意劝导,从剧情到最后的结语
,都像极了小时候听老人家在讲大道理,坦白来说已经小有反感,而在看到最后“比香港
更好的地方有很多...”之后,直接变成宣教短片,喜欢程度直直下降。
《深度对话》
《深度对话》无疑是最令人感到混乱的一部,一下他是医生、他是病人,一下他是病人、
他是医生,从许鞍华变成张曼玉、从林岭东变成徐克,是治疗也似要把人搞疯,谁说的话
是真?又谁说的话是假?导演徐克镜头下这个让人精神错乱的故事,显然说的是香港电影
界与中国资方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只是导演徐克选择用这样带点搞笑幽默的口吻与形式,
来避重就轻的谈论两方早已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回归到电影面来看的话,《深度对话》应
该会是七部作品中最容易引起观众两极反应的电影,以这部作为电影收尾,我自己认为有
些让《七人乐队》的重点失了焦。
《七人乐队》是七位导演对香港的情感投射,但小小可惜的是感觉上七位导演都没有发挥
完全功力,就连我最喜欢的《回归》或者是《校长》,感觉都是香港鲜浪潮的短片竞赛成
果发表,简而言之就是稍嫌普通,或许这就表示这几位导演比起短片,似乎更适合能把故
事说得更完整的长片吧。